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狗患扰民何时休?
http://yichun.dbw.cn   2007-08-10 09:35:11

  东北网伊春8月10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计德渠刘莹/文

  狗一直是人类最亲密的动物朋友,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狗逐渐摆脱以往看家护院的“繁重”劳动,以宠物的身份进入家庭,并成为其密不可分的成员。然而养犬在给一些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大多数居民增添了烦恼和不安全感,由此引发的市容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问题频频发生。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市中心区现有自养犬1881条。其中大型犬718条,主要有笨狗、狼狗、黑背、牧羊犬、藏獒、松狮等12个品种;小型宠物犬主要有京巴、贵妇人、狮子狗、毛狗、腊肠等10多种。而据该部门负责人称,这个数字比较保守,市中心区实际养狗数量要比这个数目还多。

  近年来,由于市中心区犬类数量不断增多,犬类品种日渐增加,由此而产生的犬类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据我市疾控中心掌握的数据显示,2005年——2006年市中心区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分别为360例和346例,犬类伤人事件频率较高。违章养犬、过量养犬造成的恶劣后果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呼吁文明养犬、规范养犬的声音日益高涨。

  吓人多条狗儿满街跑

  日前,记者对市中心区的一些公共场所进行了走访,发现狗患无处不在。

  采访中记者看到,每当夜幕降临,不少市民都会带着自己的宠物狗到林都广场、水上公园、步行街等处遛狗,这些宠物狗中大部分狗都没有拴上链子,而是到处乱跑乱窜,还不时停下来在绿化树下、草坪上排泄。在广场一带的小区,更是随时可见没有主人看管的狗在路上溜达,其中不乏黑背等攻击性犬类。见狗经过,一些小孩不得不躲得远远的。

  那么,这些随意“散步”的狗是流浪狗吗?通过调查记者发现,这些狗多数都是有主人的。可当记者问到这些小狗的主人为什么不拴链时,狗主人多表示:这些宠物狗根本不用拴,因此它们都非常老实,只要主人一叫它们就会回来,不会伤着别人。

  记者随后又来到市中心区红升小区,和水上公园附近小区的情况相同,在小区里“散步”的小狗也没有被拴链,两条胖嘟嘟的小狗自由地跑来跑去,还不时狂吠几声。住在这里的张大妈对记者大倒苦水,她说,由于她从小就怕带毛的动物,而这些小狗见了人总爱上去闻闻,让她感到很不自在。晚上,她住的楼里狗叫声不绝于耳,上下楼梯都让人提心吊胆的。

  市中心区某单位张先生喜欢爬山,可是,现在张先生在早上爬南山的时候,有点打怵,“说不上什么时候,旁边就会蹿出来一条大狗。有几次,竟然有藏獒从我身边经过,当时吓得真是不轻。听说这种狗黑熊都让他三分。”而当质问狗的主人时,狗主人却说狗乖的很,没事。

  疾病狗带来健康隐患

  养狗过多带来的不仅仅是影响交通、污染环境,更让人担忧的是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危害。通过连日来的采访记者了解到,目前,市中心区养犬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犬类品种繁多,来源非常复杂,由于没有具体部门对自养犬和犬类交易市场进行检疫、注射疫苗和发证监管,因此犬一旦携带病菌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1—8月,仅市中心区就有232人被狗咬伤,其数量惊人,影响较坏。

  据伊春区防疫站工作人员胡光臣介绍,养狗会给人传播多种传染病,其中比较严重的是狂犬病。人类一旦感染了狂犬病,后果相当严重。有些家养动物,看上去很健康,很干净,但体内也有可能带有狂犬病毒,被这类带毒动物咬伤同样能传播狂犬病。而目前市中心区给小狗注射疫苗的人并不是很多(狗每年都应该准时去注射疫苗)。即便是宠物狗注射过疫苗,在它咬伤人后,人同样也得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任何疫苗都没有达到100%的免疫力,只是降低了感染危险而已。胡光臣还说,被狗咬伤后,除正确处理伤口外,无论是否发病,都要在24小时之内去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按照规定,要在28日之内注射5针才能起到免疫作用。

  最后,胡光臣介绍,如家里有孕妇时最好不要养宠物,孕妇接触宠物容易感染弓形虫病,有可能会因此导致流产及胎儿畸形。另外,孕妇感染弓形虫病后还会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可能导致小孩中枢神经紊乱。值得注意的是,80%的弓形虫病感染者属隐匿型,患者一生可无症状,但中枢神经系统、听觉系统或视网膜可有弓形虫包囊寄生。只有当机体虚弱时,弓形虫才会破囊而出,作恶多端。因此,人们要重视饲养宠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孕妇、幼儿等尤其应该慎重。

  注意狗儿成安全隐患

  据了解,由于不拴狗链导致狗咬伤人的事件在一些小区频频发生,因不拴狗链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给人们惹来了不少麻烦。

