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1月14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记者刘莹葛婧/文
在秋末冬初的过渡时节,天气已成为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的重要因素。如,在早晚凉爽之时和冷空气入侵的头几天,感冒病毒会趁虚而入。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对于冷空气的入侵和季节的转换也一下子很难适应,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关节炎疾病和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等都很容易受冷空气的影响而发病。
对于秋冬交替时节部分易发疾病,医生又给出怎样的建议呢?近日,记者在市中医医院进行了采访。
就诊患者明显增多
随着近期我市气温的明显下降,到市中心区各大医院就诊的患高血压、伤风感冒、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
9日,记者在伊春中医医院内科候诊大厅内见到,走廊的候诊椅上坐满了人。据该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张慧琴介绍,每年的秋冬交替时节都是各种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近段时期前来该科室就诊的脑血管、支气管炎、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比平时增加。据统计,现在该院内科门诊日接诊量平均可达100人次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患者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
及时预防“老年病”
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胡佩君向记者介绍,入秋以来,老年病患者明显增多,且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为主,这些患者中大部分是老病号。对此,提醒老年朋友们,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要定期检查,按时服药,注意日常保健,积极预防慢性疾病复发。
胡主任进一步说,由于眼下正值秋冬交替之际,天气变化不定,诱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因素也骤然增多,其中寒冷就是诱因之一。随着气候转冷,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本已狭窄的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血管阻力增大,心脏血氧供应困难,容易诱发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促使脑血栓的形成。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呼吸道黏膜受寒冷刺激,容易导致支气管黏膜平滑肌痉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秋冬季节天气渐冷,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增高,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朋友应特别注意保暖,运动最好在早上10点之后,因为那时的天气比较暖和空气也好。同时,运动要适度,不要过累,避免情绪激动。在饮食方面,应多吃水果蔬菜,坚持“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胡主任特别提醒老年朋友不可自行减药,一些朋友经过一个夏天的调养,觉得血压有所降低就自行降低药量,这就可能引起血压突然偏高,建议老年朋友最好眼下做一次全面体检,对自己的身体有个新的认识。另外,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是秋冬季节的高发疾病。入秋之后,天气干燥,而且天气渐冷,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老年朋友,尤其要注意预防。平时要多饮水,多吃养肺润肺的食物,如银耳等。切记不要乱补,需根据自己的体质合理饮食,丰富营养。运动要适度,散步不要走太慢,步伐大一点,心率保持在100次以上,以此来调动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效果。
儿童要防三种病
天气转凉,如果不留意,小朋友容易患病。对此,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张慧琴提醒家长,秋冬季节儿童应该防止3种病。
首先要注意预防感冒。预防之道是注意气候变化,冷热当心,特别是夜凉之时,要注意为孩子盖被。孩子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家时要注意帮他擦拭,不要把衣服脱掉吹风。
其次是支气管炎。很多孩子在感冒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支气管发炎,常常咳得喘不过气来,有的孩子甚至咳了两三个月还不见好,主要原因是家长们在孩子初咳时没加注意,随便买点药吃。孩子感冒时要预防并发支气管炎,不吹风,不吃生冷的东西,在家静养。避免与其他病人接触,否则容易导致肺炎。
第三要注意扁桃腺炎。10岁以下孩子扁桃腺炎的发病率较高,扁桃腺肿大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扁桃腺炎。
张主任还特别提醒家长们要注意预防上述3种病的并发症——肺炎。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小儿肺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是威胁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因为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低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必须认真做好预防。
作为父母,秋冬季节应注意尽量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合、人员拥挤的地方活动,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家人患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要尽量和婴儿隔离。喂奶时要细心,避免呛奶、溢奶和呕吐,要防止奶、食物及呕吐物误吸入肺。幼儿膳食应搭配合理,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要多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练习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多晒阳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预防感冒及流感发生。
如果孩子一旦患病,应立即到医院检查,经医师诊断后合理用药,以防误诊和不合理用药。易反复感染肺炎的患儿,在冬季来临之前应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肺炎虽然对小儿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但只要积极预防,可以避免发病。发病后,早期及时发现,在医生指导下或到医院诊治,迅速恢复和痊愈是完全可能的。同时,孩子患上肺炎,除了药物治疗外,家庭护理对治疗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秋末冬初空气干燥,一些孩子出现嘴角皲裂。有的家长以为是孩子上火了,其实是口角炎,俗称“烂嘴角”。“烂嘴角”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缺乏和维生素B族或锌缺乏。最初表现为口角发红、发痒,接着上皮脱落,形成糜烂、浸渍或裂痕,张嘴时拉裂而易出血,吃饭说话等受到影响,冬天更容易发生“烂嘴角”的情况。可用些油脂或防裂油涂在上面,可服用维生素B2,局部可涂用冰硼散或云南白药。
秋冬交替防感冒
立冬过后,我市的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这时常常由于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导致感冒的人群激增。
医学专家一直认为感冒是人体在抵抗细菌入侵,恢复之后可以进一步增强人的免疫力,从这个角度说感冒并不是坏事儿。但一般的感冒无论用再好的抗菌素,至少也需要7——10天才能痊愈。因此,在感冒高发季节,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有过多的压力,保持心情愉快,如果人处在上火的状态,感冒病菌很快就会趁机而入,也不要过度疲劳,因为疲劳会降低人的免疫力;每天抽时间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坚持运动也能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在冬季还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偏食或经常在外进餐,很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身体的抵抗力就会减弱。一定合理搭配三餐,这样才能避免感冒;最后,要留意家里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在22摄氏度左右,湿度应在70%最为适宜,并根据温度及时调换衣服。另外,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把脚泡红为止,这既能预防感冒,又有利于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