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6月14日电(记者王玉梅)近日,许多市民在出行时发现,路边的柳树经常往下滴水,密集时像下雨一样,让人防不胜防,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为此,9日下午,记者来到市中心区新兴中大街和沿河公园,对那里的柳树进行了观察。在沿河公园的绿化带中,记者发现那里大部分柳树的枝条上都有一种白色泡沫,多的一个枝条上有三四处白色泡沫。凑近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在泡沫的空隙中有许多黑色的小虫在蠕动。人站在树下,身上不时会被树上滴落的水滴浇到。新兴中大街两侧的柳树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柳树上的水滴落到人行道上,在地面上留下了大小不一的水痕。
好好的柳树怎么会产生水滴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专家。据该站副站长王俊介绍,市民所说的柳树“下雨”现象,其实是一种叫做“柳沫蝉”的害虫在作祟。“柳沫蝉”又称“吹泡虫”、“泡泡虫”,这种害虫幼时体态很柔软,靠一种像注射针一样的器官刺扎在柳树的嫩皮上,吸吮树液生存。同时大量吐出泡沫、分泌液体包住自身,以避免身体内水分的挥发。柳树上的这种害虫多了,就会出现淌水、滴水现象,于是市民经过树下时,就会感到柳树在“下雨”了。这种虫害对成树威胁不大,但可造成幼树死亡,建议园林部门及时巡查,进行喷药除害。另外,如果市民出行时身体上不慎滴落上“水滴”,应及时进行清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