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8月14日电
——记上甘岭公安分局消防大队二班班长陈祥平
林城晚报提供 刘涛 记者张 桃/文
这是一场生死抉择的考验;
这是一曲爱与奉献的赞歌;
这是一个生命铸就的奇迹;
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诗篇。 陈祥平,上甘岭公安分局消防大队二班班长,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他以坚强、执著、朴实的工作作风,10多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多次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把生的希望留给遇险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首位,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和一名消防战士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实了平凡工作的伟大,谱写了一曲爱祖国、爱人民、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生命壮歌。
生死关头
8月4日15时31分,上甘岭公安分局指挥室接到求助电话:一居民被困在上甘岭区天联玻璃钢厂附近的一处自来水观察井内,请求救助。
接到指令后,当日值班的该分局消防大队副大队长温立成带领二班班长陈祥平及6名战斗员乘上消防车赶赴现场救人。出现险情的观察井深3米,井口直径仅70厘米,只能容一人上下,被救助者在井下已经重度昏迷,情况十分危急。
陈祥平跳下车后,熟练地系好安全绳、戴上空气呼吸器,然后向副大队长温立成点头示意。 温立成“千万注意安全”的嘱咐话音刚落,陈祥平已深入井下,多年的扑火经验和救人的经历已练就了他的反应机敏、动作利落。
在昏暗的井下,陈祥平的手触摸到了被救助者,他迅速将自己戴着的空气呼吸器面罩摘下,戴在了被救助者的口鼻处。事后,陈祥平对记者说,始终戴着空气呼吸器肯定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自己是去救人的,也得让人家“缓口气”。随后,他又熟练地将安全绳系在被救助者的身上,并摇晃绳索示意上面的战友向上提拉。井上队员立即行动,但救援工作并不顺利,由于井径狭窄,被救助者的身体过于肥胖,被卡在了井的中段,救援人员几经努力都没能把他拉上来。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在场人员焦急万分。这时,井下的陈祥平喊道:“我在底下托,你们在上面拽。”
井下的陈祥平使尽全力,用双手去托、用头部去顶,在井上战友的配合下,将被救助者救出井口。此时,陈祥平已因缺氧、呼吸到有害气体而昏倒在井底,参加救援的战友们通过系在陈祥平身上的安全带,将身材单薄的他拉出井口。此时,陈祥平已面无血色、呼吸微弱,他平躺在地面上约有半分钟的时间,才微微睁开眼睛,缓缓地说:“我……没……事。”
战斗员们迅速把被救助者和陈祥平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火海考验
陈祥平今年37岁,1995年参加公安消防工作,至今已12年。他热爱消防事业,对待工作满腔热忱、英勇无畏,多次在危难时刻显身手。
2003年4月,陈祥平受命参加援灭阿廷河大火的战斗。在逊克县宝山乡,山火肆虐,几十所民房在火光和滚滚浓烟中即将化为灰烬。正当村民们感到绝望时,伊春市政府派去增援的300多名消防战斗员和10台消防车赶到火场,陈祥平所在的上甘岭分局灭火救援小分队及时赶到火场。按照火场指挥员的命令,上甘岭小分队负责保护部分没有起火的民房,在火场开辟一条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面对肆意蔓延的大火,陈祥平和战友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冲了上去。身为班长,陈祥平冲在最前面,他手持粗大的水管,卷入浓烟之中,身影在火光中跳跃,头发烧着了,手和脸被大火灼烤着,他已顾不上个人安危,脑海中想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把群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在救助当地一招待所时,由于火势凶猛,人员很难靠近。望着群众渴望、求助的目光,陈祥平的心被强烈地震憾了,他让战友们在他身上浇上水,便冲了上去,平时业务素质过硬的他三下两下就上了房顶。陈祥平忍受着火烤,从房顶揭开一片瓦,想控制火头,可浓烟立即从揭开的缝隙中冲了出来,险些将他掀倒,但他又坚持掀掉多块瓦,并在战友们的配合下,成功地隔离了招待所附近的可燃物,控制了招待所周围火势的蔓延,最终保住了招待所和部分民房。此时陈祥平等人已累得满脸汗水、双手发抖,浑身满是水和泥土,已认不出谁是谁来。
