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7月26日电 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服务新林区建设,解决各基层单位发展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市人事局于7月20日至22日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两所高校的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我市开展科技行义务咨询服务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此次博士后科技行活动涉及医疗卫生、农业等方面,共解决技术难题8项,开展技术讲座及专题培训4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60余人。哈尔滨医科大学王立春教授和任明华教授深入到市林业中心医院,针对骨科、泌尿外科的新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授课辅导和技术培训。专家们还深入到病房、门诊,对患者进行细心诊治,为一些常年疼痛缠身的患者给予确诊,并确定了治疗方案。脑血管疾病是北方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致残率高,早期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医科大学王淑荣教授深入到市医院,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演变规律、脑血管疾病早期康复治疗,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并对此类疾病的早期预防措施进行了介绍。
针对铁力市金龙公司奶牛场提出的如何对奶牛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东北农业大学栾冬梅教授深入到该场,对奶牛粪便处理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对奶牛粪便进行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用来养蚯蚓、种植蘑菇或种植绿色庄稼;二是对奶牛粪便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用于供暖、照明等。同时,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还可用作肥料和饲料;三是可直接卖掉牛粪以获取效益。
双丰林业局目前水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植品种杂乱、栽培技术较低、产量不稳定、职工收入不高。针对这些问题,东北农业大学金正勋博士深入到双丰局,现场查看了水稻种植情况,介绍了适合第三积温带种植的优良品种,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一是从栽培、育苗上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水稻品种的抗逆、抗病能力;二是要因地制宜地改变林场职工的经营理念,引导他们由重产量向重品质转变,最终提高经济收益;三是紧紧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借助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潜力,走有机水稻、无公害水稻、功能水稻、绿色水稻生产基地之路,以此提高水稻的增加值,走出一条新的水稻发展之路。
此次博士后科技行活动不但为基层解决了技术难题,而且通过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市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先进理念,提高了业务水平,加强了我市企事业单位与博士后专家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开展合作搭建了桥梁。市人事局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将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国内外专家的需求,广泛联系,多方引进,为我市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和新林区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