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伊春全面停伐红松生态效益可观
http://yichun.dbw.cn   2007-12-11 09:36:22

  东北网伊春12月11日电(记者张桃)10日,记者在市资源林政局采访获悉:2004年9月1日发布市长1号令、伊春境内全面停伐天然红松林木。3年来,伊春林区可直接减少消耗红松蓄积120万立方米,其带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巨大。

  据该局副局长付鹏介绍,天然红松林是像化石一样珍贵而古老的树种,它是全球生态系统数十亿年进化史的一部分,是自第三纪中新世(距今2500万年)以来才演化形成最适应本地区生态背景的地带性顶极群落,成为本地区的“本底”森林,也是我国极为重要和极为珍贵的森林资源,其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弥足珍贵,它在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树种群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印度一位专家计算,一棵50年的树其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高达1300多倍。其生态价值包括:吸碳吐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国土安全等。按此比例计算,我市禁伐红松3年来直接减少地方财政收入约5个亿,但由禁伐带来的生态效益至少在1500亿元以上!一株红松平均年结实15千克,市场售价200元以上,按红松结实盛期100余年计算,其价值达2万余元,仅红松种子的经济价值就远远超过了红松林木的经济价值。

  同时,停止采伐红松也取得了多重显著而深远的社会成效。首先,表现在彻底使濒危的天然红松林得以休养生息,有效地保持了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大大改善了林分结构,加快了森林资源的整体恢复进程,为伊春林区实现森林年均净增长500万立方米的良性消长循环创造了必要条件;其次,促进了红松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与最大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得以改善,净化空气、消洪补枯、防风固沙能力有所增强;红松种子采集已成为一项重要产业,每年职工和企业可因此增加收入近4000万元;同时,增强了红松景观的社会观赏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唤起了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保护资源、保护生态逐步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