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翠峦女孩京城获奖
http://yichun.dbw.cn   2007-06-22 10:47:59

  东北网伊春6月22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乔建堂华方芝关英玉/文

  2007年3月3日,农历大年十四,一个喜讯让刚刚开学的翠峦区第一小学沸腾了——该校四年一班学生侯君宜在刚刚结束的“畅想奥运文明礼仪国际艺术交流形象展示活动”中获得特别奖,并将在以后的日子里获邀参加一系列大型活动。这个刚刚11岁的小女孩是凭借着怎样的才艺夺此殊荣的?了解她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多才多艺的小君宜获得此奖与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别看侯君宜年纪小,她的本领还真不小。她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又是文体骨干,学校里的文体活动侯君宜都积极参加,而且还常常给班级抱回一个大红的奖状。去年,她应邀参加由省文联主办的、在哈市举办的蒲公英2006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活动,获得了儿童组独舞专业金奖。

  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侯君宜从小学习舞蹈,经常参加各种比赛,也常常缺课。但她从来没有因此耽误过学习,她的作业总是完成得最好。如果比赛在上学期间进行,小君宜比赛结束就往家赶,从不在比赛当地等公布成绩,这么多年来,她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过无数奖项,但家里连一张领奖的照片也没有,她怕留在当地领奖耽误课程。今年3月初在北京比赛回来,已经开学了。中午到家后,小君宜跟妈妈商量,下午要去学校上课,妈妈担心连续坐了16个小时的硬板车,孩子身体吃不消,劝她歇半天,可小君宜还是坐进了课堂。放学回到家,小君宜写完作业就一头栽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看到上学要迟到了,小君宜急得哭了起来。

  小君宜爱好特别广泛,她喜欢唱歌、画画,作文也写得不错,她的绘画作品还曾经在市级比赛中获过奖。

  在班主任张慧敏老师眼里,侯君宜是个优秀的学生,她不娇气,不傲气,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好。在她刚接4年1班的时候,侯君宜虽然成绩好,但口语表达是个“瘸腿儿”。张老师与侯君宜谈心,鼓励她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让张老师没想到的是,侯君宜有一股子韧劲儿,她组织了一篇演讲稿,反复练习。在张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几天的练习,她的口语表达流畅了,生动了,有感情了。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加生动,侯君宜还在讲演时加上了一些形体动作。结果第一次上台演讲,侯君宜就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也让她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

  《雨竹林》技惊省城

  6月2日,省城哈尔滨。《梦想中国媚丽太阳岛》启动仪式正在进行,突然,乌云压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在纷飞的雨滴中,一阵悠扬的乐曲缓缓响起,一个身着红色傣族衣裙的少女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绿地、雨雾、红衣少女、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人、音乐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乐声停了下来,台下的观众仍然沉浸在女孩曼妙的舞姿里,仿佛忘记了一切。良久,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久久不息。

  然而,观众可能不知道,刚刚在舞台上表演的少女是大赛组委会的“编外”演员,如果不是突然下起了大雨,如果不是母亲郭翠玲事先给她化好了妆在场下苦苦等待,那么这次机会就不会眷顾,这场演出也不会如此精彩。

  这个女孩就是来自翠峦一小的侯君宜。为了参加演出,她和妈妈郭翠玲5月31日下午就乘车来到哈市,希望能参加启动仪式的演出。由于启动仪式安排的节目有限,她的节目没能入选。看到小君宜失望的样子,妈妈郭翠玲找到组委会,可组委会以“演出节目单已经确定”为由拒绝了。不甘心的母女俩没有离开,而是直接来到演出现场。小君宜化了妆,穿好服装,焦急地观看着别人的演出。

  演出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原定的钢琴演奏只好取消,演出就要出现空场。小君宜拉着妈妈的手就往后台跑,郭翠玲央求工作人员给女儿一个机会。救场如救火,看到一个做了精心准备的救急演员出现,工作人员二话没说:“上!”就这样,小君宜争得了演出的机会,在省城的舞台上为自己、为母亲、也为林城人争了光。

  《天堂》首都获奖

  2007年大年初二,当家乡人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小君宜和妈妈已经启程赴北京参加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艺文化中心、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青少年教育委员会、中华文化交流中心等6部门联合主办的“畅想奥运文明礼仪国际艺术交流形象展示活动”大赛。

  小君宜参赛的节目是蒙古族舞蹈《天堂》。参加大型比赛,各地选拔的节目都很优秀,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节目的选择也很关键。在准备过程中,母女俩在几个备选舞蹈中反复挑选,最后在舞蹈老师王伊的帮助下,选择《天堂》作为参赛节目。这个舞蹈是小君宜参加2006年蒲公英大赛的参赛节目,该舞蹈极具民族特色,表现力强,软硬功兼有,前滚翻等拔高动作多,表演难度大。

