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4月11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赵怀宇张桃 赵新慧/文
百年奥运,百年企盼。2008北京奥运会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热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广为人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一北京奥运理念更是深入人心。作为红松故乡的伊春人民,对绿色奥运更是情有独钟。他们通过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绿色奥运的真挚情怀。而朗乡骑行队“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的举动就是林城人民对奥运感情的最佳诠释。
3月24日,伴随奥运圣火在希腊的点燃、传递,“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活动正式启动,这也拉开了全国“绿色承诺迎奥运、生态文明万里行”东南西北中骑行活动的序幕。他们是5位平均年龄已过花甲的老人,他们是5位心系奥运的林区老人。在13天的时间里,他们顶风冒雪,骑行千里,宣传绿色奥运、倡导生态文明,表达林区人民对奥运的向往、企盼之情。
4月5日傍晚,历时13天的朗乡骑行队“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5名队员经过沿途的苦战雨雪、挑战自我,顺利返回朗乡。
当天,朗乡局领导在朗乡宾馆列队迎接这5位传承奥运文化、宣传红松精神、拥军爱民、创建平安伊春、森林防火的使者,在掌声和欢呼声中,5位使者与众人合影留念。
此次千里行途经南岔、西林、美溪、伊春区等21个区局,全程1000公里,期间发放护林防火宣传单2000余张,赠送朗乡宣传画册800余册,直接受宣传者数万人。
4月2日,5名骑行队员还得到了市委书记许兆君的亲切接见,并为此活动题辞:绿色奥运、绿色伊春、宣传奥运,宣传伊春,绿色奥运走进中国,绿色伊春走向世界。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景伟也为此次活动题辞:绿色奥运渲染林城伊春,绿色承诺创建生态文明。并指出,此次活动既是奥运精神的宣传之旅,也是森林防火、平安伊春的宣传之旅。
上图是骑行队顺利回到朗乡。
专程来我市参加“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活动的全国迎奥运承诺绿色组委会副主任、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总裁陈建平,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副主任、《中国绿色时报》常务副总编厉建祝也分别为此次活动题辞:“关注生态文明,构建绿色家园”;“行千里路,传故乡情,颂奥运精神”。
爱心传递奥运精神
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参与、宣传、服务奥运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在红松故乡伊春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丽城市,把奥运精神用爱心传递给每个人,把绿色伊春、生态伊春、魅力伊春的美名传遍祖国各地,是每一位伊春人的心愿。今年3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景伟萌生了要在全市大范围开展奥运宣传的想法。不约而同的是,朗乡林业局局长孙浩然也有了类似的想法。去年夏季,他接到当地一名大学生的来信,大学生在盛赞家乡城镇建设迅速、经济发展喜人的同时,建议朗乡能不能在2008奥运之年,举办一些与奥运相关的大型活动。孙浩然对这位大学生的建议很重视,他将此信转给了朗乡林业局党委宣传部长李严霜,他一直考虑如何把这名学生的建议付诸行动,而他们的打算正好与华景伟的提议不谋而合。
