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13日电 日前,记者在新青区看到,一只右侧翅膀受伤的幼年白头鹤在专业管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精心饲养下,正在逐渐康复。
白头鹤是森林湿地标志性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世界神秘珍禽”和“修女”的美誉。白头鹤在1981年被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是世界上15种鹤类中最濒危的鹤类之一。白头鹤全球种群数量约9500只。新青林业局湿地面积达14万公顷,为白头鹤的繁衍栖息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新青林区是白头鹤在中国境内重要的繁殖地。
今年9月初,栖息在新青区湿地公园内的40多只白头鹤陆陆续续地飞往他乡越冬,可是直到10月末仍有4只白头鹤停留在湿地不肯离去。管护人员通过细心观察发现,这4只白头鹤本是一家,其中一只大约6个月大的幼鹤受伤不能飞翔,它们不忍放弃受伤的幼鹤飞走越冬而是陪伴它不断练习飞翔,无数次地试飞,但终因幼鹤右侧翅膀无法展开,不能实现高空飞翔而告失败。天气越来越冷,最佳越冬迁徙期已过去一月有余,3只健康的白头鹤围着受伤的幼鹤低飞、哀鸣、盘旋数日后,于10月25日下午才依依不舍地飞走。湿地公园的观测人员都被这一幕幕场景所感动。
新青区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责成鸟类环志工作站专业管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这只受伤的幼鹤,在中心地带居民楼内为它安了新家,并派人24小时监测伤情,每天早晨饲养人员都到市场为它精心购买活的小河鱼和白头鹤喜爱的食物进行喂养,同时积极与鸟类专家联系,想方设法救治受伤的白头鹤。到目前为止,这只受伤的白头鹤正在逐渐康复,每天的“饭量”逐渐增加,明年春季将重返大自然。
据了解,新青区多年来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在2006年5月,这个区发现白头鹤种群后,开始全力宣传保护,以打造“白头鹤之乡”,宣传“白头鹤文化”为主题,在全局开展了“保护白头鹤,创建美好家园”宣传活动。他们本着“先保护起来”的原则,对两处白头鹤繁殖栖息地(驼鹿保护区和汤旺河流域城镇周边湿地)采取了保护措施。他们不仅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和《新青区湿地保护管理办法》,确保白头鹤繁殖地不被破坏,同时,积极申请建设国家级黑龙江新青白头鹤自然保护区。仅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相继在新青林区汤旺河流域城镇周边湿地建立了湿地公园,并禁止在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内开展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了白头鹤食物链保护,坚决禁止在白头鹤自然保护区和汤旺河流域内捕捞泥鳅等白头鹤赖以为生的水生动物,并适当在河流和水塘中投放冷水鱼苗;积极禁止在白头鹤的繁殖区域内投药灭鼠。在白头鹤繁殖区域内划定一块秋季不收割的耕地,专门种植玉米等白头鹤喜食的农作物,作为白头鹤的“口粮田”,确保越冬后飞来的白头鹤有充足的食物。
新青区在资金非常张紧的情况下,设立了专项奖励资金,奖励对保护白头鹤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还投入资金,配备了对白头鹤观测、摄影、录像、卫星定位和防护救治等设备,聘请专家学者开办学术讲座并与科研部门联合开展了多次白头鹤的科学研究工作,积极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着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