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上甘岭区创建代表之家效果好
http://yichun.dbw.cn   2008-03-05 09:22:38

  东北网伊春3月5日电 “会散团不散,代表联系不间断,代表活动不间断”,这是过去上甘岭区人大代表们的愿望。如今,代表们的愿望成为现实。

  去年初,上甘岭区人大常委会针对代表的要求和渴望,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及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市人大机关开展创建“代表之家”的号召,决定在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建立“代表之家”。按照有领导、有阵地、有制度、有内容、有记录、有学习资料的“六有”建“家”规划,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人大常委会在常委会机关建立了“代表之家”工作室。为工作室配备了微机、打印机、传真机、照相机、办公桌椅以及阅读橱窗等。同时,建立了区人大常委会和各代表团联系的工作联系网络和通讯信息联系网络。制定了代表接待日和代表信件直通车制度,代表回“家”和人大常委会领导及常委会委员回访制度,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为全面了解掌握代表履职情况,“代表之家”印制了代表资料借阅卡、代表体检卡、代表生日卡和代表走访选民登记簿、代表活动记录簿以及代表履职手册等“三卡二簿一册”。

  建“家”之后,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之家”这一平台作用,努力使“代表之家”成为关心代表成长进步,为代表排忧解难,激发代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安全、温馨的“港湾”。在政治上关心代表成长进步。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向区委有关部门建议,在入党、提干、评选先进等方面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人大代表。2007年以来,先后有14名人大代表加入中国共产党,15名人大代表在不同岗位被提拔为科级干部,62名人大代表被纪委聘为党风廉政监督员并有3人被确定为副处级后备干部。

  他们还成立了帮助代表排忧解难的生活服务组织。“代表之家”与区卫生局联系,为工作在一线、劳动强度大的部份代表进行免费体检。去年6月末,区人大代表田福文家遭受火灾,无家可归。“代表之家”立即向代表们发出了为其捐款的号召。代表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仅5天时间,就捐款1万余元,使田福文一家人露出了笑容。

  “代表之家”建立后,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回“家”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对待,逐一做好记录,做到有始有终。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积极采取措施,及时给予解答。到目前为止,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回访代表80余人,为代表排忧解难50余件。

  通过开展创建“代表之家”活动,赢得了代表的真心,也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7年,镇区住宅楼顶漏雨,人大代表立即将此问题作为代表意见予以提出,区政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50余万元,对6栋居民楼2600多平方米进行了“平改坡”,彻底解决了漏雨问题。代表们还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区为民社区70多岁贫困老人袁成凤,独自带着孙子生活,日子十分艰难。为民社区代表小组组长刘公福组织本组代表多次到家中看望老人,并组织代表为老人捐款1650元。区人大代表、区人民药店经理管丽娜经常免费为老人送药,人大代表们的真情帮助,使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区人大代表贾存利钻研袋料木耳种植技术,2007年种植木耳20万袋。为了帮助群众致富,他无偿开办袋料木耳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50余人。代表们还积极参与区扶贫解困工程,据统计,参与2007年上甘岭区第四轮扶贫解困工程的区人大代表有58人,参与全区救助春蕾女童活动的区人大代表有18人,在区纪检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进社区活动中,有62名人大代表被聘为党风廉政监督员。

来源: 伊春日报     作者: 廉玉梅     编辑: 曲宏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