3月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景伟找到单车骑行迎奥运,往返朗乡至北京5000多公里、途经5省2市、50多座城市,赴北京以“文化使者、友好使者、拥军使者”的身份宣传奥运、宣传伊春精神的朗乡居民、2007感动伊春十大新闻人物王兰生。面对华景伟提出的要在朗乡成立由5人组成的“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骑行队、参与全国“绿色承诺迎奥运生态文明万里行”活动的重托,王兰生欣然接受,决心不辱使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自接受了华景伟的嘱托后,王兰生一天也没闲着,他最先找到朗乡林业局退休干部刘庆林。刘庆林今年61岁,退休前先后在多个单位任团支部书记,政工干事、工会主席,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爱好乒乓球运动,常年坚持体育锻炼。在得知王兰生曾单骑赴北京宣传奥运后,他就表示,自己愿意为宣传奥运、弘扬伊春精神做些贡献。此次,被邀请参加朗乡“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骑行队,刘庆林十分高兴欣然前往。
今年58岁的崔喜林,在得知朗乡局要组织“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骑行队的消息后,主动找到王兰生,要求参加骑行队。崔喜林对自行车有特殊的感情。早在他18岁时,就担当朗乡电影院的放映员,那时每天他都要往返各地取电影片,回来后放映。也正是从那时起,崔喜林与自行车结下了不能割舍的缘。因当时路途远、路况不好、时间又紧,往返多个地点取电影片,练就了崔喜林很高的车技。退休后的崔喜林仍对自行车情有独钟,每天仍喜欢坚持骑自行车上山驮捡烧柴等。崔喜林性格开朗,天生好胜,喜欢冒险,爬山攀岩。
上图是骑行队在铁力局参观马永顺纪念馆。
张信和殷宝祥是被推荐加入朗乡“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骑行队的。今年64岁的张信,是朗乡林业局退休干部,先后担任公安局刑警队长、治安科长、司法局副局长职务。他酷爱爬山、乒乓球等体育运动。在被推荐参加骑行队时,正赶上他老伴身体不好,要去外地看病。陪老伴去外地看病归来后,开明的老伴看出了张信愿意参加骑行队、愿意为宣传奥运精神、红松精神尽一份力量的心愿,她支持张信参加骑行队,张信的儿女们也十分支持张信的想法,鼓励他去参加骑行队。
一同被推荐参加老年骑行队的还有今年59岁的殷宝祥。殷宝祥是朗乡林业局退养干部。退养前,先后在木材加工厂、森铁处、劳动工资科工作。多年来,他每天坚持跑步、打乒乓球、自行车运动,风雨无阻。当得知自己被推荐参加骑行队的消息后,他激动得一夜没睡。
历尽艰辛风雨无阻
3月24日,是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希腊取火点燃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朗乡体育场万人聚集,场面壮观。朗乡骑行队“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的5名队员身着白色运动服、头戴象征奥运5环的彩色运动帽,带着市委、市政府的嘱托和全市人民的期望,肩负神圣的使命冒雨骑向他们行程的第一站——南岔区。
上午10时,朗乡“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骑行队从朗乡出发。也许是为了考验他们的意志和体力,刚出朗乡局就下起了雨夹雪,且越下越大。从朗乡到南岔的这段路坡陡,路长,队员们虽然都披上了事先准备好的雨披,然而雨雪的时间太长了,队员们的棉裤和鞋子都被打湿透了,雨中行驶,每行一步都十分艰难。到后来,每蹬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腿部的肌肉像坚硬的木板一样不听使唤,衣服已全部湿透,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由于长途骑行,队员们胳膊发麻、呼吸困难,每个人的心脏仿佛要从口中蹦出来一样。5个人中,体重最重的、平时锻炼相对较少的刘庆林,感受到体力已明显不支,他多想能停下来休息一下,哪怕是10分钟也好,可他清楚:自己一旦停下来,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行程。想到出发前领导的嘱托,家人的希望,群众的期盼,刘庆林暗暗告诫自己:这是千里骑行的第一站,决不能掉队,拖大家的后腿。自己是党员,为了党的事业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现在需要的是体力自己都做不到吗?何况我们是宣传奥运精神呢,为了奥运精神,也得坚持下来……
经过4个多小时的行程,下午2时,队员们到达目的地南岔。此时,队员们已全身湿透。
上图是骑行队在桃山林业局林改户五味子基地现场。
得知宣传绿色奥运、绿色伊春、弘扬健康运动精神的朗乡骑行队“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活动的第一站是南岔区,该区铁路机务段“火车头”自行车队的30名队员们,提前迎候在骑行队的必经之路,热情地迎接5位队员,南岔宣传部的同志忙前忙后,四处打听哪里还有没停火的锅炉,为队员们烘烤湿透的棉裤、运动鞋。见运动鞋烘烤不透,随行人员又为队员买来新的旅游鞋。
阴雨天一直持续了一周,骑行队员每天都要与雨雪相伴,直到嘉荫,天空才真正放晴。
