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生态建设展新颜
http://yichun.dbw.cn   2007-09-17 09:46:32

  东北网伊春9月17日电 近几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刚刚闭幕的2007森林生态保护(伊春)国际论坛上,参加会议的联合国官员和29个国家的代表一致讨论通过了《保护森林生态伊春宣言》,正式发行了以城市命名的“红松龙卡”。这些一开先河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市生态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伊春向着“世界知名”的目标又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生态立市”确立为了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鲜明地提出了“再困难也决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也决不以拼资源换取暂时利益,再困难也决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三个决不”原则,并坚持以严管资源、停伐红松治标,以林权改革、经济转型治本,标本兼治地强化森林生态保护,推进林区可持续发展,初步探索并创造出了以严管资源、停伐红松为基础,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先导,以经济转型为主要内容的森林生态保护与林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我市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坚持按照中国《森林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系统化创新、完善了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持之以恒地强化对林区干部群众的教育和引导,推动形成了珍爱森林、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历史性地实现了伊春林区森林资源消长的良性循环,每年净增长达到500万立方米以上。

  在中国率先全面停伐了天然红松林。为了从根本上保护红松这一联合国确定的珍稀保护树种,保持伊春作为“红松故乡”的美誉,保持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我们在每采一米红松多收入400元、停伐将每年减少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的考验下,主动牺牲局部和眼前利益,果断发布了2004年市长1号令,全面停止了伊春境内的天然红松林木采伐,使天然红松林得到了彻底休养生息,赢得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国内外林业专家、联合国环保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黄金时期”,相继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并被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绿色伊春”及“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等荣誉称号。

  我市把建设“绿色伊春”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打造“环保之城、生态之城、绿色之都”。今年3月份,全市环保工作将污染综合治理列入市政府12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落实了水源、土地、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保护的目标。2006年,我市有两个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经省政府批复,友好湿地、朗乡原麝、乌马河紫貂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市已经建成不同级别、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1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由2005年的45.67万公顷增加到57.46万公顷。在绿化方面,我市绿地面积已经达到61万公顷,绿地率34.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84平方米。创造了最佳的人居环境。

  在树立生态优先、节能减排的理念和创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下,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行动更加自觉。一个以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攻方向的建独具小兴安岭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正在形成。

来源: 伊春日报     作者: 王鹏     编辑: 曲宏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