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4月30日电
——追记汤旺河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张伟林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 张艳波/文
有的人向往功名,幻想着史册上能载入自己的名字;
有的人向往利禄,幻想着能够拥有享受不尽的财富;
而有的人却选择了淡泊名利,在默默的奉献中去实现人生的更高价值!
2008年3月25日至3月27日,我市北部地区连续3天强降雨雪。汤旺河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张伟林于3月26日在布置禁行任务途中,由于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劳累过度,高血压引发脑干大量出血,于3月28日晚23时溘然长逝,英年43岁。
兴安岭无语,汤旺河低徊。3月30日,汤旺河林业局笼罩在浓浓的悲伤之中,天刚蒙蒙亮,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人们面色凝重地伫立在东风大街两侧,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张伟林的思念,多想再见他一面,和他做最后的告别。
灵车缓缓开来,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目光随着灵车移动。送行的车队缓缓前行,许多人眼含热泪,跟着灵车奔跑,送过一程又一程。“伟林,你一路走好!”“好人,你别走!”在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大家多么希望灵车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他用真诚的爱融化了路面的冰雪
风雪的肆虐消弭了自然的诗意,考验着交通警察坚强不屈的意志。为了深切缅怀张伟林同志,我们翻开了他牺牲前一天的日历:
3月25日,受高空冷涡气流影响,伊春北部地区忽而细雨绵绵,忽而风雪交加,已进入春季的气温突降至零下。这样的雨雪天气,极易诱发交通事故。为确保本辖区公路在恶劣天气下安全畅通,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汤旺河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张伟林针对辖区道路实际情况,以雪为令,部署警力上岗执勤。
张伟林带领4名民警在伊嘉公路132至136公里处疏导冰雪路面上的来往车辆,严查违法、超速行为,并对过往车辆驾驶员逐一提醒,降低车速。
雨雪交加,加之气温很低,公路上很快就结了一层薄冰。人走在上面直摔跟头,机动车更是极易打滑放横。驾驶员们尽管小心翼翼地行驶,车轮还是在路面上直打滑。有的车因为加油过急引起方向调转,冲入了雪堆;有的因为刹车过急,车辆打横而偏离了方向;还有的车辆干脆抛锚在公路上……面对各种突发的事故,张伟林与其他几位民警一会指挥堵塞的车辆通行,一会帮着推车,一会清扫路面,没有一刻闲暇。
雨雪不停地下着。公路上的积雪足足有半尺厚,雨雪落在了张伟林他们的脸上、身上,他们身上单薄的衣服早已被雨雪浸透,慢慢地冻结成冰,冷得直打哆嗦,那滋味,真比大冬天上岗还要难受,雨雪中他们在公路上呆了整整一天。
这里所描述的一幕,只不过是张伟林牺牲前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平日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整日奔波劳碌,超负荷工作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汤旺河林业局(区)位于小兴安岭东北部,是连接逊克县、嘉荫县和伊春以南公路交通的必经之路。国家地质公园——花岗岩石林风景区距镇内8公里。汤旺河石林风景区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后,到景区的游客和车辆剧增。汤旺河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只有13名民警,担负着全区37000人口、125公里道路、728辆机动车辆、728辆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管理责任。仅2007年以来,张伟林加班加点工作多达500个小时。由于长期休息不好,他过早地患上了高血压等疾病。工作中如果感觉血压升高了,他就在夜里求人点滴降压。
就在这场雨雪天气的前一个周末,张伟林为了完成交警大队信息化建设任务,忍着高血压带来的病痛,带领民警当日往返哈尔滨购置了两台高配置电脑和部分警用装备。第二天又驱车赶到嘉荫交警大队考察学习“三基”工程建设工作经验。
在召开民警座谈会上,战友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张队是一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好领导。一位民警动情地说,我们的队长干工作特别认真,汤旺河的摩托车多,在整治违规摩托车专项行动中,他一干就是好几个昼夜,几乎跑遍了所有的林场和村屯,就是铁打的人也得累坏了呀!
