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科技新闻 正文
创建无烟环境 共享健康生命
http://yichun.dbw.cn   2007-05-30 10:23:38

  东北网伊春5月30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王玉梅/文

  一提起烟草,人们立刻会在脑海勾勒出这样一幅图像:忽明忽暗的烟头,烟雾缭绕的空气……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会场里,甚至是在个人家里,都会看到有人在无所顾忌地吞云吐雾。吸烟已成了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孰不知,随着一支支香烟的燃尽,吸烟者的生命和被动吸烟者的健康也正随之一点点地被无情消耗。

  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二十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被动吸烟和环境烟草烟雾危害的认识,主题是“创建无烟环境”,口号是“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记者日前采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请他们详细介绍了烟草的来历、危害,以及有关世界无烟日等方面的知识。

  烟草的来历

  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介绍,烟草之于人类,相伴时间可谓久矣,曾有考古学家对此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表明烟草产生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烟草,是原产于古代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生活在那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其中含有可以兴奋神经的物质,便在部落会议和祭祀活动时吸食其燃烧的烟。而且,那时候的烟草使用多与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来,西班牙殖民者将烟草带到了欧洲。据说,最早的西班牙水手回国喷云吐雾时,曾使其家乡的人大惊失色,认为他们在外面与魔鬼打上了交道,被魔鬼附身,将其投入了监狱。

  但这并没有阻止烟草进入欧洲的步伐,相反,烟草很快就像野火一样开始在全欧洲盛行开来并迅速向周边普及。明朝万历年间,烟草传入了中国。

  烟草的危害

  随着烟草的广泛传播,许多人迅速加入了日渐庞大的烟民队伍,一时间,烟草在世界各地盛行开来,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人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最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能冒烟的东西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什么危害,直到20世纪,烟草在全球盛行了几千年后,人类才开始逐渐揭开了烟草的真实面纱,认识到了烟草的危害性。

  据研究表明,烟草在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且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胺类、醇类、酚类、烷烃、醛类、羟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等。所有成份中,尤以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他金属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尼古丁,又称烟碱,生物碱的一种,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有刺激性的烟臭味。尼古丁具有神经毒性,实验表明,1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25支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40——60毫克纯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成年人。尼古丁还可以引起胃痛及其他胃病,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心律不齐诱发心脏病,损害支气管黏膜、引发气管炎等症状,甚至可以促进癌的形成。同时,尼古丁可以刺激人的神经,使其兴奋,长期使用时,人体对它的耐受量就会逐渐增加,产生依赖性,这就是人吸烟上瘾的原因。

  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40——300倍,当人们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时,就会严重地削弱体内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进而使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如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

  吸烟产生的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是一种棕黄色具有粘性的树脂,里面含有多种致癌物和促癌物,可以对吸烟者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表面产生物理、化学性刺激,损害人体的呼吸功能…… 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还严重妨碍着他人的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也就是说,被动吸烟者受害更大。

  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来的烟气和香烟燃烧时散发在环境中的烟雾,又称“强迫吸烟”、“间接吸烟”、“吸二手烟”。当一个不吸烟者处在一个曾经吸了20支香烟的房间里时,吸入的烟气相当于自己直接吸了1支香烟的烟气,可能遭致与吸烟者同样的病症,承受与吸烟者相似的隐患。实验证明,在一个吸烟的环境中,被动吸烟者吸入的毒性物质要比主动吸烟者的吸入量多几倍到50倍,除能侵入肺部和损坏动脉内壁细胞、促进粥样硬化外,还能引起肺癌、脑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子宫颈癌等。

  经过大量研究证明,如果同1个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的机会就会增加1.4倍;同两个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的危险会增加2.3倍;同3个以上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的危险会增加2.6倍。

  而且,被动吸烟对儿童的影响也非常大。经常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会产生厌食、平均身高较常人矮、阅读能力延迟、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被动吸烟的危害可见一斑。

  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吸烟引起的相关疾病的人数多达30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

  烟草造成人的死亡和人患疾病的数量有据可查,但是它在导致贫困增长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全世界有75%的吸烟者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用于购买香烟的家庭开支通常非常高,浪费了本该用于营养、教育等必须开支的有限家庭资源。另外,种植烟草还会对自然环境构成危害。烟草作物攫取土壤营养,所使用的化肥和杀虫剂造成污染,烤烟时需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等。最新研究表明,各烟草种植国近5%的森林砍伐与烟草加工有关。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正是因为烟草有如此大的危害性,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率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他们将每年11月份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在这一天,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要吸烟,商店则停止销售烟草制品一天。随后,英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效仿,相继制定了各自的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为了进一步推动烟草控制的全球化,从1999年起,世界卫生组织还着手开始推动制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进程。《公约》的制定方案一提出来,即有190多个国家积极参与,经历了两次工作组会议和历时约4年6轮的政府间谈判,2003年5月21日,《公约》在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并于2005年2月27日正式生效。

  《公约》在烟草价格、税收、广告、赞助、标签、烟草走私和被动吸烟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确定了控烟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制定的第一个限制烟草使用的全球性公约,它的生效为全球控制烟草危害、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是人类公共卫生和控烟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控烟工作,于2003年11月10签署了《公约》,并于2005年8月28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正式批准《公约》在中国生效。

  创建无烟环境从我做起

  有人说,在当今世界,除了核战争、饥饿和瘟疫外,对人类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首当其冲的就是烟草。世界卫生组织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世界上每10秒钟就有1人因吸烟而失去生命”。骇人的数字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必须戒烟的警钟。

  我国是个烟草大国,烟草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拥有3亿多的庞大烟民队伍,占世界吸烟者总数的1/4。有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因吸烟死亡的人数每年将达到200万,吸烟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人群的首位死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吸烟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消除烟害,共同创建一个无烟的社会生活环境,以此来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

  首先要制订相应的控烟法律和法规,限制吸烟的发展,为不吸烟者创造一个不受烟雾气污染的清新优美的生活环境。在这方面,世界各国都做了很多努力,纷纷从宣传、立法、税收和推广最佳控制吸烟办法等方面入手,大力开展控烟活动。我国政府对宣传控制吸烟和保护不吸烟者的权利极为重视,先后下发了《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关于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深入开展不吸烟活动的通知》等文件,还将控烟条款列入了《烟草专卖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广告法》等法律中,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控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要积极鼓励吸烟者戒烟。只有吸烟者自己意识到了吸烟的危害,真正树立了不再吸烟的信念,才算是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了烟草带来的隐患。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既不利己又危害他人,而且浪费金钱,还可能导致火灾,有百害而无一利,是社会一大公害。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应担负起向吸烟者宣传戒烟常识的义务,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戒烟信心和决心,以期达到使其彻底戒烟的目的。

  再者,不吸烟者要时刻注意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由于被动吸烟的危害十分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在早前通过的一项决议中明确指出,对被动、强迫或非出于自愿的吸烟侵犯,不吸烟者有维护健康的权利,不吸烟者的利益应得到充分保障。也就是说,在禁止吸烟场所,被吸烟者有权要求该场所内的吸烟者停止吸烟,主张自己的健康权益不受侵犯。

  总之,要创建无烟、健康、清洁的工作环境和公共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为这项利人利己的光荣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它关系着我们大家共同的利益。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