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3月12日电(刘振霞记者王玉梅)日前,农家书屋工程在我市范围内全面启动,这是记者10日在市新闻出版(版权)局了解到的。
为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解决他们“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按照省新闻出版局相关通知精神,我市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所谓农家书屋,就是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林业工人)自己管理的、能够提供实用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阅读场所。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我市将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本着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由各地行政村提供书屋用房,充分利用村里闲置房屋或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村委会、学校等作为农家书屋用房,市、县负责书架、桌椅、音像设备等农家书屋设施,省里负责农家书屋出版物配送。农家书屋的建设标准为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500种(每种3册)15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少数民族地区,根据群众实际需要,适当配置相应的民族出版物。
同时,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将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村科技书屋、村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及各地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活动,统一纳入到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加挂全省统一的农家书屋标识,以整合各方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农家书屋工程的开展,将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