张伟林就是那种“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的人。
他把生命献给了钟爱一生的交管事业
3月26日凌晨,大雪又悄悄地将大地重新染白,蒙蒙的小雨夹着细细的白雪从空中缓缓飘落。5时30分,张伟林正在家休息,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指令:“连续几天雨雪天气,造成部分路面形成冰雪路段,为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全市实行客车禁行、货车和小型车辆限行”。
接到指令后,张伟林急忙起床,准备通知全队人员上岗,突然他感到一阵眩晕,痛苦地对妻子说:“我今天头怎么这么晕呢,还直恶心?”妻子张润英意识到可能是丈夫的高血压老毛病又犯了,见时间还来得及,张润英急忙拿出血压计,好说歹说将他按住,一量血压,张润英大吃一惊:舒张压已高达240!
张伟林起身要到客运站通知禁行令,却被妻子牢牢拽住,张润英用哀求的口吻说:伟林,血压这么高,你不要命了?打电话通知吧,等血压降下来再去也行啊!
“不行,这样的天气,让我在家能呆住吗?大队人手少,我不放心啊!”张伟林一边安慰妻子,一边推开了妻子紧紧抓着的手:“我布置完工作,就到医院去打点滴!”张伟林带着妻子的牵挂匆匆忙忙地出了家门。哪知这番话,竟成了他与爱人的临别遗言!哪知这一走,竟然成了今生的永别,再也没有回到这温馨的家!
民警王立辉、姜永勇接到命令后开着车来接队长,可心急的张伟林已走到了河南派出所门前。张伟林上车时,又感到一阵眩晕,顺口对两名下属说:不知怎么搞的,我今天血压又高了。两人劝他回家休息或者到医院检查一下,他们替他传达指令。张伟林摇了摇头:“等忙完这阵子再说吧!”
通知完汤旺河客运站客运班车临时停运后,他们又匆匆赶赴白桦河检查站布置禁行任务,张伟林一直不停地接打电话,布置、解答有关车辆禁行事宜。途中,开车民警王立辉突然感觉队长怎么默不作声了,他侧脸看了一下队长,张伟林的头靠在副驾驶车座的靠背上,脸色很不好看。
“难受了,队长?”王立辉关切地问,队长却没有回答他。
王立辉又用手轻轻推了一下张伟林,这时,只见队长的嘴微微动了动,好似听到了呼唤,却没有发出声音。
王立辉感觉有些不对劲,对姜永勇说:队长不舒服了,赶紧往回返吧!
二人急忙将车调头,疾驰着赶往汤旺河区职工医院。到医院时,时间刚过6点钟,张伟林的嘴角已流出了口水,直接被送往急救室进行抢救。一量血压,医生初步诊断是脑出血,张伟林被推进CT室。
3月28日晚,张伟林终因高血压导致脑干大量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他把清贫和奉献当作人生的追求
在一排低矮的平房里,记者找到了张伟林的家:70多平方米的平房,还有一半是后接出来的。在一个房间里摆放着张伟林夫妇和儿子的床。破旧的床已旧得看不清底色,单只组合的沙发靠在墙角、老式的“炕琴”装些杂物,日杂店买来的简易布“衣柜”里更是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然而,就是这样的住所,还不属于张伟林。为了供孩子上学,他将原来的房子卖了,他们一家三口暂住在父母家。
一个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公安交通管理事业的交警大队长,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民警察,至死竟连个像样的“窝”都没有。事后知道张伟林家境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张金山感慨地评价道:“伟林不但是一名尽职的队长,更是一名清廉的队长。”
自从嫁给张伟林后,妻子张润英从来就没有看过一部完整的电视连续剧。张伟林很少在家陪她,独守空房的张润英经常靠看电视打发寂寞的时光。别看张伟林平日英姿飒爽地站在指挥台上,可每每回到家中,多已疲惫不堪,无论多精彩的电视节目她都会默默地关掉,丈夫几乎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放在了他心爱的交通管理事业上,家里只是供他休息、调整的避风港湾。
张伟林若能与家人一起吃上一顿饭,一家老少都会高兴得像过节一样,孩子乐得直催奶奶、妈妈:“太阳从西面出来了,赶紧给我爸做点好吃的。”
张伟林牺牲后,他的母亲热泪长流地对记者说:“他走前三天,我就买了鱼,说好了等他回来吃,没想到他还没有吃到嘴就走了。我的心啊,就像针扎一样疼啊!”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喃喃自语:“我的儿子,已经21天没回家了!”爱子心切的老人,至今也不愿意相信儿子已经离去的事实。
