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不要出了考场进商场
http://yichun.dbw.cn   2007-06-27 09:54:55

  东北网伊春6月27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崔蕊/文

  随着高考大幕的落下,考生和家长紧绷的神经舒缓下来。在饭店置办“谢师宴”,到旅行社报名“放松游”,到商场买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有的学生甚至连美容院也要潇洒走一回,各种五花八门的高考后消费已经呈现出如火如荼态势。

  一朝高考结束,苦读多年的学子们放松下来,有人成宿的泡网吧,玩游戏,买高档用品,尽情享受父母给予的“特殊待遇”。可是这笔花销是否真的用在刀刃上了呢?记者调查后发现,放松、“犒劳”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令人担忧的非理性消费,高考之后,适当的放松与鼓励,确实有益身心健康,也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学习。但过度的物质刺激与奖励,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同学之间相互吃请

  近日,无论是在高档酒店还是夜市大排档,市民都不难看到许多年轻的面孔。10日晚,记者在河西夜市一处海鲜大排档看到了一群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他们在频频举杯抒发着高考后放松的心情。几个学生喝得已经摇摆,但是依然是旁若无人地喝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历年高考过后酒店的生意都不错。近日,记者在市中心区几家中高档饭店了解到,高考后的学生成了饭店的消费群体。一位酒店的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特意推出了几款适合学生的套餐,从200元到500元不等,还有更高档的。学生花钱很大方,今天你请我,明天我再回请你,要的就是高兴放松的心情。

  刚参加完高考的小李告诉记者,平时上学的时候同一寝室的兄弟就处得和亲哥们一样,以前没有时间出来聚聚,现在终于放松了,得尽情玩几天。他已经在一个饭店订好了桌,和同学一起分享。

  仔细想想,一顿饭菜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讲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就是很大笔支出。同学之间相互吃请,无形之中就形成了相互攀比之风,也给家长带来了负担。同学之间不停地聚会,不停地喝酒,对青少年的身体也有害。

  有市民提倡表达师生感情的方式应该纯朴,比如一起合影留念、同班同学一起制作一个光盘,每人一本,送上一句祝福的话语,相互道一声珍重,用不上多少钱,还有纪念价值。这远比大吃大喝、推杯换盏更有意义,也更让人怀念。

  旅游受学生欢迎

  结束了紧张的高考,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出去旅行放松心情。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旅行社,一位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是六七月份旅游的主要消费人群。各家旅行社推出的迎合高考生的线路,主要以山水、海滨为主的休闲游。高考成绩和大学录取通知出来后,应该会迎来一个学生旅游的高峰。现在前来咨询报名出去旅游的高考生很多,很多学生都准备等大学录取通知出来后,好好地出去玩一玩。有的家长没有时间,干脆把钱交给孩子,于是学生们三五一伙,结伴出游。

  “美丽消费”受追捧

  记者在市中心区几家美容院看到,不少学生也来这里消费。有的美容院为了吸引学生还特意推出“青春嫩白套餐”、“快速美白补水”等众多美容产品,成了爱美女生的最爱。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小王告诉记者,自己很想以一个全新的自我跨入大学的校门,以前光想着学习,没有时间做美容。看见镜子里自己的皮肤白了,人也漂亮了,觉得自信心增强了。也有的学生来到美容院减肥,或到医院矫正近视或者牙齿,这些初衷都是为了自己更美丽,以全新的姿态迈入大学的门槛。

  数码产品热销

  日前,记者在我市各大商场和手机专卖店看到了不少年轻面孔,许多学生和父母一起来购置数码产品,如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笔记本电脑、MP4、数码相机等,虽然价格不菲,但父母们还是慷慨解囊。

  记者在一家品牌手机专卖店看到,一位刚高考完的学生正在挑选手机,她告诉记者,高考前,父母就答应等考试结束后给她买手机,她相中了一款价格为3600元的手机。看见孩子爱不释手的样子,旁边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了。母亲告诉记者,以前担心用手机会影响孩子学习,一直没有购买,现在考完了,一方面奖励孩子多年的努力,另一方面这些东西以后上了大学也需要。

  一位商场营业员告诉记者,高考完后,来购买电脑、手机、MP4和数码相机这些大学入门“四大件”的考生和家长越来越多。这些学生都往高档产品上盯,手机要买2000多元的彩屏拍照手机,数码相机至少要200万像素的,价位在2000元左右。MP4还得要功能最全的。

  应理性消费

  对望子成龙的考生家长而言,他们认为高考后的物质奖励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对孩子的要求和昂贵的支出,大部分家长均表示“可以接受”,甚至主动提议出高价“犒劳”,他们认为孩子10年寒窗苦读实在不易。

  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还怀有这样的心态——对高考后的“物质刺激”十分在意,有的更主动向父母“开价”提要求,彷佛成绩、大学全是为父母考的、上的,拿奖励是天经地义,形成了强烈依赖、任性心理。

  高考之后,父母想奖励孩子多年来的努力,是自然的,但是不要盲目地奖励和无止境的消费。豪华出游、名牌服饰、盲目攀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花钱方面仍要科学适度,避免畸形消费误导孩子的消费观。一位考生家长忧心忡忡地说:“我就怕孩子进大学前就如此挥霍,离开家过住宿生活更会没有约束。”“高考经济”中存在的盲目消费、从众心理和攀比之风不能忽视。因此,家长应该保持理性,避免因攀比和盲目导致的畸形消费,以免给家庭带来负担,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