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11日电(记者王玉梅)9日,记者从嘉荫县口岸委了解到,历时193天的明水期通航已结束,累计进出口量实现60963吨,同比下降11%;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753万美元,同比增长24%。
据嘉荫县口岸委相关负责人王立君介绍,今年的明水期通航始于4月30日,于11月8日结束,通航时间比往年提前了1周,停航时间比去年延长了2周。明水期通航期间,该口岸委坚持发展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全力构建优质、高效、顺畅、便捷的口岸环境,圆满地完成了明水期的运输任务。
工作中,该口岸委立足实际,优化通关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切实维护了出国劳务人员和企业的利益。4月25日中俄边检会晤后,双方确定28日开始明水期开关,但因为当时黑龙江水位较低,沿岸大部分中国船舶没有下水,国际客船716号也在岸上,为了赶在“五一”之前把大批劳务人员送过去,该口岸委不等不靠,采取将买来的6米原木铺在船底,再雇用两台装载机在岸上推、一艘货船在水里拽的方法,在28日把客船拖下水,实现了30日正式首航,使大批劳务人员赶在节前出境;进入冬季后,在得知新春、欧邦德、华泰等公司还有近300名工人要出境务工后,他们又与俄方沟通,协商延长停航时间,使得客船在11月5日停航前把近300名森林采伐劳务人员及生活用品送出境,避免了劳务人员绕道出境的麻烦,使采伐企业的正常生产得到保证,维护了企业的利益。
同时,为了加强口岸现场的管理,该口岸委还成立了港口办,在开关期间做到每周7天都有工作人员在岗,帮助企业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其在进出口业务方面遇到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