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14日电 今年以来,红星区把破解林场(所)和社区职工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当做改善民生的一项惠民工程加以推进,加快了林场所卫生机构的恢复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场,大病不出区”。
这个区从2007年6月份开始,着手对林场所的医疗卫生设施进行恢复和建设。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区11个林场所卫生所的房屋全部维修完毕,每个卫生所的面积都达到60平方米以上。各林场所均设置了诊室、处置室、观察室和药房“三室一房”等基础设施。红星区一次投入资金十几万元,为林场卫生所统一配置了医疗器械和诊疗设备。对居民比较集中的场所还分别配置了冰箱、血糖仪和小手术所需的冷光源单孔侧灯、换药车等辅助设备,改善了场所的医疗条件。同时,区卫生部门对各林场卫生所医务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把关,集中培训配齐了各卫生所的医疗人员。这个区还将11个林场所的卫生所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方便群众就医。
72岁的红星清水河经营所的黄振英老人前些日子突患轻度中风,在当地卫生所接受治疗后现已康复。她自己算了一笔账,“我这病要是到山下诊所看,吃药打针,再加上每天打车通勤,没个1000多元下不来。如今在家门口的卫生所看病仅花了200多元就看好了,现在方便多了。”同黄振英老人一样,从今年9月份起,全区11个林场所的2800多名职工群众均可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为进一步改善当地医疗条件,这个区今年投入336万元,对区职工医院进行整体改造和维修,按照惠民医院建设的标准设立了惠民病房,为患者营造了放心、舒心的医疗环境。对困难群众和低保户发放《医疗优惠证》,享受“九免”、“四减”的优惠政策。同时,还设立大病救助和补偿专项资金,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贵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