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暖冬到来有喜有忧
http://yichun.dbw.cn   2009-03-11 15:04:37

  东北网伊春3月11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崔蕊/文

  一夜之间,一场大雪把林城变得银装素裹,走在白雪装扮下的世界里,呼吸着不太寒冷的空气,这个冬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冬,印象中少了凛冽的寒风和刺骨的严寒,多了频繁光顾的雪花。气象专家介绍,今冬我市不仅降雪偏多,而且还是个暖冬。暖冬这一名词,以往气象学上没有定义,是近几年气候变暖而产生的新的气象名词。参考气象学上的暖流、暖锋、暖气团等概念,中国气象局气候专家把冬季冷暖这一现象分成暖冬和冷冬,即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或气候平均值时,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否则为冷冬。暖冬也有寒潮

  出现暖冬是否意味着可以放松冬季防寒保暖?气象专家表示,虽然今年是暖冬,但也不排除有强冷空气影响而出现寒潮和大雪的天气。

  气象学上说的暖冬是指冬季的整个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并不能说明不会出现强降温天气,暖冬同样需要加强防寒保暖。专家提醒,不少市民冬季习惯紧闭窗户取暖,这样会有不少灰尘积聚。建议市民在天气好时还要适当除尘通风,这样能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预防疾病。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抵御和杀死多种病菌病毒,有效预防流脑、流感、麻疹等疾病,因此不妨经常将衣被拿出去晒一晒。气温高降水多

  俗话说:“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可今年初冬的林城却暖阳高照,市民如沐阳春。记者从我市气象部门了解到,今年冬季,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2008年11月—2009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为零下17.2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1.0摄氏度,比去年同期低1.4摄氏度。其中南部铁力为零下15.8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0.8摄氏度,中部伊春为零下16.2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0.7摄氏度,北部嘉荫为零下18.9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1.6摄氏度。

  按时间分布来看,2008年11月份全市平均气温零下9.9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0.1摄氏度;12月份,全市平均气温为零下18.8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1.7摄氏度;2009年1月份,全市平均气温为零下21.9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2.0摄氏度;2月份全市平均气温为零下18.8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0.3摄氏度。

  前些年,每到初冬时节,人们就早早地穿上了棉袄,戴上了棉帽子,来抵御严寒,可是,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林城的冬季也变得没有那么寒冷了。每年的12月下旬至1月是林城最寒冷的季节,俗话说“三九四九,棒打不走”,作为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气象专家介绍,一个地方的冷暖程度与太阳在正午时的高度角相关。太阳高度角小,阳光斜射程度大,穿过比较厚的大气层到达地面,很大一部分热量被大气吸收了。在冬至这一天,太阳高度角最小,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但这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冬至二十几天以后的“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了。暖冬形成的原因

  气象专家介绍,暖冬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常常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温的变化有一定的周期性。

  近一百多年来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为一周期的冷暖交替。上世纪20年代以前偏冷,20到40年代偏暖,50到70年代偏冷,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偏暖期,目前我国还处于这个偏暖期。尤其是东北地区,周期性体现得更加明显。另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迅速增加,引起全球气温明显上升,持续的暖冬就是在这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也是形成暖冬的一个重要原因。位于我国东南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暖性高气压,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冬季的冷暖。当这个高压偏强时,有利于海洋上温暖的气流输送,容易使我国出现暖冬。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欧亚大陆积雪减少使西伯利亚冷高压偏弱,也是造成我国气候偏暖的原因之一。雪花频繁光顾

  今冬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降雪多而且频繁。从入冬到现在,我市已经降了30多场雪。

  据气象部门统计,2008年11月—2009年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3.1毫米,比历年同期多35%,其中南部铁力为36.1毫米,比历年同期多40%;中部伊春为36.9毫米,比历年同期多26%;北部嘉荫为55.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65%。2008年11月份,全市降水量为10.3毫米,比历年同期少20%;12月份全市降水量为12.7毫米,比历年同期多41%;2009年1月份全市降水量为12.8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46%;2月份全市降水量为7.2毫米,比历年同期多50%。今年降雪频繁,雪量较大。据3月2日我市5个气象站的积雪深度观测结果,与1900年—2008年共19年3月份最大雪深观测资料比较,嘉荫、五营、铁力积雪深度达到或超过近19年历史极值。乌伊岭积雪深度与近19年历史极值接近,只少1毫米,只有伊春区低于近19年来极值。嘉荫近19年来历史最大雪深为25厘米,出现在2000年,据今年3月2日观测结果显示,嘉荫今年积雪深度为31厘米,比历史极值多6厘米。五营近19年历史最大积雪深度为25厘米,出现在1992年。据今年3月2日观测结果显示,五营今年积雪深度为25厘米,与历史极值持平。铁力近19年来历史最大雪深为15厘米,出现在1995年,据今年3月2日观测结果显示,铁力今年积雪深度为20厘米,比历史极值多5厘米。总体来看,今冬(2008年11月--2009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偏高1.0摄氏度,全市平均降水偏多11.2毫米,偏多35%,积雪较深。暖冬到来利弊共存

  暖冬的到来,树木新陈代谢速度较寒冬时要快,因此对森林的植被和城市绿化植物的生长有利。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暖冬也给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有的虫害因此可以越冬,危害树木。由于暖冬的气温比常年略有偏高,这就使各种病菌、病毒活跃,病虫害滋生蔓延。日前,记者在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今年冬天,感冒等疾病患者较多,大多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专家介绍,冬天暖和、干燥,加上长时间使用暖气,会使人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皮肤干燥发痒、火气大等。还会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从当前来看,暖冬对节约能源、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建设以及人们的户外作业都非常有利。但是暖冬气温高,蒸发量加大,使干旱加剧,春播春耕不利,需加强抗旱保墒工作,另外,暖干天气再加上多大风,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