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巧手老人变废为宝
http://yichun.dbw.cn   2007-09-27 10:43:39

  东北网伊春9月27日电(王晓宏记者王乐文 王忠来摄影)一个废弃的塑料袋,一段破旧的线绳,这些别人眼中的废品,在86岁的温海老人眼里,都成了宝贝。他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它们变废为宝,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温海是缓岭车站的一位离休干部。2005年夏天,家住市中心区黎明小区的女儿把他接到家中颐养天年。去年夏天,老人到水上公园健身苑锻炼身体,在使用跑步机时感觉脚底特别滑。回家后,心灵手巧的老人找了一个废塑料袋,把袋子剪成碎条,再一段一段接起来,拧成一根根塑料绳,然后缠在鞋上,这样,站在跑步机上脚底就不滑了。没想到,这次偶然的心血来潮,竟让老人从此与废旧塑料袋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看到那么多废旧的塑料袋每天被丢掉,又无法被土壤降解,萌发了用塑料袋拧塑料绳重新利用的想法。

  女儿女婿发现自己家的废旧塑料袋不见了,过几天,又发现老父亲每次锻炼回来衣袋都鼓鼓囊囊的,回来后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几个小时也不见出来。好奇的女儿观察了几天,才发现了父亲的秘密。老人每拧成一段塑料绳,都要留下一地的垃圾,可女儿女婿为了让老人高兴,谁也没有反对,每天几次打扫老人的房间,使房间保持洁净。

  用废旧塑料袋制作塑料绳,是个琐碎的过程。针对不同厚度的塑料袋,老人买了好几把剪子,还把拾来的自行车辐条、羊肉串铁签磨出尖,窝出钩,用空药瓶做柄,自制了5把缠绳用的工具。一开始,老人把绳的一端固定在门拉手上,但是经常缠了一半就脱落了,还得重新缠。女婿看见了,帮他在床头钉了一个铁钉,还窝了一个钩,作为固定绳子的工具,这样方便多了。老人的塑料绳越缠越长,有的一根绳子能接到20米,用来缠绳子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由单一的塑料袋,到废弃的麻绳、尼龙绳。老人尝试着将各种绳子混在一起拧,发现单纯的塑料绳弹力大,但不够结实,适合用来捆绑东西;而掺入了尼龙绳的绳子更耐使,适合做晾衣绳。老人的作品首先在家里得到了应用,女儿原来用钢丝绳晒衣服,铁锈把白衣服染出了污渍,改用老人拧的晾衣绳后,这些烦恼都没有了;女婿还用老人拧的绳子做裤腰带。家里来了亲戚,每人走时都会带上几捆老人做的绳子。老人还将绳子送给邻居和社区办公室使用,大家都对这位节俭、勤快的老人钦佩不已。看着自己的作品受到大家的喜爱,老人拧绳子的干劲更足了。家里的方便面包装袋都被他利用起来,拧成花花绿绿的绳子。如今,老人已经拧出了上千米绳子。渐渐地,老人觉得室内的空间不够用了,施展不开了,天气好的时候,干脆就带着工具和材料到室外去缠,经常吸引得许多人围观。

  温海老人的女儿说,父亲常常对他们提起困难时期的生活。父亲是伊春林区开发建设的第一批铁路人,没离休之前,每个春节晚上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有一个春节值班回到家后,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只有几个秋天晒干的苞米棒,一家人就炒了些苞米粒,算吃了顿年夜饭。所以老人总是叮嘱儿女:过上了好日子,也不能浪费,要勤俭持家。只要一拧起绳子,老人就什么烦恼都忘了,每天除了定点出门锻炼3次和吃饭睡觉,拧绳子已经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