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南山脚下的忠诚卫士
http://yichun.dbw.cn   2007-06-20 14:39:17

  东北网伊春6月20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刘岩张增玲/文

  在伊春区南山风景林脚下,伊春公安分局光明派出所的十几名民警用“忠诚”守卫着辖区的百姓,为确保这一方平安默默工作着,无怨无悔地付出着。

  光明派出所(前身是扶林派出所)成立于1975年,几十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模范执行党的政策,把赢得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最近两年来,该派出所按照上级要求,在争做林城第一警的实际工作中,以“人民公安”的形象完美地诠释着“忠诚为民”的内涵。

  让“小家”安定就是最好的“执法为民”

  光明派出所管辖的地段有居民6370户,人口17801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经济不太宽裕、靠打工和种地为生的居民,加上外来人口多,辖区的社会治安管理难上加难。

  今年45岁的老民警董建春,深知抓好治安工作的难度,在20几年的实际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安管理办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辖区以收废品为生的暂住人口杨某,2007年2月因伤害他人被董建春抓住,之后依法被判刑。杨某入狱后,他的家失去支柱,年仅15岁的孩子没有了生活来源,上学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流入社会的危险。董建春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深知孩子一旦流入社会误入歧途便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让孩子能够安心地在学校就读,董建春没有因为他是一个获刑人员的孩子而嫌弃他,想办法将孩子送到其姥姥家,又拿出200元钱让孩子购买上学用品和校服,还特别来到孩子所在的学校,跟校方说明孩子的特殊情况,校方为孩子减免了学习费用。为了让孩子增加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信心,董建春每隔几天便来到他家,关心他与姥姥生活的同时,鼓励他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好好学习,以满意的学习成绩等待爸爸刑满释放。

  杨某的孩子只是董建春在二十几年民警工作中用爱心帮扶无数人中的一个,由于他每个月都要拿出一些工资来帮助别人,拿回家中的工资便所剩无几了。其实,了解他的同事都知道他家的情况,妻子没工作,孩子在上学,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但他从未因此而放弃帮助辖区的弱势人群。董建春得到了群众和上级部门的肯定,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被评为2006年度全市十佳民警。

  服务群众是“执法为民”的最好体现

  “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这是光明派出所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派出所工作千万条,群众满意是首要。光明派出所不论开展哪项业务活动,首先考虑的是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始终把爱民、为民、便民融入到各项警务活动中。

  光明派出所的民警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换取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用自己一颗火热的心,实践着“爱群众如父母”的理念,光明辖区的群众都亲切地称派出所民警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在工作中,所长与指导员了解到,办理户政手续是居民最关心、也是到派出所跑的最勤的一件事。经过商议,决定开通“阳光”、“文明”户籍窗口,24小时为群众服务,又相继推出预约代办、送证上门等便民措施,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从2003年开始,派出所推行社区警务,真正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实现了“把派出所建在群众家门口”的愿望。服务群众体现“三帮”,即尽力帮助基层组织、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尽力帮助违法人员、归正人员走上正道。今年19岁的奋斗委居民沈某,由于父母属非法婚姻,一直没有落上户口。在沈某4岁时,她的父亲死去,母亲也因此精神失常而走失,她与姥姥相依为命,在贫困中长大。沈某想出外打工赚钱来奉养年迈的姥姥,可因为没有户口,几次外出务工都被遣回。每每想到自己不幸的命运,对前途无限失望的沈某便泪水涟涟,为此曾两度轻生,都被好心人救过来。民警董建春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将沈某的情况向所长张耀光做了汇报。为解决她的难题,张耀光将沈某的实际情况向伊春公安分局做了汇报,并联系区民政等部门,为她跑了一整天,终于给沈某落上了户口。当沈某手捧这个迟到了19年的户口本时,热泪盈眶,重新鼓起了生活的信心。

  2007年3月23日下午,光明派出所所长张耀光在辖区工作时,得知扶林街奋斗委3组一处供附近300余户居民吃水用井的井沿被冻出冰包,居民在打水时极易发生危险。张耀光迅速调集民警牛佳文、董建春携带刨冰工具,驱车赶往水井处刨冰。分局到所里的下基层民警、53岁的李德峰得知此情况后,也积极主动地向张所长申请参加了此项活动。4人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直到把井沿的冰包清理干净。

  水乳交融中升华“执法为民”

  走进光明派出所,除了户籍窗口前工作人员认真地忙碌外,很少能看到“片警”的身影,指导员关克荣告诉记者,“片警”们每天忙碌在辖区第一线,民警们都把辖区当成了家,群众视他们为亲人,亲密无间,水乳交融。令所有民警和辖区群众难忘的是,民警徐海为孤寡老人办理丧事的事。2007年3月4日,辖区利民委10组87岁孤寡老人张桂芝在家中病故,邻居发现后报告了派出所。所长张耀光、指导员关克荣指派包街民警徐海前去死者家中处理丧事,在处理丧事的过程中,民警徐海找到殡仪馆领导说明死者情况,殡仪馆领导当即免收680元的费用。可老人火化完后无人为其捡骨灰,徐海主动为老人捡了骨灰,并把老人的骨灰安放好。此情此景感动了所有参加丧事的邻居们,在场的人们都说:“张老太太死的和有儿有女的人没什么区别!”

  2007年5月10日,民警李雪松来到光明小学,在学校广播室为全校学生讲解了法律、防火常识,使全校学生们增强了守法意识和防火意识。李雪松同志是光明小学的法制辅导员,还是一名“爱心爸爸”,讲完法制常识后,李雪松又来到二年二班,找到了他一直帮助的贫困留守学生于鑫明,天气有些暖和了,李雪松这名“爱心爸爸”怕留守生小鑫明没有换季的衣物,便给他送来了图书和换季衣物及钱。李雪松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都尽量抽出时间到光明小学校门口为学生们站岗,护送学生们离校。

  光明派出所一代又一代民警牢记公安机关的使命,高举“执法为民”的旗帜,坚定不移地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光明派出所连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市文明单位、司法系统先进集体、市区两级先进派出所等。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