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8月22日电 8月15日,新青区容纳1800人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新青区在外发展的家乡骄子和曾经在新青工作的老领导以及各界群众聚集一堂,共同庆祝新青林区开发建设50周年。
曾经创造了“采育双包”经验和被国家经委和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大庆式企业”的新青林业局,本着“一切从新青的实际出发,一切从新青的发展需要出发,一切从新青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一精两特三繁荣”经济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见成效、四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取得了企业管理、木材精深加工、“两特”经济以及城市建设四个攻坚战的胜利。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依法从重打击非法占用林地和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久违的白头鹤又重归故里,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森林湿地公园正在申报。
他们以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为理念,利用资源优势,鼓励民营经济大上木材精深加工业,努力向着原木不出局的目标迈进。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激活沉资,现在,新青林业局共有年产值100万以上的民营木材精深加工企业35家,国外独资、中外合资企业3家。形成了以“福轩公司”为龙头的人造板生产体系;以“友春木业”为龙头的实木家具生产体系;确立了全市木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中心区地位。同时,北药加工、山特产品加工、乳制品加工和热电联产等项目陆续投产,全面构筑起非林脱木加工业生产体系。
他们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绿色生物工程,“两特“经济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果。到2006年,全局林冠下改培、露天种植北药双超5000亩,袋植木耳2006年猛增到5000万袋。仅袋植木耳这一项就可实现产值7875万元,使全局人均增收1000多元,成为全市三大木耳产地之一。全局的奶牛养殖达到2472头。建成了鹿、林蛙、北药等种养基地15个,建成山野菜、山野果绿色产品、北药、乳品等3个系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山上有基地,山下有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千家的产业生产格局,惠及千家万户致富奔小康。
他们加快生态园林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和谐林区社会的建设步伐。实现了主要道路改造升级、休闲广场、延河公园辟建、经济适用住宅楼开发、城镇亮化和绿化、公厕建设等14项工程。先后建成了伊春市北部最具规模的综合市场、商厦、洗浴广场和公路二级客运站。新青已成为伊春北部运输、商贸、物流中心和小商品集散地。几年来,全局生产总值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5年突破5亿元大关,2006年达到5.8亿元,各项上缴位居伊春市前三位。2007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
副市长王雪梅,林管局副管局长林宏坤,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阎子河出席了庆典活动并到实地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