就在陈祥平等人想暂时休息一下时,又接到指令:当地有一所希望小学是政府筹集100万元兴建的,近期将投入使用,火场总指挥部要求想尽方法保住学校。
接此命令,陈祥平等人立即来到该小学附近。此时,大火已将该校围困。因当时是山火连着家火,与平时的居民区失火不同,这里的火势打着旋儿,随时都在改变着方向,远处10多米处的火头瞬间就把身边的树木点燃,火球跳跃、奔腾着,现场的情况十分危险。为了完成任务,陈祥平又一次冲在了最前方,与变幻莫测的火魔展开搏斗。他几次被大火围困在里面,但每次都顽强地战胜了困难,化险为夷。
群众被感动了,一位老大爷带着哭腔对陈祥平喊道:“孩子呀,快回来吧,你的命也是命啊!你也有父母啊,他们看见了也会心疼啊!大楼保不住,还有国家和政府呢!可你的命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在救火现场,陈祥平和战友们早已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这场奋战持续到次日凌晨1时,陈祥平等人终于保住了学校大楼,但每个人都累得精疲力竭。他们从前一天10时到次日凌晨1时,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东西。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凌晨4时,陈祥平和战友们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在陈祥平和战友们的奋战下,保住了宝山乡大半个村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众的财产损失。
大火过后,宝山乡受灾群众孟庆和、孟庆玲联名给市委、市政府写来感谢信,盛赞上甘岭消防官兵的英勇行为。他们在信中写道:“那位冲在最前头、喊得最响的战士名叫陈祥平,其他几名战士也个个勇猛,始终坚持如一,显示了消防战士的风采,给我们宝山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时任伊春市市长的李延芝读罢感谢信,深有感触地批示:“群众的表扬是最高的奖赏。”
忠于职守
在每次执行灭火战斗和其他救险救助任务中,陈祥平始终冲锋在前,把急、难、险、重的任务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战友。
2000年12月,上甘岭区红山经营所郎某家木耳菌房失火。时值隆冬,天气寒冷,在冰天雪地里作战难度很大。身为班长的他默默地接过水枪,冲在了灭火的最前沿。在灭火中,陈祥平的战斗服和手套上溅满水珠,结成了硬硬的冰坨子,行动极为不便,其他战友提出要换换他。陈祥平说:“我的衣服已经湿了,就让我继续来吧。”当火被扑灭时,陈祥平身上已经结下厚厚的冰,返回营地时,衣服都脱不下来了,直到冰层融化后才脱下来。
2000年,在扑救当地一家木器厂火灾时,陈祥平和战友们站在房顶上持水枪灭火。这时,陈祥平突然发现房顶即将坍塌,他来不及细想,一把将战友推送了下去。说时迟那时快,整个房顶铺天盖地地坍塌下来,战友安全了,可气浪却把陈祥平从房顶掀到了地面上,他的手臂、大腿被划出了伤口。
2005年的一天,上甘岭区嘉兴木器厂干燥窑失火。当时,陈祥平和同班战友们负责从干燥窑的入口处打水。干燥窑内堆满了木板,从入口处打水根本击不中火点。窑内近40多立方米的木材很可能在瞬间毁于一旦!见厂主急得团团转,陈祥平用湿毛巾堵住自己的口鼻就要往里闯。干燥窑深2米,里面的火势外面看不清楚,加之烈火燃烧,浓烟滚滚,里面很可能缺氧,会造成人员窒息,战友们都劝他不要冒这个险。厂主看这架势也慌了,连连说:“你还是别下去了,全烧了有损失,但没有人命啊!”陈祥平说:“让我试试,不试怎么知道有没有危险呢!作为消防战士不能及时灭火、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财产,传出去也丢人呢!”见陈祥平态度坚决,战斗员们只好为他打下手,减少他的危险。经过努力,陈祥平终于深入干燥窑底部,将水枪准确地打到火点,控制了这场大火,保住了干燥窑内近40立方米的木材,厂主和员工们激动地称赞这个瘦小的战斗员是好样的!
