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5月23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王秀环记者张强/文
一名十几岁的女孩子,长年坚持帮助自己的朋友学习,这件事就真实地发生在乌伊岭区中学七年一班罗璇的身上,是她无私地帮助着自己的好朋友小琪。近日,记者走进了这对亲如姐妹俩的生活,记录下两人纯真的友谊.
今年14岁的罗璇住在乌伊岭区林铁社区,是乌伊岭区中学七年一班的一名普通的中学生。记者见到她时,穿一件泛白的牛仔裤和浅粉色的T恤,脚穿白色球鞋的她,梳着一个马尾辫,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小琪是罗璇的好朋友,从小身体就不好,而且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了,母亲一个人养育着她,生活很艰难。罗璇和小琪两人家住得很近,从上幼儿园开始,两个人就一起上学放学,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姐妹。尽管在第二小学上学的时候两个人没分在一个班,可是这并没有影响两个人的友情,依然是同出同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两人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就在这样愉快的相处中,转眼罗璇和小琪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了。这一年对于从小就爱唱爱跳的小琪来说如同恶梦,原来偶尔会疼的腿疼病越来越重,而且疼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看到小琪痛苦的样子,罗璇很为好友担心,可是她唯一能帮助小琪的就是多陪陪她,讲些小笑话逗她开心。因为小琪的腿疼让她行走很不方便,罗璇就每天搀扶着她上学放学,这让小琪很是感动。小琪的病一天天地加重,突然有一天小琪不能站立行走瘫痪在床。小琪的妈妈带着她到哈尔滨、长春等地就诊,得到的结论是:小琪双侧股骨头坏死、风湿、骨质疏松。由于家境贫寒,小琪接受了简单的治疗后,就返回了家中,靠吃药维持。这对于一个活泼爱动的11岁小女孩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小琪天天以泪洗面,她渴望能下地行走,渴望能再回到教室上课,可是这一切对她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就在这时,罗璇来到了小琪的身边,握着小琪瘦弱的小手,郑重地告诉她:我帮你学习,我每天都会把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再教给你!
从那一天开始,小小家庭教师就上任了。每天一放学,罗璇就直接来到小琪家,把当天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一点不落地讲给小琪听,一遍听不懂就重复讲几遍,直到小琪听懂为止。如果有自己讲不明白的地方,罗璇就做好记录,第二天到校让老师给自己讲清楚,再回去教小琪。当天教会小琪的英语单词,第二天还要考一考她;讲过例题后,还要安排几道练习题去做,以检验听课的效果;读课文、讲段意和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小琪十分珍惜和罗璇在一起的学习时间,认真听讲,仔细做题。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好友的感激,使小琪对于罗璇讲给她的知识记得特别扎实,偶尔罗璇做不上的数学题,小琪反倒能做对。
罗璇不仅教小琪文化知识,还常带同学到小琪家里来玩,给小琪讲发生在学校的趣闻趣事,这时是小琪最开心的时候。罗璇把家里的羽毛球拿来,让小琪做到炕沿边上,自己站在地上,同她一起打羽毛球,这是她们最常做的体育运动,但不能持续时间太长,否则小琪的身体吃不消。小琪的歌唱得特别好,白天做完罗璇留给她的作业后,她就跟着CD和电视学习歌曲,等罗璇辅导功课休息的时候,就唱给罗璇听。当听到自己喜欢的乐曲时,小琪就会随着音乐扭动上身,用手去演绎自己心中的舞蹈。每每看到这些,罗璇就在心里祈祷,让自己的好朋友快点好起来吧,让她早日和自己一起去学校上学,和同学一起做游戏。
时间就这样在学习和游戏中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小学毕业的时候。罗璇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每人拿出20元钱,在小琪家开了一个毕业聚会。为了这个聚会,罗璇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她买来蛋糕、水果、冰淇淋,买来汽球、拉花装饰房间,心灵手巧的小琪亲手剪出了“回顾6年的友谊”7个大字贴在墙上,还从舅舅那里借来了相机。善解人意的妈妈也去了别处,把空间都留给了这些孩子。那天,罗璇、小琪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狂欢,她们唱歌,跳舞,把蛋糕抹到脸上,把彩喷喷得到处都是,并把自己“可爱的形象”都照了下来,为美好的小学生活,为纯真的友谊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