张伟林的母亲指着墙外半垛高的柴禾垛说,家里的柴禾没剩多少了,住平房没有烧柴哪行呢,早就让伟林拉点柴禾回来。伟林满口答应着,可一晃一年都快过去了,也没见他往家里拿过一根烧柴。
跟随张伟林队长多年的姜永勇告诉记者,大队里有一个叫王志强的交通协管员,今年23岁,成家较早,爱人没工作,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从别人口里得知王志强家里没有烧的了,张队长急得四处找人,最后找朋友要了两车烧柴送了过去,帮王志强解决了取暖问题。
张伟林的父亲今年70岁,患有脑梗塞、小脑萎缩,儿子牺牲后,深受打击的他病情愈发严重。张父自从得了脑梗塞之后,腿脚不再像以前那么灵便了,解手都得由年事已高的老伴陪伴到园子里的木板厕所解决,每去一次,老两口都得折腾好半天,还经常弄到衣服上。对此,张伟林心里很难受。他是个孝顺儿子,可他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能在家的时间太少了,多病的父母基本指不上他,每每想到这些,他都觉得亏欠父母的太多了。
一天,张伟林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便对母亲说:妈,我爸上厕所那么费劲,我现在也买不起楼房让你们住,等我有时间,我在屋里给我爸改个室内卫生间,就当住楼了。老人是很容易满足的,然而张伟林却一直也没有抽出这个时间。更令张伟林想不到的是,他就这样带着对父母的许诺和愧疚走了!
战友们为张伟林整理遗物时看到,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一件贵重的东西,只有一个工作纪实手册,上面的最后几段记录是:3月24日天气雨雪,全员上岗执勤,自己上路巡回查岗,夜间打点滴值班;3月25日天气雨雪,有6处重点路段结冰,全员上岗执勤,自己重点路段查岗,夜间打点滴值班,晚11时20分出警,查处一起事故……这寥寥数笔的记录,记录了他认真负责的高贵品质。
从警以来,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要叫张伟林做违反原则的事,他可从不给一点情面。
张伟林的妻子在汤旺河农村信用社工作,刚开始有人还想着要她求当交警的丈夫办点私事,几次碰壁之后,大家都知道张伟林的妻子在丈夫那儿根本“不好使”,逐渐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天,邻居老孙来找张伟林,他的亲属因为违章被扣留了驾驶证。老孙以为凭着与张伟林父母多年的交情,这个面子张伟林一定能给,哪知张伟林话说得软,但事办得硬,他笑嘻嘻地说:“孙舅,你就支持支持你大外甥的工作吧,驾驶证我给了你,别人的怎么办?汤旺河地方这么小,人拖人都能拖到,我以后的工作还干不干了?”老孙虽然心里很生气,但伟林这孩子话说得句句在理,他也只好作罢。
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权为民所用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老百姓的感情是最真的,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为他们办了好事,办了实事,他们就会记住谁。
2007年11月17日,“面的”车司机孙某在东风大街逆向停车,被执勤民警传唤到交警大队接受处罚。张伟林得知孙某家庭生活困难,是借钱买的车时,便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帮他交了30元钱的罚款。当孙某接过交完款的罚单时,他的眼角湿润了。从此后,孙某不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谁若是违章他都帮着说服教育,成了一名“编外交警”。
2007年12月的一天,张伟林开车从伊春开会回来,途经伊嘉公路137公里处时发现,个体出租车司机张柏庆驾驶的“面的”车抛锚了。张伟林停下车帮张柏庆修车,在无法修好的情况下,他驾车将“面的”拖回了区内,回到家时已是夜里11点多了。张柏庆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要请张伟林吃饭,被张伟林拒绝了:“你们一天风里雨里地挣点钱不容易,我哪能吃你的饭呢?赶紧找地方修车,别耽误了明天拉活。”得知张伟林去世的消息后,张柏庆流泪了,他觉得欠张大队的情还没还呢!
