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为儿子撑起爱的天空
http://yichun.dbw.cn   2007-04-11 10:26:01

  东北网伊春4月11日电林城晚报提供 见习记者华方芝关英玉/文

  他,今年45岁,是母亲孟庆云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她,69岁,是儿子雪峰心中永远的依靠。

  45年,从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中年人,但对母亲的依赖却像婴儿般从未改变,是母亲用自己无私的爱为儿子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雪峰今年已经45岁了,可他的智力只有2岁幼童的水平,瓶盖是他最喜爱的玩具。雪峰有时连大小便都不知道,母亲孟庆云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领他上一次厕所。有时候雪峰心情不好,就会发脾气,甚至会打人。孟庆云总能及时发现雪峰情绪的变化,小心地躲过儿子的“袭击”。为了避免雪峰发怒时乱扔东西,孟庆云将家里易碎的东西都藏了起来。这个习惯多年不变,家里总是整洁而干净。

  记者采访时,孟庆云夫妻带着雪峰借住在市中心区的亲戚家。一进家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厨房、客厅、卫生间都一尘不染,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卧室里,一个中年男子正坐在床上认真地摆弄着几个瓶盖,那神情就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他就是雪峰。由于疾病,刚刚45岁的雪峰牙齿已经松动,有的牙已经掉了。与同龄人相比,他要苍老得多。一位干净利落的老人不时地给他擦去嘴角流下的口水,她便是母亲孟庆云。由于雪峰的面部神经发育不完善,从小到大,他总是流口水。除了做家务,照顾雪峰的吃喝拉撒是孟庆云生活的全部。

  孟庆云家住汤旺河区河南办事处中兴委。1957年,家住拜泉农村的孟庆云从县一中高中毕业后,来到汤旺河林业局。由于当时学校缺老师,孟庆云被选派到小学任教。后来,她认识了小她两岁的曹凤林,两人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1963年初,孟庆云难产生下了儿子雪峰。七八个月的时候,细心的孟庆云发现,儿子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别的孩子爬的时候,都是双手交替着往前使劲,可雪峰总是左手在前面用力,右手拖在身边。开始夫妻俩以为孩子发育得比其他孩子慢,也没往坏处想。等到孩子学走路时,还是与同龄的孩子不一样,有时站不稳,有时走几步就摔倒了。正常的孩子1岁多该会叫“爸爸”、“妈妈”了,可雪峰什么都不会。孟庆云意识到孩子在发育上出现了问题,便与爱人带着孩子到局里的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出生时难产,后脑的一块骨头被产钳夹折了,塌陷进头部。由于发现得晚,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随着孩子的生长,这块骨头逐渐长到了脑组织里,已经不能手术剥离了。孟庆云不敢也不愿意相信医生的诊断结果,夫妻俩带着儿子到伊春的医院,医生的诊断如出一辙。

  但孟庆云没有放弃,她要将自己视为生命的儿子治好,她要让儿子像其他的孩子一样能走会跳,她要亲耳听到儿子甜甜地叫她“妈妈”。那时侯,经常有医疗队到汤旺河。不管医疗队的驻地离孟家有多远,抱着一线希望的夫妻俩总是带着雪峰找专家为儿子诊病。

  为了让儿子健康成长,孟庆云带着儿子踏上了漫长的求医路:哈尔滨医大一院、二院,省立一院、二院,省儿童医院,长春201医院……几年间,瘦弱的孟庆云带着儿子遍寻名医。医生的诊断让孟庆云心寒:这样的病如果发现及时,是完全能够治愈的,但由于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小雪峰的病情将逐渐加重,幼儿时期与正常儿童的发育相差还不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与正常儿童的发育差距将越来越明显,成人后的智力只能达到二三岁幼童的智力水平,其语言及运动发育水平极其低下,也就是说,他将是个事事依靠他人照顾、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孟庆云请求医生为儿子手术,但医生告诉她,若剥离塌陷的头骨,将可能造成孩子思维更加混乱。难道儿子将成为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思想、不能正常行走的呆傻儿?孟庆云期待出现奇迹,但奇迹最终也没出现。她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除了工作,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照顾儿子上。孟庆云对爱人说:“雪峰虽然在智力上比不上别的孩子,但他是个有血有肉的孩子,他也有生的权利。”丈夫理解妻子对孩子的感情,他对孩子的照顾也格外精心。

  曹凤林像妻子一样,希望孩子在精心的照顾下能有所好转。雪峰连大小便都不能控制,一不留神就会将屎尿弄在身上,曹凤林下班回家,总是先给孩子洗个澡。帮孩子喂饭、洗衣,扯着孩子的小手教他学走路,全部业余时间几乎都放在了雪峰身上。可是雪峰似乎更习惯母亲的照顾,他常常对爸爸发脾气,连掐带咬,可只要能对孩子的病情有所帮助,哪怕仅仅是让孩子少摔几跤,曹凤林都觉得值。在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下,弟弟妹妹也都很照顾哥哥,有时爸爸妈妈工作忙,回家晚了,几个孩子宁可自己饿着,也要弄点吃的,像爸妈那样细心地给哥哥喂饭。