2007年6月份,陈祥平因患甲状腺瘤做了手术,术后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他就主动回队值勤。当月29日23时许,上甘岭区新立居民委民房失火,很快蔓延至几户民房。正在值班的陈祥平闻讯后,不顾自己在养病,立即参加了灭火战斗。当时,火场南侧大火正处于燃烧猛烈阶段,陈祥平一马当先,带领全班人员战斗了三四个小时,硬是控制住了火势,使大火没有继续蔓延。大火被扑灭后,大家才发现陈祥平的胳膊和脖子都烤起了水泡,手术后的伤口至今也没有恢复如初。
爱的奉献
陈祥平刚到消防队时,身体很单薄,但训练非常刻苦,身体受伤从不向大队领导汇报,带伤坚持训练。通过艰苦努力,他的单双杠、二节拉梯、挂勾梯、3公里越野跑在省消防总队和市消防支队组织的业务考核中全部达标。无论队里交给他什么任务,他都毫无怨言地完成,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参加全市消防系统大比武中,他曾荣获单兵单项科目全市第7名的好成绩。
1995年6月6日,是陈祥平第一次接受扑火任务,身为新兵的他始终跟在老同志的后面,积极参与救火。在这次救火中,大队集体荣立三等功。
工作中的陈祥平处处为他人着想,勇挑重担。每次救火结束后,陈祥平考虑战友们太疲劳了,不忍心安排他们打扫战场和做后期工作,他就自己清理水带、检查备品,并陪同司机将消防车加满水、加满油和入库,然后才去休息。
冬季值班,每逢下雪天,陈祥平为了让战友们早晨多休息一会儿,自己早早起来,独自到营房操场清扫积雪。等到6时30分其他战友起床后,陈祥平都快把操场的积雪清扫完了。
每年春防期间,消防大队都要在城区附近山上的电视转播塔上悬挂防火旗。电视转播塔高30多米,没有梯子,需要单人通过塔身的铁支架爬上塔顶、悬挂防火旗,春季风大,塔身在风中晃动,上塔有一定的危险。尽管如此,陈祥平每年都主动要求登塔悬挂防火旗。
生活中的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帮助身边的孤寡老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0多年如一日。
邻居姜国琴老人年岁已高,儿女不在当地,回来照顾老人的时间有限。陈祥平主动承担起她家的担水、劈柴等家务,从1998年至今已近10年,年节去老人家看望,令老人和其儿女十分感动。
每年开春时节,陈祥平都利用休息时间帮助附近门市房的店主们清扫房顶的积雪,还帮助居民汪志明家盖仓房、修补房顶的铁瓦和烟囱。在帮助汪家补烟囱时,由于当时是寒冬季节,房顶的积雪约有40厘米厚,随时有滑下的危险,烟囱的内壁还挂满冰块,但他硬是冒着严寒将烟囱修好;在帮助汪家修补房顶的铁瓦时,自家的房屋也漏雨严重,妻子找来油毡纸等着他回家修房子,他却跑到人家去帮忙,妻子有些生气,可过后又不得不原谅丈夫,因为她太了解丈夫的脾气了。新搬来的居民贾永强家钉障子、垛柴禾,不用通知,只要陈祥平赶上,总会去帮一把。
2006年袁成凤的老伴去世。一天,年过七旬的老大娘正在吃力地钉仓房门,被回家的陈祥平赶上了,他立即跑上前去说:“大娘,把锤子给我,我来钉。以后家里有什么事,就来找我。”
邻居有对小夫妻闹矛盾,一度濒临离婚边缘,陈祥平得知后,主动劝导这对小夫妻,使夫妻俩重归于好。
2006年夏日的一天,区机关9号楼4楼居民李某把钥匙忘在家里,一家人进不去家门,情急之下,向消防大队求助。陈祥平所在的班受命出警,当时天正下着蒙蒙细雨,要进入李某家室内只能从阳台。陈祥平主动请战,说:“下雨,梯子滑,我比较瘦,身体轻,让我上吧。”随即,他在战友的协助下,利用三节拉梯,成功地从阳台进入室内,取出了钥匙。
四次救人
在陈祥平成为人民消防战士的12年中,除今年8月4日井下救人外,他还曾经3次历险救人。2003年冬季,正在值班的陈祥平接到指令:森林街有一民房着火。他与战斗员们迅速赶往现场。正当消防战斗员紧急救火时,有人大喊:“房子里屋还有人呢!”闻听此言,陈祥平来不及细想,简单地在身上浇上水,就冲进大火已“上茬”的房子,直奔里屋,摸黑寻找。身材瘦弱的陈祥平不知哪来的那么一股力量,硬是把一名体重在他之上、患有半身不遂的老人背出了房子。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消防队员也跟了进去,将被困在室内的老人的儿子也背了出来。
2006年初冬,平川村向阳养鱼场的王某不慎掉入冰窟窿中。接到报警求助后,陈祥平与战斗员们迅速赶到现场救助,看到冻结的冰面仅有几厘米厚,很难承受一个人的重量,陈祥平果断决策,让其他队员把梯子放在冰面上,他下去救人。通过梯子,他下到了冰冷的水中,趟着冰冷的河水,一点点的靠近遇险者,水中的陈祥平冻得浑身发抖,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在队员和营救船只的配合下,将遇险者打捞上来。
2006年夏季在一次护漂(流)中,由于当年雨水大,水流很急,有两名哈尔滨游客乘坐的漂流船快到终点时,湍急的河水突然将他们向下游冲去。发现情况后,陈祥平和一名战斗员立即追了过去,追出去大约5公里的路程才发现那只漂流船,该船被卡在那里,船上的女士吓得大哭,船上的那名男士吓得六神无主。当时,陈祥平和战斗员的护漂船因充气不足搁浅在对岸,通往漂流船的河水有的地方深2米,但为了救人,陈祥平硬是游过10米宽的河面、冒着生命危险将漂流船转移到安全地带。两名外地游人感激不已,对陈祥平千恩万谢。
