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3月12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李辉记者吴聿宏/文
近日,红星区85岁的离休老干部刘章文和他的妻子郭淑梅,荣获了首届黑龙江“百对金秋和谐伴侣”荣誉称号。9日,记者来到红星,采访了刘章文夫妇。
省里获奖
在刘章文家中,记者看到书柜里展放着一个写着黑龙江“百对金秋和谐伴侣”字样的大奖杯。据介绍,为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展示老干部和谐美满的家庭风貌,促进和谐家庭建设,省文明办、省委老干部局、《退休生活》杂志社联合举办“百对金秋和谐伴侣”评选活动。参评范围是全省年龄在65岁以上的离、退休干部。
接到通知后,红星区有关单位将刘章文夫妇推荐到省里。全省共有500对夫妇参加评选。最终,刘章文、郭淑梅夫妇被评为黑龙江“百对金秋和谐伴侣”荣誉称号。
战争岁月
郭淑梅讲起了刘章文的故事:1941年3月1日,刘章文光荣地成为晋冀鲁豫军区一纵队四团一营一连的一名战士。1943年1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离休,是一位有65年党龄的残疾军人。
在战争年代,刘章文出生入死,参加过无数次战役,荣立过8次战功。1942年到1943年间,在日寇大扫荡中,刘章文和同志们一起搞运动战、游击战,白天战斗,夜间埋地雷。常年累月不能脱衣休息,身上生满了虱子,脚上磨起了泡。
一次部队被日本军队包围在河南省南乐县张庄,日本人用掷弹筒(小钢炮)炸死46名战士,只剩下刘章文等10位同志。郭淑梅感慨地说,在抗日战争年代,战士伤亡经常发生,能活到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他们夫妇非常珍惜今天的生活。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为了夺取胜利果实,派胡宗南部队开往北平,为了阻止国民党部队,打响了平汉战役。
当时刘章文担任牵引部队的连长(晋冀鲁豫军区一纵队四团一营一连连长)。他带领牵引连队120人,配合大部队进攻。在战役中,刘章文身负重伤,子弹从左前胸射入右后背射出,呈穿过心、肺部贯透伤,右肩夹骨被炸出鹅蛋大小的弹洞,伤势很重,昏迷了20多天。
伤好些后,组织上派他到地方养伤。他边养伤边从事土改工作,任工作组组长,靠两条腿往返在70多公里的村屯之间,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革命夫妻
刘章文的老伴郭淑梅今年80岁,夫妻俩恩恩爱爱,已共同度过了62年的风风雨雨。在抗日战争年代,郭淑梅积极参加抗日,走街串户,宣传动员妇女抗战,为部队战士做鞋、缝衣支援抗战。在那个时期,刘章文和郭淑梅相识相爱了。经过组织批准,他们走到了一起。郭淑梅全力支持爱人刘章文的革命工作,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几十年来,任劳任怨。
上个世纪50年代,当祖国需要开发、建设林区时,刘章文响应组织号召,从河南奔赴伊春,来到红星林业局进行开发建设。郭淑梅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为让刘章文安心工作,郭淑梅不怕东北的寒冷,北上安家。
组织上在红星林业局局中心地段给刘章文安排了住房,可是他为了工作,硬是没要,他把家安到山上林场的土房里。郭淑梅和刘章文一起参加劳动,建点、建场,搞农业种植。刘章文在山上指挥木材生产,工作非常紧张,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多运木材,虽然离家只有一二公里路,可他吃住在职工工棚宿舍,常常一两个月都不回一次家。
那时的日子异常艰苦,家中有8口人,孩子在学校住宿,家中全靠刘章文每月80元钱的工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有粮食,她就到山上采野菜、榛材叶,煮好给家人吃。吃后,大人小孩都大便干燥,孩子憋的直哭。那样的生活环境,郭淑梅从无怨言,有点儿好吃的先让给公公婆婆吃。
光荣之家
在教育子女时,刘章文夫妇非常注重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刘章文一直在山上林场工作,林场没有学校,孩子都在林业局中心学校住宿。他深知林场的孩子上学困难,提建议在林场建学校。林场建学校后,缺少老师。当时大女儿从学校毕业后,安排在林业局中心学校教书,刘章文夫妇动员自己的女儿到林场新建学校教学。女儿了解父母的苦心,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来到林场学校教学,培养了许多孩子。
林场被改为营林新村,刘章文被任命为红星林业局平原营林新村村长。营林新村刚刚成立,百业待兴,缺少懂医的工作人员,当地医院也缺少医护工作人员,很多人想留在区内,不愿意到农村来。刘章文的二女儿学过医,他就把二女儿留在营林新村为居民看病。上级部门多次调他的二女儿进当地医院,可刘章文却说营林新村没有医生,群众的利益是大事,他希望女儿能多为村民办事。二女儿没有走,留在了营林新村为村民看病。
刘章文从不为自己的家人谋利,有招工指标他优先安排困难家庭孩子就业。他的儿子学校毕业后,可以被安排在区内上班,可是当时林场更需要年轻骨干,于是,他让自己的儿子带头到林场煅炼。几年后,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儿子因公负伤致残。刘章文教育孩子“身残志不残,我也是残疾军人,不也能同身体健康的人一样吗”?受到爸爸的教育,虽然身残,但他却更加努力工作,并被提升为红星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政协常委。刘章文的孙子从小在爷爷的教育下,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8岁在学校时就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老有所为
到了晚年,刘章文依旧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丰富晚年生活。老伴郭淑梅全力支持。 刘章文夫妇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刘章文曾多次在红星区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上,向机关干部做优良传统教育演讲。在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他被聘任为思想道德报告员和优良传统宣讲员。通过讲自身革命经历,向青少年讲战斗故事,进行革命传统、艰苦奋斗教育,宣传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勉励青少年牢记革命传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革命接班人。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刘章文颁发金质纪念章,他在报纸发表感言小诗:“抗战胜利六十年,百万英魂壮史篇,热血遍洒神州地,九死一生护江山。军委昨颁功勋章,老夫今日心潮翻,勉励后人勿忘旧,和谐社会万民欢。”
如今,刘章文夫妇虽年过八旬,但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刘章文夫妇积极参加红星区的政治活动,在红星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时,刘章文被选为党代表。刘章文夫妇说,这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余热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