  由于接到通知比较晚,加上又赶上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排练时间短,难度大。小君宜每天起早贪晚,舞蹈班和家里都是她的排练场,走路时排练,看电视时排练,刷牙时也在排练……不足20天的排练时间,小君宜完全沉浸在舞蹈的世界里。

  比赛在北京亚运村国际会展中心进行,来自祖国各地的1000多名选手参加了舞蹈类的比赛。按照日程安排,从开幕式到小君宜的舞蹈参赛,小君宜在北京整整待了7天。比赛当天,面对激烈的竞争,小君宜一点也不紧张,发挥得特别出色。3月1日,小君宜的比赛结束,学校也要开学了,顾不上等到比赛成绩出来,小君宜和妈妈乘上了返程的列车。还没等到哈尔滨,大赛组委会打来电话,小君宜因表现出色,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特别奖。

  回到翠峦后,大赛组委会又给郭翠玲打来电话,邀请小君宜参加8月份组织的赴德国、比利时、新西兰、法国等国家的巡回演出,但费用大约1.8万元需个人负担,若家长陪同,全部费用则要3.6万元左右。小君宜知道母亲带大她的辛苦,知道母亲已经把几乎全部的收入都用在了自己身上,她跟妈妈说:“妈妈,我不去了,等我长大了,我自己挣钱出国留学。”那天夜里,小君宜偷偷地哭了,她暗暗地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母亲的关爱。

  母爱铺就的成功路

  侯君宜的妈妈郭翠玲在翠峦贮木场上班,是单位的出纳员。郭翠玲的工资不高,可为了女儿,她几乎把所有的工资都投入到女儿身上,学舞蹈、声乐、画画、英语……为了让女儿健康成长,郭翠玲倾尽了自己的所有。幸好父母理解她,时常贴补一些钱物,郭翠玲自称是个“啃老族”。

  郭翠玲至今仍然记得,怀孕时腹中的女儿就是个淘气鬼,时常在腹中“舞拳弄脚”。热心的同事给了郭翠玲两本胎教的磁带,有一次,郭翠玲无意中发现,在放音乐的时候,腹中的胎儿静了下来。以后,每到小君宜在腹中“运动”的时候,郭翠玲就放音乐给宝宝听。没想到,这招还真灵,只要音乐响起,宝宝就静静地不动了,仿佛在侧耳聆听。君宜出生后,郭翠玲在给孩子洗澡时总是有意识地放些轻柔的音乐,而这时,小君宜就会随着乐曲有节奏地打水,乐感还很强。

  君宜长大一点后,对舞蹈产生了兴趣,看到电视里的舞蹈节目,就不自觉地模仿。5岁时,在君宜的强烈要求下,郭翠玲把她送到了舞蹈班。学舞蹈是很辛苦的,站立、踢腿、下腰……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基本动作练起来却很累很疼。小君宜很坚强,从来不说苦,看到女儿连路都走不动,郭翠玲心疼得直掉泪。可娘俩谁也没说过打退堂鼓的话,看到女儿实在走不动了,郭翠玲就背女儿上楼,从一楼到自家,整整5层楼,常常是到家后,娘俩坐在地上半天才能起来。那时,郭翠玲还没有很明确的让女儿走舞蹈专业的意思,她只是想锻炼女儿的意志,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气质,没想到一路走下来,女儿舞蹈学习两不误,两者相互促进,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培养孩子学习舞蹈的信念。

  郭翠玲的工资只有几百元,每个月除了给孩子交各种辅导的费用,所剩无几。郭翠玲自己几乎不花什么钱,但给女儿花钱从不吝啬。为了给女儿开拓视野,她领着女儿到大连、北京等地旅游,孩子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心理上也成熟了很多。在北京参赛的空闲时间,郭翠玲特意请了个专职导游给孩子做讲解。在清华、北大等著名大学,毕业于该校的、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政要、学者、社会名人的题词让小君宜大受鼓舞,而导游员更是把学校的文化作为讲解的重点。小君宜被浓重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回到家乡后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小君宜从6岁就开始参加比赛,几年来,化妆、服装、道具,郭翠玲从一点儿不会学起,成为女儿的专职服装师、化妆师、道具师。每次比赛前,郭翠玲都要精心为女儿准备服装。舞蹈演出服要求合体又有弹力,可做舞蹈服的布料伊春市场上却没有,郭翠玲只好从哈市邮购,然后请服装店的师傅帮忙剪裁,至于衣服上缀的亮片等小饰物,则完全要靠郭翠玲自己一点一点缝上去。缝完一套服装,郭翠玲的手常常要被针扎出许多细小的针眼,可一想到女儿将要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演出,郭翠玲的心里总是充盈着一股浓厚的幸福感觉。

  上图为小君宜在表演舞蹈。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