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家庭苗圃“借东风”
http://yichun.dbw.cn   2008-10-14 09:56:21

  东北网伊春10月14日电(王宏宇记者郭盛起王跃东)乌马河林业局育苗经营所的家庭苗圃,确实让人称道。发展家庭苗圃,育苗的两个“小气候”无法比拟,一是地域性的小气候,年平均气温高,无霜期较我市平均数长10天左右,水质和土壤优良,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幼苗抚育;二是顾名思义,“育苗”一名的由来,是这里原有国家级苗圃,育苗人抚育幼苗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全所职工和家属,只要是劳力,都非常精通苗圃方面的劳作。育苗的家庭苗圃自然发展得有声有色,加上借助林改的东风,职工得到了实惠。

  肖玉是育苗所的职工,1993年老肖承包了所里的苗圃,开始抚育树苗。开始只是果树苗“果李三号”,后来有了绿化树苗,现在又有了樟子松、落叶松等造林树苗。看着苗圃里郁郁葱葱的树苗,老肖乐得合不拢嘴,他家3公顷苗圃,每年能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能不乐吗?老肖说,60万株落叶松树苗是今年春天播的种,明年春天就要上山造林了,如果按今年每株0.17元的价格,明年春天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树苗的销路不愁,老肖的树苗多数卖给我市林业局的林改户,还有些卖到了佳木斯、吉林等地。现在有许多树苗用户给老肖打电话订货,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树苗抚育产值高,利润大,老肖说:“现在黄豆算是收入比较稳定的作物,但是同比树苗,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无论投资还是收益,都有着天壤之别。”

  职工发展起家庭苗圃,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现在育苗所有近80户职工发展家庭苗圃,一到春秋两季苗木换床时,全所上下忙活的热火朝天,季节性新增就业岗位近千个,平均每人每天都能赚上六七十元。

  在家庭苗圃经济日益红火的同时,所领导也没闲着,他们将苗木的病害防治和栽培技术列入全所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所长孟庆彬说:“借助林改东风,育苗所的家庭苗圃壮大了,百姓的干劲十足,作为所领导,我们必须领好路,带好队,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他们的损失。”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