虽然一路骑行辛苦异常,但骑行队员却毫不在意。他们纷纷表示,迎奥运千里行骑行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令他们颇受感动。因此,就是再苦再累,他们也一定会不辱使命,勇往直前。
走遍兴安感染兴安
从24日出发起,老天似乎有意考验这些队员,刚刚告别了春雨,又迎来了雨夹雪。队长王兰生风趣地说:就算是老天在考验我们,但这有利于咱们林区当前的春防工作,我们宁愿这样雨雪兼程。
天公不作美,的确给朗乡骑行队员们带来了诸多的麻烦与不便,而沿途所到之处,人们因敬佩和感动,对五位老人那热烈的欢迎与细致入微的关注,则令骑行队一行增添了无穷的信心与力量。
南岔公路收费站工作人员得知五位花甲老人,要骑行1000多公里,宣传奥运,宣传伊春的举动后,非常感动,全站人员整齐列队,为骑行勇士敬礼送行。按照行程计划,骑行队路过金山屯区,不做停留,这个区得知情况,为老人们送去了矿泉水,支持他们的英雄壮举。
朗乡至南岔,南岔经西林、美溪到伊春区是最艰苦的行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景伟,朗乡林业局局长孙浩然、朗乡林业局常委、宣传部长李严霜等人先后给骑行队打去电话,希望他们休息一下再走,但队员们表示: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大的雨雪,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持住。
骑行队所到之处,人们送上一条条擦汗的毛巾,道上一声声平安的祝福,这种细微之处的真情关怀,无不给朗乡骑行队的队员们长途跋涉注入了必胜的激情与信念。
连续一周的雨雪兼程,连续不断的蜿蜒坡路,雨水与汗水混合着,几乎时时挂在骑行队员们的脸上,有时遇到太陡的上坡路,或疲劳至极时,队员们便想到沿途人们的激励与关心,即使筋疲力尽,就是推着车子也要继续前行。
骑行队沿途所到之处,人们无不投以敬慕和钦佩的目光,他们给予5位老人热烈的欢迎与细致入微的关心。在伊春区,一些社区群众和学生,在得知骑行队的5位队员已到达伊春后,纷纷要求5位老人签名留念。
在边陲县城嘉荫,骑行队刚踏上那方热土,便被嘉荫人纯朴的民俗风情,热忱的待客礼节所深深感动与沉醉。警灯闪烁开道,记者采访拍照,50名学生组成的自行车队早早地在城外迎候,并簇拥着骑行队一路前行。在嘉荫县文体中心门前,60名老年腰鼓队队员敲击出欢快喜庆的鼓点,热情欢迎五位花甲勇士的到来。嘉荫有位大学生,对骑行队的精神和壮举十分敬佩,一路伴行12公里,见队员被欢迎的队伍接走,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队员们。
在嘉荫县,队员殷宝祥的自行车中轴有些松动,他与刘庆林、崔喜林寻找修车铺时,被后赶回的店主一眼认出,店主十分激动地说:你们的行动太感人了,因为有了你们,才让我们感到北京的奥运会离我们很近,我们也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份子了,因为有了你们,我们再也不会因这里是北方边城小镇而有被遗忘和冷落的感觉了,太感谢你们了。”
随后,他和徒弟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为队员修车、检车,且不收一分钱。
生态旅游大有可为
“伊春生态旅游业开发潜力巨大,经济腾飞大有希望”,这是朗乡“迎奥运红松故乡千里行”骑行队队员张信此次之行最深的感受。他对记者说,以前工作时,都是坐车到各地,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骑自行近距离感受伊春的自然风光和各大景点,也没有如此近距离地感受改革开放30以来伊春的巨大变化。没有想到,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伊春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在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和美丽的天赐湖边,风光秀美,层峦叠嶂,浩瀚的红松林,壮观的美景让队员们感到了深深的震撼。队员们感慨地说,没想到近年来,伊春资源危困,五营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保护这么好的红松,从这里也看出了新一届市领导班子在伊春境内禁止采伐红松,全面实施对红松林的保护取得了的成效,领导的决策和高瞻远瞩,让我们看到了伊春未来的希望。伊春的林子虽然比以前少了,但是林权制度改革会让林子休养生息,让伊春的经济再度腾飞。尤其是这一路骑行,饱览了伊春的美景,更让我们感到旅游业大有发展。
皑皑的白雪掩映下的汤旺河石林一线天,如舞女般亭亭玉立的白桦林,雪压枝头挺直的傲骨红松,不用说将军石,夫妻树等一处处充满神奇色彩的景致,就连垃圾筒,休息凳等一些附属设施,在银装素褱的世界里,都令人睱思万千,浮想联翩。当然了,骑行队员们在一边欣赏这春雪点缀的林中藏石,石间长林的美景奇观时,一边不忘告诉记者多拍几张照片,以后将拿着这些照片,给外地人看看咱伊春的山色有多美讲讲咱的风光有多真。