  在全家人的关爱下,小雪峰慢慢地长大了。看到弟弟妹妹们和邻家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他也趔趄着跟在大家的身后。由于平衡能力低下,小雪峰经常跑着跑着就摔倒在地上,弄得全身脏兮兮的。孟庆云给学生上了一天课,回到家里还要给雪峰洗衣服。最难的是给雪峰喂饭。雪峰的咀嚼神经发育异常,即使到现在,也没有咀嚼功能。雪峰不能自主咀嚼,孟庆云每顿饭都要把菜和肉用刀剁碎,放在饭里喂雪峰。有时雪峰不愿意吃饭,她就耐心地哄劝,一喂就是一个小时,喂完孩子就到上班时间了,孟庆云常常饿着肚子上班。

  雪峰长大一点后,对母亲有了更深的感情,也更加依赖母亲。遇到不开心的时候,不管是爸爸还是弟弟妹妹来照顾他,他都胡乱地发脾气,直到母亲来到身边,他才能平静下来。那时,在小学当老师的孟庆云工作很忙,无奈之下,她把雪峰送到山外的娘家,让老人帮助照顾雪峰。但雪峰在姥姥家待了没多久,总是没完没了地哭闹,孟庆云只好把儿子接回来。亲戚朋友看到孟庆云被孩子累得身心憔悴,就劝她放弃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可她从不认为雪峰是累赘,自己的孩子怎么能放弃呢?

  孩子们陆续长大离开了家乡,家里只剩下孟庆云老两口和雪峰。1991年,她从汤旺河中心校退休。几年后,丈夫从汤旺河白桦河林场工会主席的位置退休。从此,老两口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雪峰的照顾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孟庆云夫妻俩照顾雪峰更加困难。原来孟庆云一个人能干的活,现在即使老两口一起干也累得气喘吁吁。吃完早饭,只要天气好,老两口都要把儿子领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活动一下筋骨。而洗澡这样的力气活,孟庆云一个人根本完成不了,每次洗澡,老两口都要先烧好一大盆水,在床上铺好浴巾,然后脱去雪峰的衣服,像给小孩洗澡那样一点一点地擦洗。每次洗完澡,雪峰都像小孩一样显得很舒服,而孟庆云老两口都会累得气喘吁吁。夫妻俩年近70岁,体力越来越差,但每周给孩子洗两次澡的习惯仍未改变。

  亲人们看到孟庆云夫妻日渐苍老,身体也越来越差,就劝说他们把雪峰送到敬老院去。可孟庆云不同意,说只要她和老伴的身体允许,雪峰就要在自己的家里生活。孟庆云说:现在她已经很知足了,雪峰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他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着被关怀的幸福。弟弟妹妹每次回家都要先和雪峰打招呼,就连小孙子来也是先向大爷问好。雪峰虽然意识模糊,但每次弟妹们回来,他都很高兴,脸上总是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2006年6月23日,身体一向健康的丈夫突然患病,被医生诊断为肺癌。这个家的顶梁柱病了,对孟庆云的打击特别大。除了生活上互相帮助,精神上的相互慰藉更使夫妻俩觉得谁也离不开谁。现在,老伴得了肺癌,孟庆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她既想到南岔照顾年近七旬的老伴,又放心不下在汤旺河的儿子。那几天,她晚上整夜睡不着觉,白天还要照顾孩子,收拾家务,就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用干活麻痹着自己脆弱的神经。

  丈夫老曹手术后,体力明显不如以前,回到汤旺河的平房居住,劈柴挑水都很困难。正巧小儿媳的父母在伊春区有一套楼房空着,在儿媳妇的一再坚持下,孟庆云夫妇俩借住到了亲家的楼房。

  家务活少了,丈夫的身体恢复得也不错。可雪峰明显不适应新环境,平日在家雪峰还可以到院子里走走,搬到楼房后,雪峰觉得特别憋闷,情绪时好时坏。看到老伴的身体日渐好转,孟庆云和丈夫商量,等天气暖和了,3口人就回汤旺河的平房居住,他们更喜欢那里的环境,也离不开相处多年的邻居们。雪峰小时候,为了工作,孟庆云每天将孩子锁在家里,遇到阴天,她就把钥匙交给邻居,请邻居在下雨前把雪峰关进屋里。这些年,孟庆云几次搬家,可不管搬到哪里,热心的邻居总是把雪峰当成自己的孩子,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要给雪峰送一碗。有时看到孟庆云夫妻俩工作太忙,邻居们就帮忙照顾雪峰。2006年曹凤林在南岔做手术,好心的邻居主动担当了照顾雪峰的活儿,孟庆云这才放心地在病床前守候了老伴3天3夜。

  前一段时间,孟庆云陪着老伴去看中医,医生看她的脸色不好,顺便给她号脉。医生发现,孟庆云的心脏病已经很严重,需要别人的照顾,但医生哪里知道,老伴和儿子谁都离不开孟庆云。孟庆云在照顾儿子之外,每天还要给老伴和自己熬中药。随着年纪的增大,孟庆云的心里总是很难受,她总是在为雪峰的未来担心。

  虽然遭遇了生活的不幸,雪峰却得到了社会的关爱。2002年,汤旺河民政部门将雪峰列为低保对象,雪峰每月有了70元的低保金,今年1月份,雪峰的低保金上涨到每月150元。孟庆云将雪峰的低保金全部积攒起来,作为以后雪峰的生活费用。

  有人说,母爱是无私的,孟庆云对儿子的爱就是最好的诠释。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