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高考生,做好准备了吗
http://yichun.dbw.cn   2007-05-23 13:58:06

  东北网伊春5月23日电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 张桃/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距2007年高考越来越近,如何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已成为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大事。近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相关人员。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复习期间,特别是临考前夕的生理保健是十分重要的。不注意生理保健,会造成身体虚弱、大脑过度疲劳,还会诱发“晕场”现象。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抓紧时间苦战,就能考出好成绩,于是夜以继日地复习,直到临考前一天的晚上还在开夜车。

  多年的高考实践证明,由于睡眠不足,大脑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头昏耳鸣,神经活动功能减退,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保持知识联系的神经系统呈现某种保护性抑制状态。这样,在审题过程中,考题不能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印象,头脑中贮存的知识无法与考题建立联系,导致解答障碍,影响考试成绩。因此说,复习与临考阶段的生理保健是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的重要环节。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生理保健呢?市教师进修学院心理研究室主任张晓光说,应做到以下5个方面:

  1.确定好复习限度。作为参加高考的考生,已读了4年初中、3年高中。这期间通过学习、复习,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就够了,这段时间应侧重于巩固记忆,切勿瞎费劲儿。复习应有限度,在最后复习阶段再打疲劳战、拼命战、消耗战,是过度的表现,有可能得不偿失。

  2.短暂休整是必要的。与其把弦绷得很紧,不如在复习期间、临考之前适当换换脑筋和情绪。整个复习期间的紧张程度不应是一条上升的直线,而应是一条抛物线。临考前,应做一个休整,时间为一周左右。临考前3天,应适当停止一些复习活动,大部分时间用来养精蓄锐,以保持旺盛的精力。

  3.采用科目交叉的复习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要采用各门学科交叉复习的方法,使大脑的不同部位轮流处于兴奋状态,交替产生兴奋中心,这样不仅注意了用脑卫生,使大脑的不同部位劳逸结合,也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休息有规律。越是临近考试,就越要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和必要的睡眠不仅可以解除大脑的疲劳,大范围地改变大脑兴奋区域,而且还能冲淡考前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在精力和生理上为应考生获得最佳“竞技状态”做好准备。正确的方针是:该学就学,该玩就玩,该睡就睡,该吃就吃,劳逸结合,有条不紊。

  5.注意饮食营养。复习的紧张时期由于大脑神经细胞活动加剧,能量消耗很大,如果营养跟不上,在进入考试时很容易因低血糖造成昏厥,所以在考前饮食上应尽可能地加强营养,保持足够的热量。临考前,还要注意食品卫生,不吃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疾病。

  备考期间的心理保健

  考生在调整好身体状况,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后,还应注意调整好复习期间的心理素质,做好考前的心理保健,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按复习计划复习,不要搞倒计时。现在,很多学校在复习迎考阶段除制定复习计划外,还搞考试倒计时,每天写在黑板上提醒学生,有的还在电子表上安装提示功能,每天提醒考生多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弊大于利,是不可取的,因为倒计时只会加剧考生的心理紧张程度,越是临近考试,越显得慌乱。学生应该以对待平时学习的心态来对待复习,认真按已制定的复习计划去复习,不要被倒计时的提醒牵着鼻子走。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复习时间再紧张,也要注意和周围的同学、老师保持密切的心理交往和联系,这样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缓解心理压力,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3.淡看考试,减轻压力。从学生复习的直接目的来说,是为了参加考试,而且要考好,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对于处在紧张复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过于看重复习的直接目的对减轻压力无益,它只会迫使你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复习状态中,这种状态会使你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因害怕丢这和少那而胡子眉毛一起抓,造成学习重点失误,正确的做法是淡看考试,树立不为考试复习、为掌握知识复习的思想。

  4.注意环境,排除干扰。安静的复习环境对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城市中各种天然的、人为的噪声污染,无时不在影响学生的心理。在面临重大考试的复习期间,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复习环境,尽量减少各种干扰。

  5.求真务实,树立必胜的信念。复习是做学问的一种方式,做学问来不得半点儿虚伪。因此,必须以务实的态度踏踏实实地进行复习,不可投机取巧。同时,要树立“我一定能通过复习使成绩有所提升”、“通过复习,我有把握考出好成绩”的思想。

  做好临考前的心理准备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学生的心理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尽管考生平时复习用心、知识牢固,但如果临考心理素质不好,仍然有可能造成考试的失败。因此,调节临考心理,做到信心百倍地应考,是十分重要的。

  临近考试,学生的心理一般会有如下表现:

  1.客观理智的良好兴奋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考生大多是平时成绩较好、受到教师和家长正确指导与鼓励的学生,他们既显得胸有成竹,又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某些弱点。这时,他们的大脑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兴奋状态,平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谈考试的有关问题,或争论某些难题。他们盼望考试的到来,希望一显身手,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临战状态。

  2.高估自己的负性兴奋状态。有这种心理状态的考生,其表现的特征是神经兴奋在大脑皮层广泛扩散,处于盼望考试的一种不可抑制的亢奋状态,由此,经常出现生理上的急剧变化,脉搏加快、收缩压明显升高、出汗、失眠、健忘等。产生这种心理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考生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超前沉浸在一种自我陶醉的成功之中。这种考生越临近考试,越会感到出现神经质反应,心理焦躁忐忑不安,而一旦真正进入考场,容易出现一筹莫展,严重者还会发生“怯场”现象。

  3.消极抑制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多发生在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身上,此时他们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占优势,并产生超限保护性抑制。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在考试前表现为情绪消沉、怠惰、浑身无力、反应迟钝、态度冷淡,对考试及涉及到考试的事物不感兴趣或者厌倦,听到同学议论考试有关问题就避而远之,甚至产生放弃考试的念头。越临近考试,其情绪表现就越不安。因此,这种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调节尤为重要。

  4.拒考放弃状态。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通常是那些成绩特差、自己感到完全无希望的人,其心理表现为对考试的临近无所谓,看似镇定自若,实为内心空虚无奈。在行为上,表现为放弃复习、贪玩,甚至搞恶作剧,影响别人学习。

  很显然,在上述4种临考心理状态中,只有第一种对考试有利,其他3种都属于不良心理状态。所以,使考生进入良好的临考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临考心理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做积极的心理准备呢?张主任说:

  首先,把考试当成做作业。做作业,大家都不会紧张,那么考试也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课堂作业而已,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考试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种生活形态,就好比人人都要睡觉一样平凡,如果有了这种意识,你就会轻松含笑迎接考试的到来。

  其次,既来之、则安之。考试来临,躲也没法躲,不管你是自愿报考也好,还是家长、教师逼你报考也好,都要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这样一来,心情反而平静下来,复习也好,考试也好,都能以一颗平常心相对,可以有效地减轻紧张情绪。

  第三,自信是成功之父,失败是成功之母。临考前,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丧失自信心的人常常过低估计自己的实力,缺少昂扬的斗志。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很不错,但一到重大考试就不行了,自信心不足是重要原因。另外,还要“一颗红心,两种打算”,这是多年来毕业生惯用的口号,以表明自己接受祖国挑选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就是一种挑选。这句口号的真正含义是指考试目的应是多元化的,通过考试,检测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把考上考不上看得太重,甚至可以把情况估计得差一些。这样,即使在考场出现失误,心理平衡也会快一些。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