  近日,记者在市中心区青山路上目击了这样一幕:一辆灰色的小轿车正在疾驶,突然一只宠物狗横穿马路,司机一个急刹车还是撞伤了狗,狗主人迎上来与司机大吵大闹,司机急着办事,无奈他只得向狗主人“真诚”地道歉后,才得以离去。

  无独有偶,仅仅过了一天,记者又在伊嘉公路上目睹了一起汽车撞上狗的事故,一辆挂有外地牌照的小轿车将一只长毛宠物狗撞倒,小狗当场死亡,轿车轻微受损。

  记者还发现在市中心区街头经常能够看到宠物狗在大街上乱跑,有的是流浪狗,有的是挣脱了遛狗人的缰绳,在街上撒欢儿,但这些在街头乱跑的狗却让司机朋友们心惊胆战,常常要急刹车躲避狗,万一撞伤了宠物狗,碰到好说话的主儿,赔礼道歉了事,碰到难缠的则会发生纠纷甚至大打出手,司机们很难应付。

  宠物狗的遛弯不仅让司机朋友们大伤脑筋,同时也让一些市民望而生畏。市中心区西步行街上,天晴时总会有一位中年妇女牵着一条小牛犊般的棕色大狗走来走去。这条狗的眼睛红红的,嘴里还不时地淌着口水,看上去力气很大,那名中年妇女把牵狗的绳子在手上绕了两圈才能勉强将它拉得住。来往的行人都远远地绕行,看着大狗拖着中年妇女走过人行道,旁边的人们心里都捏着一把汗,真怕狗把绳子挣脱了!牵着绳子还有点安全感,可徘徊在垃圾堆旁的流浪狗让人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不但易传播疾病,跳出来咬人一口,连个说理的地方也找不到。

  恶心小狗到处“埋地雷”

  养犬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养犬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就招人烦了。如今,很多绿树成荫的小广场、公共绿地和各小区的空地,几乎都被狗族“占领”了,成了它们玩耍的天堂。在许多小广场,狗主人们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聊“狗经”,一旁的狗狗们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般耳鬓厮磨起来。兴奋的结果自然是屎尿一地。

  一些市民一不留神就会踩着狗屎,而狗主人对此却不屑一顾。此举招致不少市民的抱怨:市中心区的广场几乎都被小狗糟蹋了。采访中,一位常到市中心区林都广场遛弯的李大爷对记者说,每天早上锻炼时他总是小心翼翼的,不时地就得朝脚下瞅一瞅。最近几天,在他平时常休息的坐位旁,总能看到狗的粪便,不小心就会踩在脚上,让他十分气愤。

  对于狗狗们随地大小便的现象,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据环卫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中心区小狗的粪便已经成为公共场所卫生清理的重点。对此环卫工人也经常抱怨工作量太大。路上的狗粪还好扫一些,草丛中就很难清扫。而且不少小区的草坪上有一块块黄斑,大都是狗拉屎造成“肥料”过多而枯死的。几位市中心区早、晚市场的保洁工人告诉记者,每天早上都会有许多人带着自己的宠物狗出来遛弯,而清扫宠物狗的粪便却是她们最头疼的事情了,小狗们在遛弯的同时,到处乱拉、乱尿,无耐下她们只好跟在后面清理,这些宠物狗的主人真是一点公德心也没有!

  呼唤城市生活规范养狗

  面对日趋严重的狗患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对养狗是否要限制地区和数量、遛狗时间是否有规定、遛狗不能出入哪些场所、养狗人应遵守哪些规范等问题争执不下。市民王先生认为,养狗是狗主人的私事,养什么狗、怎么养,这些别人都管不着。但当狗影响了别人的生活和健康,比如狗在公共场合大小便、咬人、狗吠侵扰了别人的休息等,这就是公事了。所以,市中心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给养狗一个名分,这样才有法规依据,才能加强管理。

  黄女士向记者大吐苦水:今年4月份,她花了500元从个人手中买了一只京巴狗。殊不知便宜没好货,买来的狗居然是只病狗。随后给狗治病、打疫苗,总共花了600元也没能救活它。细算下来这只狗总共花掉了她1300多元。由于买狗吃了亏,黄女士认为应该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规范对卖狗人的管理。

  “我认为应该出台一个养狗管理办法!”家住市中心区红旗小区的陈女士说,每天路过一些草地,随处可见一些狗儿胡乱大小便,严重影响了周围小区的环境。如果有管理办法,规定哪些地区可以养狗,哪些地区不可以养,什么时间可以遛狗以及违反该法律将会受到什么处罚等,对于加强对狗及狗主人的管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狗患已经对城市的卫生防疫、市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和危害,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城市环境。狗患,对于有限的空间和社会条件的城市环境来说,已经是不能承受的困扰。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