老人们说,此行他们又有了一个沉甸甸的想法,作为红松的林区人,如果伊春的旅游事业还宣传的不够好,那么,他们便有一份无法推卸的责任。在奇山秀石的汤旺河石林一线天前,张信十分感慨,这里的奇山秀石才是天下独绝,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看我们汤旺河石林的山水一点都不差。这么美的景色将是我们旅游中的瑰宝。在嘉荫恐龙馆前,张信更加自傲,这是中国第一龙,是生命的起源。绿色伊春真山真水,四季分明,真不愧是国家环保组织命名人类最佳的生存居住地。
热爱家乡认领红松
27日上午,经过了3天的雨雪兼程,花甲之年的5名骑行队员平安顺利地骑到五营。当看到这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内,一株株红松高大挺拔,又得知五营的红松原始林面积达141公顷,占到了全市乃至全世界红松母树林面积的80%时,老人们既为自己能生活在红松故乡而高兴,同时又为如今日益减少的红松珍贵树种而担忧,他们当即决定每人认领一棵红松。骑行队队长王兰生表示:红松是咱们伊春的骄傲,我们通过认领红松这种形式,就是想让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好红松,使红松故乡不变成红松故事。
骑行队员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浏览了公园内的黑瞎子岭、天赐湖等景区景点,公园内远山近树层峦叠嶂,如诗如画的美景,给老人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骑行队员刘庆林:他虽然一辈子生活在林区,但由于过去工作比较繁忙,一直没有机会浏览家乡的山山水水,真正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这次让他感觉家乡真是太美了,他决心通过这次骑行,将来把五营,把伊春的秀美山川,壮丽景色向全国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外地人来咱林都伊春,领略和感受一番大自然的美丽。
骑行队员们还走进绿色军营,亲切慰问了驻军某部官兵,为战士们送去了翠花酸菜,翠花美食等朗乡特产,送去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关怀与祝福,战士们也被5位老人千里骑行勇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以顽强的毅力,传递奥运精神、红松精神甘当拥军使者,平安使者,文明使者而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作为军人,他们要以骑行勇士为榜样,斗酷暑爱军习武锤炼时代劲旅,战严寒苦练精兵挑战人生极限,为祖国和人民戍守边防站好岗,为第二故乡的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4月3日,朗乡骑行队抵达铁力林业局马永顺林场,并深情悼念了林业老英雄马永顺。按照行程计划,清明节当天骑行队是到不了马永顺林场的,但当得知今年是马永顺老英雄去世8周年时,花甲之年的骑行队员们硬是一天骑行了一百五六十公里,提前抵达这个林场,祭奠和瞻仰林业英雄马永顺的英灵。在马永顺墓碑前,朗乡骑行队的5位队员整齐列队、脱帽,向老英雄三鞠躬,他们纷纷表示,作为一辈子生活在林区的老工人,他们如今虽然都已年过花甲,在我市新林区建设工作中不能再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人生晚年,一定要学习老英雄马永顺的精神,学习他时刻以国家需要和民族大业为已任的祖国至上精神,学习他生命不息,植树不止,世代相传的新愚公精神,学习他不计报酬,不为免得,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全心全意、尽忠智,投身林区建设的爱岗敬业精神。
骑行队员们并表示要在今后的实践生活中,引导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子孙孙要多植树、护好林,继承马老遗志,为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而不懈奋斗。
12天的千里骑行结束了,但队员们一路骑行,宣传绿色奥运、倡导生态文明的精神的豪情壮志必定会激励人们为北京奥运会多做贡献,为建设美好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建功立业。
上图是骑行队冒雪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