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科技新闻 正文
如今的孩子该咋玩
http://yichun.dbw.cn   2008-03-21 09:40:21

  东北网伊春3月21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郭盛起/文

  本报于2月22日和3月14日分别刊发了题为《发展与变味了的“电游”》和《如何面对变味的电子游戏》两篇报道,文中叙述了电子游戏行业的产生、发展,以及该如何面对已经变味、变质的电子游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

  在众多家长打来的热线电话中,一个新的话题出现在了他们的讨论中,那就是现在的孩子究竟该玩什么,该怎样玩?“80前”集体制造快乐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如今大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并且多为独生子女,而在孩子“玩”的这个话题上,讨论最多也是这一年代出生的人。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市场上流通的儿童玩具却少之又少。市民张大爷说:“我两个儿子,都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刚刚得到改善,但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重,一家人生活捉襟见肘,根本没有闲钱给孩子买玩具,再说也没有卖的。到了90年代初期,孩子都长大,也就不玩玩具了。”

  张大爷的一番话极具代表性,试问,如今33至37岁左右的青年人,在童年时代玩过多少市场上卖的玩具?但他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他们自己可以制造玩具,同时也制造着快乐。

  “给我一根两米长的灰条子和几个钉子,我就能做一把木制冲锋枪,当时我们小伙伴都那么做,并且看起来绝对像那么回事。”市民陈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洋回忆说,童年的时候,家住在林业局,当时楼房少,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平房区,附近十几栋房的小孩彼此之间都熟悉,一到下午放学或者周末,十几、二十多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就会聚在一起玩,夏天弹琉琉、藏猫猫、抓人、摔泥炮,冬天抽冰尜、划爬犁、打雪仗、堆雪人,一年四季能玩的游戏数不胜数。最让人难忘的就是春天放风筝和冬天划爬犁的情景。春天,空旷的大田里春风很大,非常适合放风筝,但我们没有风筝,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放,家长又不给钱买,我们只能自己动手做。那个时候做个风筝太难了,所有的材料都很难弄,做骨架用柳条太沉,用蒿杆还太脆,只能用竹条,但根本就找不到竹制的箩筐。我和家周围的几个小伙伴开始分工,一个负责到市场上弄竹条,一个负责在家里偷面(打成糨糊粘风筝),而我则负责弄风筝线。那时侯,我们都知道风筝线最好的是地基线,既结实又耐用,但市场上卖几块钱1公斤,根本就是天文数字,后来听大年级的同学说,拖拉机传输带里面的丝线很结实,也非常适合放风筝,为了弄到传输带,我们真是煞费苦心。周末一出去就是一天,在路上拣,到有拖拉机的人家要,光准备材料就用了一个星期。

  要来的传输带多半破旧不堪,为了取出丝线,还要用小刀一点点地扒皮,既要扒出完整的线,还要注意不能割到手,两个人的配合很关键,一个割皮,一个抽线,都是细活,不是件容易事。

  从我们第一天着手做风筝到风筝上天,整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我们的风筝没有美丽的图案,尾巴也是用几块破布破纸凑合的。放飞那天,我们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看到风筝一点一点地升高,变小,我们兴奋地高呼。清晰地记得那天,我们3个人从上午9点一直放到下午2点,中午谁也没回家吃饭,就一直坐在土堆上仰望天上的风筝,仰望自己的成功,事隔多年,依然记忆犹新。前不久,我路过水上公园,看到几位家长带着孩子放风筝,那些风筝都是市场上卖的,非常漂亮,质量也很好,只要会放,肯定能飞起来,但看着那些风筝和那些孩子,总感觉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

