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6月25日电(记者王玉梅)日前,记者从市农研中心植检植保站获悉,我市北部新青、嘉荫两地约有30万亩大豆田地发生蓟马虫害。
据植检植保站工作人员介绍,6月中旬,新青林业局乌拉嘎农民朋友打来电话,称在大豆田间发现一种小虫,分布较广,对大豆植株的生长造成了危害。站长朱瑞伟立即带领杨春梅等农技人员赶往虫害发生地,经鉴别,农民们所说的小虫,是一种叫做大豆蓟马的田间害虫。这种害虫主要危害大豆嫩叶,以锉吸式口器在叶背吸取汁液,叶片被害后出现银灰色斑点,局部枯死,皱缩变形,全叶卷曲,叶片不展,类似药害状。生长点被害后,植株生长停止。蓟马的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大豆,同时还可传播植物病毒病。如不及时发现和防治,可造成大量幼苗枯死,致使毁种补种,危害极大。农技人员在认真地查看了田间的虫害后,现场就如何防治大豆蓟马对农民作了指导。 根据植检植保部门近日对新青林业局乌拉嘎经营所和嘉荫县保兴乡、向阳乡大豆田地调查表明,自10日在田间始见大豆蓟马到现在,两地大豆田已不同程度地受到蓟马危害。所调查地块平均有虫株率40.6%,严重地块有虫株率为61.7%,平均每株有虫5——6头,发生严重地块平均达到18.3头,危害面积约30万亩左右。
市植检植保站提醒农民朋友,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清除豆田内外杂草,以减轻蓟马危害。另外,要施以药剂进行防治,可选择内吸型杀虫剂和广谱杀虫剂。如40%氧化乐果乳油每公顷1200——1500毫升,或2.5%来福灵乳油每公顷150——300毫升,或10%氯氰菊酯每公顷450——600毫升,或20%灭扫利乳油每公顷375——450毫升均可,兑水稀释后进行喷雾。喷药时要尽量使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地把药液喷到大豆叶片背面,以提高防虫治虫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