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0月7日电(记者华方芝关英玉)“从去年开始,我们连续两年举办月嫂培训班,经严格的考核,已经有100余名下岗职工取得了月嫂(育婴师)资格,可不管是市民雇用还是向外地市推荐,都是无人能用。”说起月嫂尴尬的供求关系,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何秋林主任一脸的无奈,“主要原因还是受家庭的制约,上有老下有小的月嫂们再就业之路走得分外艰难。”
近段时间以来,许多市民反映,在市中心区很难找到一名有经验的月嫂,记者在多家中介公司采访时也了解到,虽然经常有市民欲雇月嫂,但由于登记的月嫂很少,也常常是“有求无供”。据何主任介绍,月嫂这一新兴行业,在哈尔滨、北京等大城市需求量很大,有经验的月嫂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为了给我市的下岗职工增加就业门路,从2007年开始,市总工会与市劳动部门面向广大下岗职工联合举办了两期月嫂培训班,他们聘请专家从家政服务基本理论及职业道德、孕产妇的护理与保健、新生儿的护理与科学育儿、产妇新生儿常见疾病防治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培训,学员态度积极,学习认真,共有104名学员获得了月嫂执业资格。他们还通过全国总工会向其他地市推荐优秀学员,可以说月嫂的就业前景很好。市中心区的月嫂的工资一般在800元——1000元左右。
是什么原因导致月嫂市场资源短缺呢?何主任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家庭制约了“月嫂”们手持资格证却长期“待岗”。那些40到50岁的女性更容易得到年轻妈妈们的信任,而通常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自己的孩子正在上学需要照料,或者家里老人年老体弱需要陪护,而一般雇用家庭都要求月嫂一天24小时陪护。中年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位置使她们放不下自己家中的老小,从而也阻断了她们的再就业之路,因此,我市的有证月嫂也很难走出去。前不久,省总工会相关部门特意与我市联系,急需月嫂输入哈市,待遇优厚,然而,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找到多名曾培训过的月嫂,但都因家庭原因不能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