  春节前,记者在水上公园看到一个父亲领着孩子划爬犁,当时天气很冷,小家伙鼻尖通红,由于摔倒的次数较多,身上粘了很多雪,但他依然玩的很来劲。后来父子离开后,男孩问爸爸:“爸爸,你小时候玩爬犁吗?”父亲回答:“我小时候爬犁划的可好了,你今天玩的是双腿爬犁,我当时玩的是单腿的,并且都是自己做的,难度系数比这个高多了。你们现在的孩子可玩不了这单腿的爬犁,那技术都是摔出来的。”“80后”对孩子实行玩具大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玩具在市场上出现,仿真玩具枪、变形金刚、四驱轨道火车和种类繁多的益智玩具,让人一走进玩具商店,立即感觉目不暇接。

  日前,记者对市中心区几家的儿童玩具商店进行了走访。据经营者介绍,家长在给孩子选购玩具时,大都以3周岁为界线,3周岁以下的多以益智玩具为主,3周岁以上的男孩多选枪、车,女孩以布娃娃为主。

  玩具商店经营者王某介绍说,现在的仿真玩具枪销售十分火爆,一般来给男孩买玩具的顾客大都会买上一支或多支。前不久,一个父亲给儿子一次性买了4支玩具枪,花了300多元,并留下电话,让我进新货的时候通知他。王某拿起一款遥控汽车告诉记者,这个车年后上市,一辆240元,目前大受欢迎,平均每月都要卖出20多个,现在家长在孩子玩具方面很舍得投资。

  市民张先生的儿子今年8岁,孩子的玩具却有整整3大箱子。张先生说:“我儿子的玩具加上送人的和坏掉的,消费有几千元了。孩子的爷爷和姥姥也是经常给他买,说句实话,这些玩具,他多半就是玩个新鲜,真正喜欢的没有几件,但一上街看到新鲜的我们就想给他买,买回来他又不玩,白花钱。”

  市民葛女士的女儿17个月大,她的玩具也是不少,每逢葛女士上街都会到玩具商店转上一圈,看到适合女儿年龄段的玩具,如果满意就买回来,可是买回家后,女儿多半都不喜欢,最后这些玩具大部分被摔坏。

  葛女士说:“本来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多买一些玩具给她玩,可是她偏偏不喜欢这些玩具,像拨浪鼓这种带响声的玩具,看都不看一眼,前些天买个布娃娃她也不玩,而她却对手机、遥控器和家里的一些摆设非常感兴趣,给她几张照片,能玩好一阵子,对于孩子玩具的选购,可真是迷茫了。”

  对此,伊春职业学院的李老师说:“孩子在成长阶段,玩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而玩具作为‘玩’的辅助工具也是必须要有的,但家长在选购玩具时,一定要多观察孩子平时对什么感兴趣和对于某种玩具的喜欢程度,这样既不浪费钱,又能让孩子真正的玩进去。” 究竟该让孩子怎么玩

  对于孩子该如何来玩的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中,说法不一。赵先生说:“如今,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并且受居住环境的限制,他们从小就很孤独,尤其在上幼儿班之前,他们几乎处于一个独立的空间里,平时见到的多是父母与亲戚,即便上了小学,在校的时间又多以学习为主,加上学习任务繁重,久而久之,也就不会‘玩’了。不能合理地让孩子玩好,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的。我认为,应该让孩子走出封闭的空间,多与周围的小朋友接触,与他们一起玩,可以缓解他的孤独。”

  金女士说:“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应该让孩子从小就认知学习的重要性,对于玩则可暂时放一放。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然后针对爱好加以学习,才是对他最大的负责。周末带孩子出去散散步,或者做些体育运动,锻炼锻炼身体,也是一种玩的方式,有父母陪在身边,会让他有安全感,从而起到玩的作用。”

  李老师说:“对于孩子来说,学龄前和小学阶段是玩心较重的时期,而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又不是特别繁重,让孩子适当地玩一玩,既可以起到休息的作用,又能调节心情。虽然现在孩子的玩具很多,但玩具未必能真正起到动手动脑的作用,家长应该多选择一些动手的游戏让孩子来玩,让他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像堆雪人、滚雪球等,都是很好的游戏。”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