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好军嫂孙妍
http://yichun.dbw.cn   2007-08-01 10:13:13

  东北网伊春8月1日电(记者张恩普)一个普通军人的妻子,用一副瘦弱的肩膀谱写了一曲当代军嫂的赞歌,她就是嘉荫边防部队某营教导员欧阳邦志的妻子孙妍。当我们采访她时,她腼腆地说:“其实,我没什么好写的,都是一些过日子、干工作的小事情。”

  然而,这些“小事情”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营房里,她与官兵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战士们都亲切地叫她“嫂子”。10多年来,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在她的支持下,欧阳邦志先后被分区评为排长标兵、指导员标兵、模范党支部书记、基层干部标兵,被省军区评为经常性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两次。

  孙妍深知,选择了军人,就是选择了奉献。1999年7月底,进入临产期的她多么希望丈夫能够陪在身边啊,可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丈夫工作多,忙得脱不开身。直到孩子呱呱落地,丈夫才匆忙赶到产房。望着满脸愧疚的丈夫,孙妍忍住辛酸微笑着说:“没事,你看孩子不是挺好的吗。”孩子出生后的第8天,丈夫为参加军事比武又回到了连队,她默默地送走丈夫,独自承受着生活的艰辛。

  这几年,丈夫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工作,在家的时候不多。对此,她总是默默地理解丈夫、支持丈夫。一次,孩子患急性肠炎,腹泻脱水,深夜休克,她抱着孩子疯了似地往医院跑。经过医生的抢救,孩子脱离了危险,但孙妍却因极度紧张和疲劳,一下子晕倒在地上……

  孙妍的婆婆家在安徽省一个偏远的农村,家中经济条件差,公公、婆婆年迈且体弱多病,一个小弟才上高中。这几年,她省吃俭用,每年都寄回5000多元钱,赡养老人,供小弟上学。去年8月份,欧阳邦志的父亲在整修电线时从房上摔了下来,造成脑出血,腰和背部几处骨折。当时,欧阳邦志正忙于迎接首长检查,抽不出时间,孙妍只好一人回去侍候公公。开始的几天,公公处在危险期,情绪时好时坏,躺在病床上大哭大叫,她尽力劝慰公公配合治疗,忙前忙后。公公的病情稍微好转后,大小便失禁,孙妍从不嫌脏怕累,帮着擦洗身体,持续了一个多月。婆婆逢人就夸:“我这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

  丈夫欧阳邦志责任心特别强,很多时候顾了“大家”就顾不了“小家”,平时照看和教育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孙妍的肩上。孩子2岁时,两个小腿骨弯曲厉害,到北京儿童医院检查,是严重的抗D型佝偻病。医生说,每年必须定期到医院检查两次,否则长大有可能出现残疾。每次都是孙妍带孩子到北京看病,她常常是早上4点钟叫醒孩子,转乘几次公交车,去医院排队挂号,有时因为看病人多,一等就是好几天,孤独无助的时候,她抱着孩子偷偷地在一边掉眼泪。孩子长到4岁时,她让孩子学钢琴,但每周只有一节课,主要靠自己回家练习。孩子小,对老师讲的许多东西不是很理解,为了辅导孩子,每次老师讲课的时候她都和孩子一道学习。5年来,无论刮风下雨,她从未间断过。学钢琴很枯燥,一练就是几小时,孩子受不了,她就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主动和孩子边弹乐曲边唱儿歌,渐渐地,孩子喜欢上了弹琴。在她的辛勤培育下,孩子在去年举行的黑龙江省钢琴大赛中,获得少儿组金奖。在孩子学习上,孙妍更是严格要求,从不懈怠,为此她多次被学校评为模范家长。

  就这样,孙妍以朴素的行动,把对军人深深的理解和崇高的敬意化为对丈夫工作的无怨无悔的支持,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丈夫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