在从事消防工作的12年间,陈祥平先后多次获奖并获荣誉:1996年参加区举办的“计划生育与环境”演讲,荣获一等奖;1998年参加区团委举办的“兴林杯”赛跑,荣获第二名;2001年参加区委宣传部举办的建党80周年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2002年参加区团委举办的“兴林杯”环城赛跑,荣获第二名;2006年参加区委宣传部、组织部、纪检委举办的全区学《党章》知识竞赛,荣获二等奖。2003年6月在扑救2003年宝山“4·27”、汤旺河“5·1”、朗乡“5·1”火灾中表现突出,受到市城镇防火指挥部嘉奖;2003年7月被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2005年度被评为区先进工作者;2005年——2006年连续获得全市公安机关“十佳”消防警提名奖。
留住生命
8月4日下午,被救助者与陈祥平先后被送到上甘岭区医院救治。被救助者因在井下的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陈祥平则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双上肢麻木等症状,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吸氧及营养脑细胞、心肌处置,预防出现心衰等症。
当日下午,上甘岭林业局副局长姜杰和公安分局局长邵连营在医院看望陈祥平后,向主治医生了解陈祥平的伤势及救治措施,得知这种毒气中毒,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高氧舱救治,邵连营经请示林业局领导,决定将陈祥平送往伊春林业中心医院救治。随即,邵连营与该医院联系:“我们的消防战士能为救助他人不顾生命,为挽救他的生命,我们也不惜代价。”
4日傍晚6时许,陈祥平被顺利地送到了伊春林业中心医院。该医院领导对陈祥平舍生忘死救助他人的事迹十分钦佩,并给予高度重视,院长刘长新亲自作出批示,副院长陈明亮、门诊急救中心主任王健及医护人员全力合作,救治工作非常顺利。
陈祥平被诊断为窒息性毒物中毒。据主治医生王健介绍,这种深井等地下救人非常危险,其内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硫化氢,不仅能使人窒息,还能造成死亡,其造成人员死亡时间仅为一至两分钟左右,被医学上称为“闪电”死亡。这种病人如果救助不及时或采取措施不当,会出现脑乏氧后遗症,如继发性癫痫、痴呆、神志异常等症状。
王健主任说:“多亏上甘岭公安局局长邵连营决策果断,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甘岭区委、区政府领导对陈祥平受伤住院非常重视。6日上午,区委书记马祥仁、区长夏景涛到伊春林业中心医院看望和慰问了陈祥平,并带去1万元医药费和2000元慰问金,鼓励他安心养病,早日恢复健康。
6日晚,区委、区政府领导得知我市美溪籍国内著名脑神经外科专家、北京天坛医院的博士生导师张建国和北京丰台医院脑神经外科专家马延山正在美溪区的消息后,立即与对方联系,恳请对方能来伊春区为陈祥平诊治。闻知陈祥平是为了挽救他人生命而受伤的,两位专家欣然来到伊春林业中心医院,对该医院的救治措施给予肯定,同时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7日上午,副市长、伊春市公安局局长李伟东,伊春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支队长潘彪带着慰问品前往医院看望陈祥平。
8日下午,上甘岭某酒业公司、被救助者所在企业的代表及被救助者的家人先后来到医院,看望这位舍己救人的好同志。
为感谢上甘岭公安分局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公安消防战士,该企业和被救助者家属将两面书有“人民警察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爱的奉献”和“舍己救人临危不惧,人民警察时代英雄”字样的锦旗送到了该分局。
9日上午,记者在伊春林业中心医院见到了救人英雄陈祥平。当时,他刚从高氧舱内出来,进行了80分钟的吸氧,看上去仍很虚弱。面对记者,陈祥平坦言,这是他应该做的,没有值得炫耀的,想说的就是感谢上甘岭公安分局领导及区委、区政府领导,市公安局领导和市领导的关心,是他们挽救了他的生命,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多么勤恳、朴实的消防战士,多么坚强、执著的人民卫士!我们祝愿他早日康复、一生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