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4月16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刘天明记者刘岩张增玲/文
近日,记者从市委2008年重点工作推进落实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获悉:今年我市将对10项重点工作和16个重大项目实施专题推进。
近年来,伊春市委坚定不移地实施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专题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林区)、发展职工自营经济、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等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全局和民生的重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兴安太阳能光伏电池,带岭大箐山、桃山小城山、朗乡耳朵眼山风力发电场,五营、汤旺河旅游综合开发,西钢120吨转炉改造和天吉纺纱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兴安湖水库、林都机场、汤旺河水电梯级开发、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等项目进展顺利,对我市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经济转型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市委从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创造性出发,根据以往成功经验,继续实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捆绑式”推进落实机制。本着改革开放事业年年都有新突破、经济社会年年都有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年年都有新成效的原则进行立项,共确定了10项重点工作和16个重大项目。从内容上看,有的是上年延续下来并赋予了新的内涵,有的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新列进的。其中,重点工作包括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生态旅游、实施民生工程、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产业兴市工程、职工自营经济、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林区)建设和城镇建设10个专题。重大项目涉及到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8个,接续替代产业项目8个,具体包括美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浩水改制改造、棚户区改造、市中心区热源扩源及管网工程、兴安岭风力发电、西钢1080立方米高炉、西林区8万吨铅冶炼、华润雪花啤酒(黑吉)伊春分公司、鹤哈高速公路伊春段、林都大街乌马河至翠峦段扩建、中国石油公司综合开发、境外开发、兴安湖水库、南岔庆丰水电站、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南岔污水处理厂、林都机场建设项目。这16个项目的突出特点是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仅西钢1080立方米高炉和西林区8万吨铅冶炼两个工业项目,即可实现年产值4.4亿元。兴安岭风力发电项目在桃山、金山屯、新青风电场装机总容量达178.3兆瓦,加上兴安湖水库、南岔庆丰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电站装机容量达2.4万千瓦,将使绿色能源之乡建设推进一大步。9个养殖、加工能源项目建成后,可提供2660个就业岗位。中国石油公司在上甘岭溪水经营所建设中国石油职工培训基地,在市中心区建设“中国石油村”和一座22层高层住宅,将进一步提升伊春在全国的知名度。全市棚户区改造面积达50万平方米,其中市中心区15万平方米。伊春林业发电厂和林都热电厂进行大规模的热源扩源及管网工程建设,新增换热站8座,将有效增加“四区连片”区域的集中供热面积。境外开发项目今年有重大举措,乌马河区与马来西亚董氏集团合作在尼日利亚建设年产20万件的家具厂,上甘岭、乌马河、桃山、乌伊岭4个林业局在俄采伐木材83.5万立方米,劳务输出1965人,嘉荫县、乌伊岭区在俄农业开发4255公顷,嘉荫口岸改扩建工程在年内全部完工。兴安湖水库、林都机场、鹤哈高速公路伊春段等重大项目也将在今年实现重大突破。
据了解,这10项重点工作和16个重大项目均由副市级以上领导担任责任人,任务目标已分解落实到各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各推进组正在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市委要求,市委重点工作推进落实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将按季度对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和随机抽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