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4月18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苗兰英记者 金守城/文
“指山卖磨”,是骗子骗人的一种手段,就是骗子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卖给他人,以此骗取他人的钱财。这种骗术本来已不新鲜,但骗子在使用这一招术骗人时还是好使。日前,伊春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就破获了这样一起案件。
去年10月29日,翠峦区居民张某来到伊春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他被一个男子和一个女人骗了。据介绍,去年10月28日上午11时许,有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找到正在家中的张某,他们自称是中介人和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的财务人员,说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有一批报废汽车和废铁等要低价出售。一听这好买卖上门,张某动心了,随同这一男一女打车来到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在该厂院内,两人指着一堆报废汽车和废铁等说“这个就是”。张某看后,估算了一下,这些东西少说也值10万元左右。这时,男子对张说:“你要是同意,拿5.7万元,这些东西全归你了,但必须签正式的买卖合同。”张一听这话,极力按捺内心的喜悦,与两人签订了买卖协议书,女子拿出黑龙江省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公章及加工厂负责人、财务人员的个人名章,盖到了买卖协议书上。张手持协议书就像捧着一块金元宝一样,快速地将5.7万元现金交到这一男一女的手中。之后,当他前去拉货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方知被骗。
接到报案后,大队长王春和非常重视,派出侦查员张秀民、唐立春等组成专案组,对此案进行深入调查。同时,将这一案件向分局局长李志成汇报。李志成指示,要尽快侦破此案,抓住犯罪嫌疑人,为被骗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为加大侦破工作力度,又派大队教导员张明刚、侦查员郎宇指导和协助侦查此案。
几个月来,专案组人员搜集信息、查找线索,查明两人一个姓郭,一个姓宫。经了解,他们辗转哈尔滨、绥化、青岗、兰西等地,长期勾结一起,干骗人的勾当。2004年,他们在西林区倒卖报废汽车的过程中做手脚骗人,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郭某涉嫌诈骗。今年1月23日,专案组接到线索,称郭某在兰西县出现。得到这一线索,王春和立即与教导员张明刚带领侦查员郎宇、张秀民、唐立春前去抓捕。1月24日,将藏匿在该县医院附近旅店中的郭某抓捕归案。
落网的郭某交代了他伙同宫某诈骗张某的事实。同时,还交代了一起诈骗未遂的作案经过。他交代,2007年10月26日,他给翠峦区机动车中介业主李某打电话,说自己能买到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的废旧汽车和废铁等杂物,并领李某和他妻子去加工厂的院内看了报废旧汽车等物品,问李某买不买,李信以为真,同意购买。同年10月28日,李某和妻子租车来到加工厂院内验货交钱。这时,郭谎称厂长不在家,说去附近一家排骨锅谈,郭让宫某冒充加工厂的财务人员,用事先私刻好的黑龙江省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公章、加工厂负责人及财务人员的个人名章,与李某签订了假买卖协议书。李在酒桌上将现金5万元交给宫某,宫给李某出具了财务收据一张。宫见钱已被骗到手,谎称要将5万元钱放到办公室;郭谎称去劳务市场雇人到厂里拆解车辆,让李某去厂里等着。后郭、宫两人到伊春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旅店会面,要逃跑。这时,李某发觉事情不对头,觉得自己被骗了,当即给儿子打电话,让儿子找郭,别让郭跑了。李某的儿子立即打车赶到伊春火车站附近,正好碰到郭、宫欲打车逃跑,当场被李某的儿子堵在车子里。二人无奈,又怕事情败露,只好跟李某的儿子一同回到排骨锅店内,李某夫妇从宫某手中将被骗的人民币5万元要回。这次诈骗郭、宫没有得逞,于当天又选择了张某,结果张某没有李某幸运,中了两人的圈套。
郭某,男,现年38岁,无职业,1984年到伊春打工至今。宫某目前仍然在逃,该大队正在对其进行追捕。
郭某因涉嫌合同诈骗,被伊春公安分局刑事拘留。1月31日,伊春区检察院对其批准逮捕。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