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0月11日电如何避免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出现空档,强化8小时以外的监督?上甘岭区纪委的作法是:把监督关口前移,开展了廉政社区建设工作,对领导干部实行全方位的民主监督。
多年来,上甘岭区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8小时以内的监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8小时以外的监督则是一个空档。为了堵塞空档,纪委一班人经过调研,探索出把反腐倡廉工作推进到了社区的思路。他们于今年年初,在为民、便民、富民、安民、助民、乐民6个社区开展了廉政社区建设工作,对领导干部实行了全方位的、经常化的民主监督。一是群众监督。区纪委将居住在各社区的现职287名科级领导干部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等用图板进行公开;制作了对科级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活动监督卡,发放到其所在的社区居民手中;还在各社区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箱和宣传橱窗。二是家属监督。各社区成立了家属助廉协会,协会向干部家属发放了公开信,信中重申了各级纪委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内容,并要求构筑廉洁防线,共创幸福家庭。三是邻里监督。在社区以楼栋为单位,在邻里之间结成互相监督对子,进行相互监督。四是监督员监督。在6个社区聘请了42名党风党纪监督员,并向他们颁发了监督员证书。五是代表、委员监督,各社区充分发挥居住在社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职工代表的作用,拓宽监督渠道。
上甘岭区纪委还完善了廉政社区的基础建设工作。他们制作了廉政社区工作展示板6块,印制了群众监督协会记录、家属监督协会记录等10余种簿。总结和推广了便民社区建设廉政社区的经验。同时,强化宣传教育。区纪委运用区广播电视中心自办节目、宣传橱窗、工作简报和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设廉政社区的重要意义,营造了建设廉政社区的舆论氛围。
上甘岭区纪委把反腐倡廉工作推进到社区的举措,经过9个月的实践已初见成效。据统计,信访举报件数同比降低了10%;案件查处目前达到了大案为零。同时,由于廉政社区工作的广泛开展,拓宽了案源渠道,在今年前9个月立案查处的9起案件中,就有3起案件线索来源于社区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