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莫让压岁钱“压”出负效应
http://yichun.dbw.cn   2008-02-29 14:47:24

  东北网伊春2月29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代兵记者郭盛起

  长辈和亲朋好友在春节大多会给小孩或晚辈“压岁钱”,这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习俗。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飙升,孩子拿到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孩子面对这一笔不小的“财富”时,如果不懂得正确的管理和使用,很容易沾染上盲目消费、乱花钱等不良习惯。因此,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对压岁钱能有一个合理的处置方式,同时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了解。压岁钱的来历

  据互联网的资料显示,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那时的压岁钱叫厌胜钱,也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世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钱币的正面铸有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宋元以后,“以彩绳穿钱,编做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予孩子。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祝福,它是长辈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压岁钱变成“人情债”

  许多家长认为,压岁钱是过年时的一项重要支出,往往在年前就将这笔开支预留出来。

  说起压岁钱,市民葛女士一脸苦笑,认为压岁钱已成了一种负担。因为压岁钱的价码不断增加,有的出手就是三五百元,大家相互攀比,不随大流还怕人家看不起。特别是低收入者,更怕走亲访友。

  乌马河区居民胡女士告诉记者,随着他家孩子的长大,压岁钱已经变成了“人情债”。对于压岁钱,她实在感到头疼,每当有亲友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她就觉得欠下了一笔债。

  “孩子的姑姑有孙女,孩子的表姐有女儿,一到过年,她们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我就得仔细思量,该如何还这笔人情。比如说,孩子的表姐来拜年时,带了一箱饮料和啤酒,又给孩子买了一套衣服,临走还给孩子留下100元压岁钱,那么,你在还这笔人情的时候,需要给她的孩子多少钱?你去她家拜年时,最少给200,或者更多。”胡女士说。胡女士今年过年准备出1500元的压岁钱,到了大年初五一清点,共送出2500元,超出预计支出1000元。

  某事业单位的赵先生认为,压岁钱是一种风俗,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不能演变成纯粹的“人情”。孩子拿到数额不小的“压岁钱”该怎么用?孩子太小,根本不懂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钱。而面对这些“人情债”,大人们也挺头疼,还要记着谁家送了多少,要回送多少。“压岁钱”由一种传统的文明,变成了家长的“压力”。压岁钱由谁保管

  正月十五,伊春区某初中学生刘艳和妈妈进行了一场“压岁钱保卫战”。今年春节,刘艳收到了1800多元压岁钱,往年的压岁钱她都交给了妈妈。如今,刘艳觉得自己长大了,有能力支配这笔钱了,提出不再向妈妈上交压岁钱。

  对此,她的妈妈认为,别人给你的压岁钱,我们还得给别人的孩子压岁钱,压岁钱应该归大人。母女俩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肯让步。

  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在压岁钱的支配上,因认识不统一,孩子和父母之间经常上演“压岁钱保卫战”。

  孩子认为:压岁钱是给自己的,就应该由自己来保管。

  家长认为:让孩子自己管钱,放任自由支配,这笔钱会很快并毫无意义地消耗殆尽,还会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

  市职业学院李老师认为:春节期间收到大额压岁钱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正在读初、高中的学生,目前看来,他们自身不具备支配金钱的能力。她建议,可将这笔钱按照5:2:3的方式,将这些钱当做未来教育金的储备。也就是说,如果得到3000元的压岁钱,可拿出1500元钱作为上高中或者大学的学费,600元钱作为零花钱,900元钱存入银行作为未来教育基金。从而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改善消费观念,也为孩子大学学费做好准备。压岁钱形式在改变

  如今,我市一些市民已经将传统的压岁钱改变了方式,记者了解到,很多人在春节前购买书籍、MP3、MP4、电子词典等,准备用这些东西替代以往的压岁钱。

  市民赵虹告诉记者,这些东西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益,也能避免孩子乱花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年前,市民赵虹向记者介绍说,她的小外甥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因为家庭条件好,小外甥平时不缺吃,不缺穿,想给他买礼物还真犯了难,到书店一看,顿时有了灵感,花了200多元钱,给他买几套儿童图书,这样既表达了心意,也丰富了他的寒假生活,一举两得。另外,在寒假期间,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平时多读些课外书,从而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也增长学识。

  乌马河区新智慧电脑公司经理李大江介绍说,今年年前,他家的MP3、MP4卖得非常火,以每天三四个的销量持续了近半个月,并且所卖出的都是价格在200至300元的中高档MP3或MP4。据他了解,至少有一半的人用这些东西替代了孩子的压岁钱。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