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走进市体校柔道队
http://yichun.dbw.cn   2008-12-05 09:49:23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张增玲张恩普

  11月20日,记者来到市体育局体育运动学校训练馆,探访了不久前在全省柔道锦标赛上勇夺3枚金牌、4枚银牌、8枚铜牌,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的我市体校柔道队。还没有走进训练馆,响亮的“嗨嗨”声就传进耳朵。

  当走进柔道训练馆时,训练场地上有十几个穿着白色和蓝色柔道比赛服的男女运动员正在紧张地训练,看起来年龄只有十四五岁,但身体都非常强壮。在教练的带领下,他们一会儿前滚翻,一会儿后滚翻,一会儿侧滚翻。随着“啪啪”声,一个人不时被另一个人摔倒在垫子上,爬起来又迅速投入下一回合的训练之中。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被摔倒的疼痛,两个男队员还搂着85公斤重的“小布人”,不时发出“嗨嗨”的大声喊叫,一次次地将它从自己背上摔出去,那么重的“小布人”在他们的手中如同玩具一样,真是不可思议。

  在队员当中,记者见到了正在做示范动作的刘洪斌教练。在采访中了解到,刘洪斌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为家乡争光。他从小时候起就十分要强,有着一种不服输、不怕苦的韧劲。1988年1月,他从南岔来到伊春区,在伊春区体委教练赵景昌的指导下开始练习举重,并于当年3月在全市青少年举重比赛中一举夺得65公斤级抓、挺举和总成绩3项冠军。因成绩突出,1990年被省体工队选中,并调入省体工队。到省里后,教练根据他的个人特点和发展潜力,决定让他改学柔道。从此,刘洪斌就在柔道场地上摔出一片新天地,并在省七运会上夺得65公斤级柔道比赛冠军。出于对柔道事业无怨无悔的痴迷,他担任了柔道教练,开始为省队培养体育人才。2006年,他被我市体育局请回任柔道教练,重组柔道队。

  刘洪斌对记者说,市体育局领导非常重视柔道这个项目,重组柔道队后,对柔道队给予了精神上、物质上、经济上的支持。为了能让队员有个良好的训练场地和环境,给柔道队购买了“塌塌米”和“布袋人”,同时还安装了爬带,使柔道队的训练如虎添翼。 刘洪斌担任柔道教练以来,多次到各区(局)的中小学寻找好苗子。2006年10月,刘洪斌去嘉荫县挑选队员。在嘉荫农场子弟校,当一帮十三四岁的孩子站到他面前时,刘教练一眼就盯上了高大虎实的周凯。当时只有14岁的周凯个子高大,体重100多公斤,真是天生搞柔道的料!当时周凯的家人都认为孩子学柔道,整天摔摔打打的,不同意周凯练柔道。刘洪斌便一次又一次地从伊春区去嘉荫农场周凯的家中,做周凯家长的工作,说了许多好话。看到刘教练那么诚心,周凯的家长同意让孩子去体校试试看,不行再回来。而女队员王嘉丽今年只有15岁,来自嘉荫县保兴乡,这次在省柔道锦标赛上获得女子甲组65公斤级第二名。在场下,她脸上也有普通女孩自然的羞涩和美丽,但在训练场上却判若两人,可谓虎虎生威。记者问她平时训练苦不苦,她说:“以前苦,还哭过鼻子;现在不觉得苦了,力争向奥运进军。”

  现在,这个柔道队共有队员45名,全部选自我市各个区(局)的中、小学孩子们在这之前都对柔道一窍不通。严师出高徒。在市柔道队成立伊始,刘洪斌就确立了“三从、一大、两严”的训练方针,即训练从难从严从实,坚持大运动量,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全队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刘洪斌更是从早到晚和队员们一样训练。开始时,这些刚刚十三四岁的运动员难以承受,有的索性大哭起来,甚至跑回家去。刘洪斌耐心地开导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队员:“竞赛属于强者,不会怜悯弱者。”在不放松要求的同时,他从生活上、体力恢复上对队员百般爱护和精心照料。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训练,孩子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翻滚摸打,摸索柔道比赛的技巧和战术,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训练场上温度很高,但他们不怕苦累,认真完成教练布置的每一个动作,往往训练几分钟就大汗淋漓。

然而,仅仅是大运动量远远不够,成绩的提高还要看练得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刘洪斌注重从每一个动作抓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处。深夜,队员们酣然入睡后,刘洪斌还在研究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总结训练中的成功和失误。经过他揣摩、创新技术动作,引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同时加强队员的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经过扎实和科学的训练,队员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在周凯的身上,刘洪斌更是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一个一个动作地教,使其柔道天赋逐渐显露出来,很快成为我市柔道队伍中的一颗新星,并在今年的省柔道锦标赛上勇夺金牌,为我市和家乡争了光。隋静萍、周凯、隋德志都在省柔道锦标赛上夺得了冠军,徐华中、崔长龙、韩商滨等获得亚军,盖英琪、葛车生、李泽南、赵国岩、于涵、徐秋雨、刘可心等分获男女甲乙丙组季军。

  上图为孩子们正在紧张地训练。

来源: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