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3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王欢记者田凤娇/文
陈景富是翠峦区鑫达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通过几年的拼搏和磨炼,他由一个个体户,发展为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经理;由一个普通百姓,成长为党支部负责人。
出生于工人家庭的陈景富从小就有一股子凡事不服输的劲儿。1981年高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翠峦区商业局屠宰场,成了一名屠宰工。工作期间,由于不懂生猪屠宰技术,他经常受到师傅的责备。为了尽快掌握技术,他虚心向老工人学习,揽下脏活、累活,终于学会了一手过硬的生猪屠宰技术。由于过去生猪屠宰市场不规范,林业局零散养猪户经常在家屠宰,使屠宰场的效益不断下滑。
1994年,商业局决定把屠宰场对外承包,承包条件是除了每年上交一部分利润外,还必须承担屠宰场的债务等。过去的屠宰场吃的是大锅饭,十多个人干三四个人的活,谁愿意背这么重的包袱呢?眼看着大家都要失业了,几个年岁大的老工人整天唉声叹气。陈景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承包屠宰场。当他把这一想法说给妻子时,妻子当时就不同意。“景富,你忘了结婚时,咱俩连套新衣服都没做,接着又是给你几个弟弟成家立业,家里前几年穷得都没个样,现在才过几天好日子,你可别没事找事,我已经托二叔给你找好了单位,过几天你就可以去上班了。你如果承包了屠宰场,那么一个烂摊子,还有几个吃闲饭的,能赚钱吗?”“可我不能只顾自己,想一想那些干了半辈子的老师傅们,整天愁眉苦脸的,我的心真难受。广莲,我这几天琢磨,屠宰场效益不好是有原因的,只要用心干,一定能赚钱,这么多年你什么事都支持我,这回你再支持我一回吧。”妻子看到了陈景富非干不可的决心,终于同意了。
妻子的工作是做通了,可资金不足怎么办?社区社保站了解了情况后,协调区就业局为他办理了小额贷款,陈景富自己又筹集了一些钱,屠宰场重新开业了。为了打开销路,赢得市场,陈景富严把生猪质量关,对于每一头生猪的来源都要过问,每一头猪都要经过严格的检疫,而且向养猪零散户承诺,只要是在屠宰场屠宰,不但屠宰费优惠,还保证销路。
随着人们吃“放心肉”意识的增强和有关部门对私自屠宰生猪弊端的宣传和打击,养猪户都把猪卖到了屠宰场。货源有了,销路怎么办?为了打开销路,陈景富与两名员工在市场租了一个摊位,现场炖肉。炖肉的香味吸引了市场很多人,“哪儿的肉这么香?”“屠宰场的,你尝尝?”陈景富微笑着说。不久,翠峦人都说:“买肉就买屠宰场的肉,那儿的肉是经过检疫的,不仅吃着香,而且是‘放心肉’。”就这样,陈景富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前来订购猪肉的人也多了,有时连邻近的区(局)也来订购。
随着企业效益的好转,原来的屠宰场房屋已不适合大规模生产。2001年,翠峦区政府把屠宰场设在了永新社区原珍珠岩厂院内,陈景富在区就业局的扶持下,又投入资金重新修建房子,终于一个规范、标准的屠宰场建成了。通过有关部门审查、验收合格后,由市政府批准并发放了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作为全区唯一的一家生猪定点屠宰场,为全区人民供应“放心肉”。2003年,陈景富买下了屠宰场,并成立了伊春市鑫达商贸有限公司,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由屠宰加工、餐饮、养殖、种植、零售业五大部门组成,呈现了以屠宰场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良好发展势头。在场区内,他又建成占地面积为800多平方米的鑫达酒店,主要经营杀猪菜。为了方便消费者前来就餐,他特意买了一辆“面包”车免费接送就餐顾客。鑫达酒店的特色杀猪菜吸引了许多前来就餐的人,甚至有很多外地来的游客特意到这里来品尝东北杀猪菜。
创业难,守业更难。2004年,翠峦市场涌进了大批宝泉岭猪肉,猪肉价格一跌再跌,使养猪户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为了减少养猪户的损失,陈景富购买了位于区中心花园附近的商品楼,成立了“鑫达大副食”店,专营本地猪肉和无公害蔬菜。他高价收购了本地养猪户的生猪,每天在副食店与员工们一起向消费者推销本地猪肉。看着他每天奔波于公司与副食店间,妻子心疼地说:“你图个啥?咱们有钱赚就行了,操那心干吗?”可陈景富却说:“养猪户也不容易,咱是共产党员,就要为群众着想,再苦再难也得撑住啊!”经过陈景富与员工们的共同努力,渐渐的本地猪肉重新占领了市场。养猪户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也为陈景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陈景富心里始终惦记着需要帮助的人们,每逢佳节,他都义务为敬老院、特困职工送米、送面、送肉。他与第二小学的单宝奎、王洋两名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为他们提供上学费用。2005年,陈景富的员工残疾人高得贵的儿子要结婚,由于没有过礼钱,女方提出分手,陈景富了解情况后,为他家送去2万元钱,解决了他家的难题。几年来,陈景富共安排下岗职工和贫困户就业280人。陈景富心系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公益活动,为了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他为社区老年秧歌队提供经费。陈景富凭着对党的热爱,在公司党员达到一定数量时,向组织上提出申请,在本企业中成立党支部,带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今年4月,陈景富在社区社保站的帮助下,又向区就业局申请了小额贷款,投入资金10万元,在原林业商场楼上新开张了一占地1200平方米的鑫达大酒店,雇下岗职工1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