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温馨医院”情暧人心
http://yichun.dbw.cn   2007-11-23 09:17:24

  东北网伊春11月23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康雪燕记者吴聿宏/文

  以往,医院召开医患座谈会,都是医院主动请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座谈,可是,15日傍晚,在市中医院却出现了一个特例,患者和家属请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患者给医生开会

  当日晚5时许,新青区70岁的陈永江和他的4个儿女,拿着一面锦旗,敲开市中医院外科医生办公室的门。

  陈永江是位肠梗阻患者。10月14日,他的病情加重,亲属将其送入该医院外科治疗。经检查,陈永江患了直肠肿瘤,肿瘤已经将肠腔塞满,大便排不了,生命危在旦夕。针对陈永江的病情,外科主任卢德福、主治医师崔学军等医护人员在进行多次会诊研究后,决定为其手术。恰在此时,医院准备派崔医生到四川学习,这个机会很难得,可崔医生看到陈永江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他放不下自己的病人,主动向医院提出放弃这次学习机会。

  10月28日上午,卢主任、崔医生等医护人员为陈永江做了“摘除直肠肿瘤”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之后,又为其做了“经腹保留肛门直肠肿瘤根治术”和降结肠选漏术。

  陈永江由于患病多年,肠道里积了很多粪便,导致排便不畅通。术后,卢主任天天到陈永江病床前询问他的情况,崔医生连续在医院住了7天,观察陈永江的病情。陈永江在术后最容易发生吻合口漏并发症,为减轻陈永江的病痛,崔医生将家里的蜂蜜送给陈永江。为预防吻合口感染,每天护士长关凤霞都带领护士,戴着手套,为陈永江扩张肛门护理四五次。7天过去了,陈永江没有发生吻合口漏现象,危险期平安度过了。

  陈永江恢复得非常好,就要出院了,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给为他治病、护理过他的医护人员开个座谈会,表达自己对医院的感激之情。

  在该院住院的其他患者听说老陈要和医护人员开座谈会,都纷纷自发地来到医生办公室加入其中。患者薛文义今年53岁,2000年因车祸造成左股骨骨折。第一次手术后,腿里的一根螺丝钉断了。他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可是在第二次手术时,未将这根约0.08米长的断钉取出。断钉在他的身体里存留了7年,他每天都被“断钉”折磨着。薛文义夫妇很早就想将“断钉”取出,可是因为手头一直很紧巴,迟迟没有做手术。

  11月初,薛文义的老伴来到该医院,向外科主任卢德福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卢主任向其讲了该院的政策。该院打造平民医院,降低收费标准,对几种单病种实行低额收费,某些检测项目的收费在省标基础上下浮10%至20%,对贫困职工、下岗职工、残疾人及工会会员实行收费减免救助,让老百姓来医院看得起病。

  薛文义的老伴心里落了底。15日,卢主任、曾宽医生、臧博医生为薛文义做了手术,成功地取出了“断钉”。薛文义的老伴说,该医院费用低,服务态度好,每天早上护士都来到病房向他们问好,看到护士亲切的微笑,心情特别好。浓浓的亲情味

  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于患者,让患者感到温馨,必须从病人跨入医院开始,这是该院院长徐文国的建院理念。为加强服务工作,医院向社会承诺“患者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环境第一”的服务理念,把方便留给患者,让利于患者。

  近几年,医院的公共卫生和就医环境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徐院长就从这里抓起,改变过去医院脏、乱、差的现象,在医院的窗台上、楼道里摆放鲜花,庭院里种上了绿绿的松树、铺上漂亮的彩砖、安装上鲜艳的彩灯,摆放上健身器材,医院变得风景如画。

  医院还从细微处为病人着想。大厅里的座椅是病人休息的地方,冬天座椅上冰冰凉,医院买来棉椅垫放在座椅上,还免费为患者提供饮水、健康报等。来就诊的患者说,来到医院感到温馨舒适,像在家一样。

  相敬如宾、相处如友是这所医院医护人员共创和谐医院的具体体现。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也是病人就诊时的向导。医院设立导诊台,由院机关干部每天轮流担任导诊员。导诊员每天不但要接待患者咨询、预检分诊、就诊指导,而且对前来就诊的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她们要迎出医院大门,一路把患者扶进大厅,在认真询问病情后,帮助患者挂号,全程推送患者就诊,直至将患者送出医院。

  医院还开展了病人出院后护士长和护士陪送出院、各科主任和医生一周后电话回访服务,以及患者预约购药服务等项目,这些举措,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热心服务患者放心

  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医院以建设人民满意医院为宗旨,在全院推行医疗满意服务,大力提倡“高质量服务、低价位收费”的经营理念。

  在宣传栏上公示医院向社会进行的承诺,各科室张贴了“禁止收受各种回扣及红包”的宣传警语,建立了举报电话,分别在门诊、病房设立行风建设意见箱和意见簿,认真开展治理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建立了行业评议监督制度,聘请了社会监督员,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监督通报行风体系建设情况,切实将各种行业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

  徐院长说,该院坚持科技兴院,2006年——2007年送上级医院学习的医护人员达48人,同时强化管理,提升医院整体水平,继续打造“生态医院、百姓医院”品牌。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该院注重引进人才,使医院的特色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2006年10月,该院成立了我市第一家腰间盘治疗专科,填补了我市该项目空白,该专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2007年我省唯一重点专科。据腰间盘治疗专科副主任石发介绍,从该专科成立至今,接待就诊病人760例,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做腰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手术16例,手术成功率达100%,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从2006年,该院更换病床80张和床头柜80个,改变了病房面貌,集资购置了彩超,又购置了高电位治疗仪、大生化、动态心电监护仪、动态血压监护仪、超激光治疗仪、偏振光治疗仪、耳鼻喉综合治疗台,及全市唯一一台肛肠科疾病诊断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

  医院对收款处和住院处全面实行了微机化管理,实行了中医门诊微机开处方的措施,有效遏制了跑费漏费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效率,彻底改变“慢郎中”的形象。医院还开展“病人选医生”活动,将门诊、病房医生的照片及业务专长在监督栏公布,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逐步形成了和谐的医患关系,病人满意度达98%以上,深受患者好评。开展义诊活动

  2006年8月,该院成功接待黑龙江省医学博士后义诊活动,共诊治患者500多人次;利用全年双休日赴全市18个区(局)签订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协议,组织几十名各科专家到各区(局)为当地百姓义诊,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为各区(局)近万名各类患者解除了病痛;每天8时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由各学科专家通过交通生活广播栏目向全市人民讲解防病治病常识。

  2006年至今,该院共收到锦旗36面,表扬信7封,涌现出好人好事43件。2006年医院门诊量比上年增长了52.46%;住院病人比上年增长了47.93%。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