新的学期开始了,罗璇成了区中学的一名中学生。望着小琪羡慕的眼神,罗璇真切地感受到她对学校的渴望和对知识的渴求,就动员小琪也到中学去上学。可是面对自己失学两年和身体健康的状况,小琪犹豫不决,她没有勇气去面对。罗璇告诉小琪,她还会像在小学时一样帮助她学习。这话坚定了小琪上学的信念,两个人说服小琪的妈妈,求妈妈到学校去说明情况,看看是否能够破格录取。区中学得知小琪的情况后,对她身残志坚、一直坚持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罗璇小小年纪几年如一日的帮学事迹所感动,破格录取了小琪,还特意将小琪分到了罗璇所在的七年一班,以方便罗璇照顾她。
从这以后,在罗璇上学校的路上,人们总会看到这样感人的一幕:一个瘦小的女孩用自行车吃力地驮着另一个同样瘦小的女孩赶路。夏天,最让罗璇感到力不从心就是下雨的天气,这时路十分滑,她要小心翼翼地推着自行车行走,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小琪摔着。冬天路面更滑,罗璇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脚下总是一滑一滑的,这让罗璇的心总是悬着,汗水打湿了厚厚的棉衣。到校后,罗璇还要把小琪从楼外背到楼内,一直背到教室。
和所有青春期的女孩一样,罗璇和小琪这对好朋友也因为处事、交友意见不统一而闹矛盾,可是每一次她们都能和好如初。一次,因为罗璇劝小琪远离不诚信的人时,小琪却认为罗璇限制了她交友的权利,生气地同罗璇吵了一架,不再理罗璇,也不让罗璇再送她上学放学,这让罗璇很苦恼。事后两个人都挺后悔的,想向对方道歉,却都放不下架子。每天上学放学,罗璇都会远远地跟在小琪妈妈的后面,直到进了教室和家门,她才放心。一天放学后,罗璇走在了前面,站在一个角落里等小琪回家。等了半天也没看到小琪的影子,罗璇十分着急,她担心小琪的安全,就往去学校的路跑,远远地看到两个同学搀着小琪慢慢地走过来,小琪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的困难。看到这一幕,罗璇的眼泪都下来了,她觉得是自己没尽到责任,才让小琪吃了这么大的苦。她连忙跑上前去,伏身背起小琪向家走去。一路上两个人什么话也没说,因为语言在这一刻已经是多余的。
因为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小琪学习特别刻苦,她最喜欢上语文课,作文写得很好。可能是人的天分不同,罗璇的学习成绩相对来说差一些,遇到不会做的题,小琪会耐心地讲给罗璇听。这两个小姐妹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由于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小琪早上都不敢喝水,生怕课间要去厕所,会麻烦到罗璇。罗璇知道这个情况后,告诉小琪,不能这样苛刻地对待自己的身体,有她在,小琪想去哪里都可以。因为每天腿疼,小琪天天都要带着止疼药,要不就会疼得受不了。罗璇每天第二节课间都会准时把水端到小琪的课桌上,看着她把药吃下去,才会放心地去做间操。
罗璇是一个话语不多的文静女孩,她学习上进,做事认真有韧性,想什么问题都是很周到很细致;做事不张扬,从不向同学们炫耀自己是如何帮助别人的。但罗璇帮助小琪的事,渐渐地被更多的老师和学生知晓,师生们都被罗璇持之以恒帮助同学的精神所感动,也被小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鼓舞,班主任李卉君老师动员全班同学伸出友谊关爱之手,共同帮助小琪。班级40多名同学都尽自己所能帮助小琪,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送小琪放学的行列,有更多的人搀扶小琪去操场看同学做游戏、去厕所方便,有更多的同学聚到小琪身边,给她讲有趣的事。在这样团结和睦的班级上课,小琪觉得很愉快,心情也特别好,人也变得开朗起来,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由刚入校时20多公斤重长到现在30公斤重。现在她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尽管仍步履蹒跚,可是这却是多么大的进步啊!看到这一切,罗璇和班主任、同学们都替小琪高兴。同学们在小琪刻苦学习精神的激励下,都变得勤奋起来,这让班主任老师十分欣慰,正如班主任说的那样:同学们在行动上帮助小琪,小琪在思想上激励同学们,这就是互相帮助。
小琪的病情和上学问题牵动着学校每一名师生的心。学校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学习罗璇同学坚持不懈帮助他人的精神,学习小琪同学自强不息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行动起来,向小琪献爱心,为她提供帮助。校团委在全校团员中开展了“帮助小琪、奉献爱心”主题实践活动,成立了12个活动小组接送小琪上学放学,一个小组一周,为保证小琪的安全,校团委书记程志男每天都跟着团员一起送小琪回家,这样不仅减轻了罗璇的压力,也让小琪的妈妈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打零工以维持生活。广大团员通过参与主题实践活动不仅学会了去帮助关爱他人,也进一步增强了团结合作的意识。尽管有团员接送小琪了,罗璇依然每天都跟着团小组一起接送,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图为罗璇和同学们送小琪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