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8月18日电(记者王乐文 王忠来摄影)17日,伊春市政府代表主办方举办“保护红松国际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向20多家新闻媒体发布研讨会有关消息。
伊春林管局副管局长侯颖达主持新闻发布会。
伊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副理事长华景伟致新闻发布词。
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环境报、新华网、台湾东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文汇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经济报、东北网、黑龙江晨报、生活报等20多家中直、对外、我省、我市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红松是像化石一样珍贵而古老的树种,是联合国确定的珍稀保护树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红松资源分布在伊春市境内的小兴安岭,因此伊春被誉为“中国林都、红松故乡”。伊春人民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荣辱与共、无私奉献”的红松精神为鼓舞,也珍爱着迅速减少的红松原始林。为了让人类永远地拥有红松,从根本上保护红松,保持伊春作为“红松故乡”的美誉,保持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红松故乡的人民做出了重大的牺牲。伊春市人民在自己生活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在每年减少财政收入亿元考验的情况下,于2004年9月1日发布了市长1号令,毅然决定在全国率先全面停止采伐天然红松林,在全市开展了一场声势强大的保护红松行动,并对现存的红松逐株登记进行保护,使天然红松林得到了彻底休养生息,赢得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国内外林业专家、联合国环保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2007年,为了保护珍稀树种、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伊春人民政府开展广泛的“爱心认领红松”活动,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通过发布红松信用卡、建立红松保护基金,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伊春,募集更多的资金来保护红松。与此同时,倡导发起成立了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鲜明树起了“关注伊春、保护红松”的旗帜。目前已有联合国组织官员、国际友人与国内各界人士3.3万人申请认领红松近7万株。2007年,伊春市政府倡导并成功举办了森林生态保护(伊春)国际论坛,在“倡导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地球”理念指导下,来自29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了《森林生态保护伊春宣言》,进一步扩大了森林生态保护的国际影响。
此次由伊春市人民政府、东北林业大学主办,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承办的保护红松国际研讨会,旨在探索红松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保护红松国际联盟的建立,推动全球森林生态保护的行动进程。研讨会活动时间为8月18日——19日,与会人员将就保护红松进行集中研讨,并考察伊春市的森林生态保护成果。研讨会共邀请了国外有关机构专家、学者,国内国家有关部委官员和有关省林业主管部门的官员,国内两院院士、专家学者,黑龙江省内官员等100人,这些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将就红松在欧亚大陆分布现状及不同地理条件的生长发育规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林区全新的森林经营战略、各国森林生态保护经验与培育红松的科学途径、红松阔叶林生物能源开发利用及前景分析、红松经济林培育及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森林土壤特性和物质循环的研究、红松的消长变化对小兴安岭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森林固碳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现代林业多重效益分析与展望等10多个方面的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开展国际化交流,最后还将形成《保护红松伊春共识》,在研讨会上宣读、公布;研讨会还将出版《保护红松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英文版)一册,广泛宣传森林生态保护研讨成果。
省政协副主席、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赵雨森出席新闻发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