张伟林平日里还是个见义勇为、热心助人的人。有次张伟林晚上回家,途经一栋楼时,忽然从楼道里传来一个女同志呼救的声音:“有人抢劫了!”很快,从楼道里跑出来一个人,张伟林不容多想,撒腿就追,追了几十米远后,张伟林从后面来个饿虎扑食,将逃窜者扑倒后制伏,为受害人取回了被抢走的金项链,还把犯罪嫌疑人扭送到了公安分局。
汤旺河克林经营林场距区内60余公里,这个经营林场多数都是农民,子女大多数都在区内小学就读,每两周学生放假回家一次。2006年3月的一天,正在执勤的张伟林发现学生放假回家乘坐的送子车超员,便将队里的警车派出来将超员的学生一一送回家中,使学生家长深受感动。
张伟林在工作中发现,兴安社区内的一条居民巷道年久失修,晴天坑洼不平,雨天泥泞难行。他便组织全队民警雇来车辆、自筹砂石,利用双休日将这条1.5公里巷道铺垫平整,极大地方便了周围居民群众。兴安社区的居民为表达感激之情,为这条路起名为“爱民路”……
他用全部的精力创造了优秀的工作业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舍生忘死,更展豪杰风采。在泪眼中,回眸伟林的音容、追溯伟林的足迹、有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被永久地刻在心中。
张伟林1965年出生于汤旺河,1982年参军入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复员后于1988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1997年5月调入交警大队。先后担任汤旺河公安分局行政科科员,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职务,二级警督。他在从警二十余载的战斗生涯中,始终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公安事业无限热爱,以实际行动践诺了“从警要为民服务”的誓言。
张伟林自2006年担任交警大队大队长以来,汤旺河交警大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公安交警系统重点目标考核先进集体等;他本人也相继荣获了“十佳民警”、“岗位能手”等殊荣。
汤旺河公安分局局长刘永久深有感触地说:伟林是一个想干事业的人。在全市交警系统开展的“三基”工程创建活动中,他立足本职、立足区情实际,确立了“三基建设求突破、科技强警促发展”的思路,主动与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协调,积极争取加大“三基”建设投入。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500平方米营房办公楼标准化改建、新增1辆事故处理现场勘查车、2辆公路执勤巡逻车;为执勤民警配备了移动测速仪、酒精检测仪、350mw手持对讲机、反光背心等执勤执法装备,有效地促进了依法行政的水平;还完成了公安四级网建设,搭建了交警队信息平台,构建了交通违法信息处理、车辆和驾驶人员信息查询、办公信息共享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综合系统。
政委袁国峰说:伟林是个会抓队伍的人。在队伍建设中,他结合汤旺河交警工作实际,努力探索出一条抓班子、带队伍、从严治警、素质强警之路,建立每周班子议事制度、事故分析例会制度和大队领导带队全员上路巡查制度,从维护公安交警执法形象入手,积极探索队伍管理新机制。两年来,全队行政执法近万余起,没有发生以例违法违纪行为,实现了“零投诉”目标。
主管副局长王美堂深有感触地说:伟林是一个能打硬仗的人。2006年8月7日,汤旺河区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伤者抢救无效死亡,肇事者逃逸。为迅速将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伟林采取多种追逃措施,最终将犯罪嫌疑人在沈阳市苏家屯抓获。由于伟林工作求真务实,汤旺河区实现了连续3年没有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群众对交警的满意率达到了99%以上。
张伟林同志牺牲后,中共伊春市公安局党委迅速做出关于开展向张伟林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市公安战线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张伟林同志为榜样,学习他认真实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学习他忠于职守、心系群众的好思想,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好作风,连续作战、严于律己的好品质,学习他坚持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以实际行动展示共产党员风采的先锋模范作用,学习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勤政廉政的好思想,进一步树立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为实现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伊春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