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城晚报提供 王晶记者张永江王玉梅/文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朴素的穿着不会给初识者留下太深的印象;这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在4个儿子相继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后,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无私的母爱为儿子们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日前,记者来到友好区前进社区,采访了这位坚强乐观的母亲咸秀英。
走进咸秀英简陋的家,一眼便看到了她已卧床20多年的二儿子邱玉林。邱玉林蜷缩着躺在炕上,从身上盖着薄被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瘦弱。看到记者来,他挣扎着想坐起来,可身体却不听使唤,最后还是母亲咸秀英费力地将他扶起,让他靠在了火墙上。咸秀英说:“这几个孩子患的都是神经性肌肉萎缩症,是一种家族遗传病。如今,最先发病的大儿子已经去世4年了。”
今年69岁的咸秀英共有6个儿女,4个儿子2个女儿,按说这个年龄的老人本应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可她却因4个儿子先后患病,一直不停地操劳着、奔波着,一刻不敢停歇。
初次遭遇肌肉萎缩症
上世纪50年代末,18岁的咸秀英从绥化农村来到林区,在友好区成家生子,日子虽然不宽裕,却也过得平实稳定。
一天,12岁的大儿子跟她说:“妈,我最近总觉得浑身没劲,很累。”她以为是小孩子玩累的,没当回事。后来,孩子经常出现摔倒、崴脚的现象,她意识到情况不正常,就带孩子来到医院,当时诊断是缺钙所致,就开了些补钙的药物回来给孩子服用,而且还打了一段时间的针剂,可症状却丝毫没有减轻。渐渐地,随着病情的发展,孩子出现了连蹲着都费劲的现象,当时受医疗技术和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孩子的病始终没有得到确诊。在大儿子快20岁的时候,腿脚不听使唤了,从此再也不能自己下地了。
咸秀英只好一边照顾着家,一边伺候着大儿子,这一伺候就是20几年。大儿子不能下地后,吃喝拉撒都得由咸秀英帮助,通常一件事下来,咸秀英累得汗流浃背。由于儿子四肢无力,自己端碗吃饭都成了问题,咸秀英就把儿子扶起来靠在墙上,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他吃。等儿子的病情发展到连墙也靠不住时,咸秀英就做了一个绳套,挂在自己和儿子的脖子上,依靠自己身体的力量拽着儿子不让他倒下,再将饭喂给他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咸秀英在忙碌中渐渐地累弯了背、愁白了头。2000年,咸秀英的丈夫因病去世,她一下失去了支柱,瞬间老了许多,可看到病中的儿子,她硬挺着熬了过来,她说:“当时我就想,我坚决不能倒下,要不我的孩子怎么办?”2004年,大儿子在患病30多年后,闭上了双眼。那一刻,咸秀英欲哭无泪,因为她另3个儿子已陆续发病了,尤其是老二也已经到了卧床的程度。
三个儿子先后发病
就在大儿子卧床不久,二儿子邱玉林也出现了与哥哥当年发病相似的症状:浑身无力、经常摔倒,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怎么老二也患上了?这次,咸秀英与丈夫兜里揣着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带着邱玉林来到了哈医大进行诊治,夫妻俩想要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在为邱玉林仔细检查身体后,医生又问了夫妻二人的家族病史,当得知咸秀英的哥哥和大儿子都患有这种病后,医生表情凝重地对夫妻俩说:“孩子患的是一种叫做神经性肌肉萎缩的家族遗传病,而且传男不传女,最重要的是这种病没有什么特效药,一般来说,患者的寿命都超不过50岁。”听了医生的诊断后,夫妻俩的心都凉透了:“大夫,那我们还有两个儿子,难道他们将来也会得这种病吗?”医生无奈地表示,其他两个孩子患病的概率非常高。
夫妻二人失魂落魄地带着邱玉林回到了友好,看着两个曾经活泼调皮的儿子,一个卧床不起,另一个即将重蹈覆辙,夫妻俩愁得茶饭不思,眼泪都流干了。慢慢地,两人接受了现实,既然已是这样,何不勇敢地面对,如果父母总是唉声叹气,两个孩子怎么受得了?从此,夫妻俩每天乐呵呵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像平常一样里里外外操持着家务。
其实,夫妻俩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在照顾两个患病儿子的同时,他们也在时刻观察着老三和老四的身体状况,在心里暗暗地祈祷着,这两个孩子可千万别像哥哥一样。15岁过去了,没有状况,20岁来到了,也没有状况。夫妻俩看着已长大成人的两个儿子,悬着的心稍稍得到了安慰,看来,这两个孩子没有被遗传上。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夫妻俩为两个儿子操办了婚礼。
可生活仿佛在捉弄这个本已不幸的家庭,就在老三和老四的孩子刚刚一两岁时,相同的疾病分别缠上了这两个高大的儿子,两个儿子渐渐呈现出哥哥曾有过的症状,看到这种状况,两个儿媳先后离家而去,留下了两个尚不懂事的孩子。看到4个儿子卧床的卧床,患病的患病,再看看年幼的孙子和孙女,咸秀英的心像刀割一样难受,背地里,她哭了一场又一场,可在孩子们面前,她却永远笑容满面。
坚强让儿子快乐
这之后,咸秀英比以前更忙碌了,忙着煮饭做菜,忙着洗洗涮涮,整天像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丈夫患了脑血栓后,这个家所有的活计和家务都落在了咸秀英一个人身上,她每天早早地就起床,照顾一家老小,晚上她又是最后一个睡下,常年的劳累,使她患了类风湿、心脏病等疾病,但她从来不叫一声苦,因为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她,这个家就指自己了,自己就是孩子们的天。
咸秀英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伺候二儿子大小便,然后为他穿衣服、洗脸,之后再帮助三儿子穿上裤子。紧接着,她又来到厨房,为孩子们做早饭,她做饭的动作很麻利,半个小时就能蒸出一锅花卷,做好一锅土豆丝汤。她说:“没办法,儿子们需要我照顾,孙女还得上学,不快点耽误事。”天气好的时候,她就用三轮车推着二儿子出去晒晒太阳,和儿子讲讲外面发生的事情。她经常鼓励儿子们要快乐地活着,并告诉他们,只要妈妈在,你们就会有一个温暖的家,妈妈是你们永远的依靠。这个不幸而简陋的家庭也因为咸秀英的开朗豁达,经常传出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咸秀英的坚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们的心态,虽然他们都有病在身,但脸上却始终挂着自信的笑容。老二邱玉林说:“尽管我卧病在床多年,但通过电视里播出的新闻和妈妈讲的一些事情,我也知道了很多外面的事情,信息一点儿也不闭塞。”
儿子们说,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女人,如果没有母亲,他们的生活将无以为计,是母亲为他们撑起了一片明朗的天空。
各界伸出友爱之手
咸秀英一家的遭遇受到了友好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张恒芳在得知她家的情况后,自掏腰包为咸秀英家买来了两吨煤,并将她家列为友好区终身帮扶对象;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丁智慧也为咸秀英买来生活用品;咸秀英家所在的前进社区主任林燕经常到她家了解情况,为他们买来米、面等生活用品,并为咸秀英一家办理了低保;社区的工作人员还主动从家中拿来衣物,帮助咸秀英家渡过难关,同时将她家列入了廉租住房补贴对象;友好嘉兴热电厂主动与咸秀英家结成帮扶对子,每月给她家送来200元生活费……
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令咸秀英感动不已,她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有了大家的帮助,自己一定会和儿子们坚强快乐地活下去。
上图为咸秀英正在照顾二儿子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