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用音乐战病魔的老人
http://yichun.dbw.cn   2007-08-10 09:33:18

  东北网伊春8月10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华方芝关英玉/文

  在市中心区活跃着一支老年民乐队——东方实业艺术团,在各种演出活动中,都有他们不服老的身影。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身患癌症近30年、胃切除了3/4的老人,他既是乐团中的笛子独奏演员,又是团里的业务团长,他就是金景阳,一个与民乐有着不解之缘的花甲老人。

  现年64岁的金景阳精神矍铄,满面红光,风趣幽默。不熟悉的人无法想象这是个与胃癌斗争了27年的老人。谈起心爱的民乐,金老打开了话匣子。

  从小爱民乐

  金老出生在辽宁,一家人住在一座公园的边上。1953年的冬天,由于伊春新建以维修进口集材拖拉机为主要业务的林业机械厂,缺少相应人才,为响应国家号召,当时身为财务科会计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伊春参加林区建设。

  下了火车,全家人又坐上马车,经过几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新家。那是一所板夹泥的平房,墙上还结了厚厚的一层霜。屋里冷得像个大冰窖。要做饭了,看着工友们给准备的子,一家人不知如何点燃,巨大的生活反差让金景阳的母亲当时就泪流满面,但漫山遍野的冰雪和孩子们在天然冰面上箭一般的滑行却让年仅10岁的金景阳发现了在沈阳无法体验的乐趣,他很快爱上了这个银装素裹的小城。

  受父亲的影响,金景阳从小就特别喜欢乐器,这一爱好一直没变。金景阳当时就读于育林小学。学校的文艺活动很多,每有演出,金景阳的身影都活跃其中。别的孩子都是唱歌跳舞,金景阳凭借当时还十分少见的唢呐吹奏在各种演出中赢得了同学们不断的喝彩。

  金景阳的父亲在沈阳时就爱好文艺,到伊春后,厂里文艺活动很多,却没有一支成型的演出队伍。在领导的支持下,金景阳的父亲在工作之余组织筹建了厂里的文艺宣传队,并很快在林区叫响了名气。

  文革开始后,金景阳和其他青年一样参加了工作,到伊春林业机械厂工作,并很快成了文艺宣传队的文艺骨干。在这期间,他又接触到笛子等乐器,成了一个文艺多面手。参加工作后,金景阳经常代表厂里、商业系统、市里参加各级各类演出和比赛,获得过无数次奖项。那时候比赛的奖品都是笔记本、毛巾之类的东西,可在金景阳等文艺爱好者的眼中,获得大家的肯定远比得到奖品更有意义,音乐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生命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逢年过节,文艺团体成了“香饽饽”,就连大年三十也是演出不断,有时演出要持续到后半夜。在金景阳的记忆中,由于父亲、兄妹、自己和爱人都是文艺队的宣传骨干,每到年节,家里都特别冷清,就连大年三十,也是母亲一个人在家守岁。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人们对文艺的多元化需求,春节慰问演出都集中在节前,年三十不用再出去演出了,一家人才可以在一起包饺子守岁。

  最让金景阳骄傲的是,作为商业系统的代表,他们的演出队伍曾经先后5次参加了哈尔滨之夏的文艺演出,亲眼见到没有国界的音乐将彼此语言不通的各国人民联系在一起,也见证了随着祖国的富强,音乐事业不断繁荣,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音乐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别样的“气功”

  1981年,37岁的金景阳不幸患上了胃癌,在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后,金景阳的胃被切除了3/4。1984年,不幸再次降临。那年7月末的一天,商业局奉命在大坝上抢修河堤,当时在该局当管理员的金景阳正给单位职工安排晚饭,就觉得小腹一阵巨痛,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为了不耽误大家吃晚饭,金景阳强忍着疼痛没吭一声。晚饭刚准备好,金景阳一头栽倒在地上。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金景阳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肠扭转,生命极其危险。医生马上为其安排了手术,保住了性命。

  经历了两次大手术,金景阳的身体十分虚弱,可他没有放弃自己对音乐的热爱。相反,在音乐中,他仿佛找到了对抗病痛的法宝,精气神一天比一天好,一点也不像个做过两次大手术的人。他风趣地告诉亲朋,他强身健体有法宝,就是“练气功”。细问才知道,他把吹笛子当成了“练气功”,他说两者在修身养性方面异曲同工——都是用的气息,也都要有平和的心态。

  在金景阳眼里,音乐是最好的体育锻炼方法。它不受场地、天气、体力的局限,只要你愿意,不管你是春风得意还是正在经受挫折,随时都可以拿出心爱的乐器,在吹拉弹唱之间,心胸豁然开朗,人生诸多的凡尘琐事都变得无足轻重,天地之间就只剩下音乐,而没有了自我,没有了烦恼。

  乐团里的大忙人

  2000年,金景阳在林业机械厂买断工龄。忙了一辈子的金景阳闲不住,将自家的仓房简单收拾了一下,凭着多年修理机器的手艺,金景阳开了一个简易的以修理自行车为主的修车铺。每天修车都要忙到傍晚,可金景阳仍然没忘了自己钟爱的音乐,他的周围经常聚集一些和他有着共同爱好的老哥们。后来,金景阳和他的乐友们商量着成立一支老年民乐团,在大家的推举下,金景阳被选为乐团的常务副团长。乐团成立后,金景阳每周一三五到乐团活动,二四六忙自己修车的生意,3年后,乐团渐渐有了一些名气,经常有演出,金景阳干脆关了自己的修车铺,专心于乐团的事业。

  乐团成立后,金景阳的事情特别多,既要联系专业教师给乐团成员讲课,又要安排到林业局演出时乐团成员的吃住行。而每当乐团排练新曲目时,他还要给每个成员准备好乐谱。乐团资金有限,金景阳在安排每一件事时首先考虑的就是钱,用最有限的钱为乐团办最多的事,为乐团成员提供最好的吃住行条件。除了要参加演出外,还要在接到演出邀请时仔细研究适合邀约单位演出目的的曲目,对曲目进行合理编排,确定参加演出的人选,精心组织排练,从而确保节目质量。金景阳虽然忙,但他心里特别乐呵。

  作为团里的业务团长,金景阳周围有大量的和他同样热爱民乐的人。乐团的主要演员孙祥和金景阳有着30多年的友谊和合作经验,两个人之间有很深的默契,有时一个新乐谱拿到手,两个人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和乐。

从1953年来到伊春,整整过去了54年。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金景阳从当年天真地以为松塔长在地上的孩童成为一个对林区无比热爱的老人。在金老的心中,民乐已经成为维系他的生命的血液,而他生命的乐章,将永无休止。

  上图为正在吹奏的金景阳。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