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7月1日电(记者张艳波)6月27日,记者在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伊东大桥(五七大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已启动重大事故隐患应急预案。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市政府安委会决定于4月15日至7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伊春区在专项行动排查过程中发现,伊东大桥(五七大桥)存在着安全重大隐患。
6月23日上午,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在伊春区东升街道办事处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安委会副主任马建路出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乌马河林业局汇报伊东大桥有关情况的说明:该桥始建于1953年,原为木排架桥,由于木材腐朽,桥墩经洪水倒木冲击,不能使用。1967年6月,由伊春林业勘察设计队设计,用林业技术改造资金建设现在的伊春东大桥,使用至今。
伊春林业勘察设计院道桥专家初步现场检查情况为:目前,伊东大桥人行道板均不同程度向外侧倾斜,其中有2处倾斜造成与相邻人行道板高差相差约10厘米。据介绍,近期有加速发展之势;有个别几处简易铁栏杆已从人行道锚固处拔出,对行人不安全;有二处支座有异常变化,造成梁体随之倾斜,对行车道造成不安全影响;主梁跨中均产生不同程度裂缝,有些裂缝大大超过规范限度。墩台、基础及地基等未发现异常变化。
道桥专家查阅原设计图纸分析认为:人行道倾斜是因为人行道板悬臂根部的螺栓功能失效所致;主梁裂缝产生是由于载重超限造成的;该桥上、下部主筋采用轻型钢轨配筋,是由于当年钢材不足,对拆卸的旧钢轨进行了使用,属于旧物利用,但不利之处是由于钢轨材料含碳量较高,用其配筋易造成脆性破坏、结构破坏,没有事先征兆,这种结构一旦破坏,危险性更高;由于该桥是东升至伊春市区的唯一通道,在新建桥期间除满足正常运营外,同时还需承担运送施工机械、建筑材料等通行任务。这些车辆的载重均较大,所以有必要准确查明该桥技术状态。
按照马建路副市长的要求,会议决定:仔细检查,严密监控。要求市安监局、市交通局、伊春区近日要注意大桥隐患部位的动向,负责到底,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马上采取措施,乌马河林业局马上与省有关部门联系,聘请专家来我市对该桥进行权威鉴定。同时对桥面进行了简单平整。减少车辆通过时产生大的荷载;严格防范,确保万无一失。伊春区按安全生产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增派警力,在桥两端24小时专人看护,载重车辆要控制在10吨以下,驾驶室只允许司机1人通过,经营车辆、通勤客车通过大桥时乘坐人员全部下车,空车通过。一杆一车慢行,不允许在桥上会车。该桥人行道封闭,并在桥两端和人行道设立醒目安全警示标志,做好日常通车和该桥隐患部位变化记录。目前,该桥隐患省专家正在勘察、鉴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