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2100颗心托起生命的明天
http://yichun.dbw.cn   2007-03-23 09:31:35

  东北网伊春3月23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贾春华/文

  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伊春市第二中学的2100多名师生在升国旗仪式结束后,并没有解散,而是仍然整齐列队等待着什么。

  不一会,只见一位男同学缓缓走到国旗下,在向全校师生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后,激动地对大家说:“请允许我在这里,对我的师长和同学说几句心里话,对于我这样一个家庭来说,得脑膜瘤这样的病是不幸的,但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是市二中的学生,是你们的救助,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让我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我要积极进取,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给我第二次生命的师长和同学,并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这种爱心永远传承下去。”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为什么要说这番话?

  这是一个不能不说的故事,这是一段不能不写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伊春市二中校园内,一个以“爱”为主题的感人故事。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在“四自五爱”活动的发源地——伊春市二中,全体师生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之歌——让生命延续,让爱心永恒。

  站在国旗下说话的这位同学叫姜大海,是伊春市第二中学高二学年八班的学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在老师眼中,姜大海是一个团结同学、勤俭节约、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在学年考试中多次排前一二名;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刻苦学习、关心同学、热爱集体的好伙伴。学校组织的每一次集体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同学们碰到了难题,他总会及时出现,许多同学在他的帮助下,取得明显的进步。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却突然面临一场生与死的劫难。

  今年2月4日6时,正在洗漱的姜大海突然昏倒在洗漱间里,老师和同学立刻把他送到黑龙江省林业二院进行抢救,经过初步会诊后,被诊断为脑膜瘤。

  第二天,为了进一步确诊,姜大海又被家人送到哈尔滨医大二院进行复诊,再次被确诊脑膜瘤,必须立即手术,否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是,仅手术费一项就需要1.5万元,加上其它费用得近4万元。

  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让姜家人不能承受。姜大海的母亲没有工作,父亲是桃山林业局胜浪林场下岗职工,靠打短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去年又得了糖尿病。

  姜大海的病,让本来就非常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这样一个家庭,要承担为姜大海治疗脑膜瘤的庞大费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近4万元的费用,对姜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确诊之后的几天里,一家人东借西凑,才凑齐5000钱,还不够手术费的一半。

  姜大海知道这种情况后,感觉治病无望,在他那略显苍白的脸上,布满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愁容,不愿意吃,不愿意喝,更不愿意说话。他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眼看着姜大海的病情不断加重,手术迟迟做不上,姜大海一家人急得团团转。

  2月11日15时,最先得知姜大海没有钱做手术、随时有生命危险消息的,是他的班主任老师潘荣元。潘老师心急如焚,在第一时间赶到校长室,向校长谭家颖汇报了姜大海的情况。

  校长谭家颖立即召集党委、行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帮助姜大海同学渡过难关。最后作出了决定:由校长办公室起草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迅速行动起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促和谐、献爱心,帮助姜大海渡难关”救助活动。

  16时,学校召开了全校师生参加的“促和谐、献爱心,帮助姜大海渡难关”动员大会,“我们一定救助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校长谭家颖用简短有力的总结结束了会议。

  师生们震惊了,不但为姜大海的病情,也为姜大海的家庭。震惊之余,全校师生迅速地行动起来。在市二中的校园里,迅速涌动起一股爱的暖流。

  在当天会议上,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带头捐款,广大师生积极响应,师生自发地以班级为单位,开始了募捐活动。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三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二百元、三百元……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攀比高低,人们只是无声地从捐款箱前走过,默默地投下自己的一份爱心,投下了自己的一份祝福、一份祈祷。

  他们当中,有的是被援助对象,有的家境窘迫。但是,在姜大海需要救助的时刻,他们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解囊相助。有的同学捐出了大半个月的生活费用,全然不考虑日后的生活会捉襟见肘;有的师生,一次、两次地将钱投入箱中。

  姜大海的同班同学初众,家境并不好,平时省吃俭用,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但他为了挽救大海的生命,一个人就捐款350元;班主任潘荣元老师不但在班级里和同学一道参加捐款,还在学年组里再捐一份,两次捐款300元;姜大海所在的高二.八班的47名学生捐款2472元,人均50多元。捐助活动不到半天,全校师生就捐款3.7047万元。

  收到捐款的当天,学校立刻用电话通知在哈医大二院的姜大海的家长,手术费已经筹够,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手术准备。

  姜大海家长听到这个消息后,喜极而泣,孩子有救了;姜大海听到这个消息后,让他感到这个世界的温暖。爱心,让他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在上手术台前,姜大海给全校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感谢全校师生,你们的爱心,给了我生的希望!”

  2月11日的夜晚,高二·八班的教室和学生宿舍里灯光明亮,不少同学正专注地在叠着千纸鹤和满天星,他们要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叠入那一只只洁白的鸟儿和闪闪的金星之中。明天,这些传说中能给人带来吉祥、健康和平安的精灵,将带着他们的祝福和鼓励,连同那些凝聚着师生浓浓爱意的捐款,一道被送到大海的身边。

  “大海会好起来的,因为我们都在为他祈祷。”这是全班同学的祈盼,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心声。

  2月12日,市二中党委副书记卢元梅、副校长沙书德等三人受全校师生的委托,专程去哈尔滨医大二院为姜大海送去了捐款。

  分分角角见真情,当姜大海的母亲接过捐款后,激动的泪水一直没有断,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当天,姜大海就被送进了手术室,手术十分顺利。

  刚下手术台的姜大海,被安排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按医院的规定,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是不能随意探望的。但是,当哈医大二院的医生听说姜大海家庭困难,手术费都是全校师生捐助的情况后,被市二中广大师生爱心所感动,破例允许市二中的领导探望10分钟。

  手术后4小时的姜大海,刚刚睁开双眼,看到市二中的党政领导正在病床前看望他,他激动得叫了一声“老师”,眼中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市二中党委副书记卢元梅对他说:“大海,好好休息,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祝你早日康复,早日回到你所喜爱的课堂上,同学们也盼你早日回到他们身旁。”

  在现场,副校长沙书德为姜大海打开一包承载着全校2000多名师生写满祝福寄语的纸鹤和满天星。同学徐家坤的祝福是:“大海,同学们都等你回来,不要让眼前的困难吓倒,百炼成钢,加油!”

  在采访中,市二中校长谭家颖对记者说,“市二中是‘四自五爱’活动的发源地,我们组织的这次捐款献爱心活动,不仅是再一次对“四自五爱”成果的检验,也是我们落实市委十次党代会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的一次实践。通过这次活动,不但救助了姜大海,也让全校师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一次心灵的拥抱和震憾,一次道德上的洗礼,一次人性情感上的升华。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师都是可敬的,我们的学生是可爱的,市二中的发展是充满希望的!”

  病床上的姜大海,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着强烈的病痛,坚持每天学习,令前来看望他的人们为之动容。

  据了解,这次救助募捐活动,在市二中的历史上,是一次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募捐款数额最大的一次,这不仅仅是因为姜大海同学的病情牵动着全校每一个师生的心,也不仅仅是因为同学姜大海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四自五爱”、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全校每一个师生的行为中,并在姜大海同学的救助事件中得以释放,这是一次偶然事件中,产生的必然结果。

  学校党委副书记卢元梅说:“在同学姜大海患病急需帮助的情况下,全校师生主动援手以助,所表现出的这种‘济人于危难’的精神,充分表现出在全民共建和谐社会的大气候下,师生的进步和成长。这次活动,为我校‘四自五爱’活动找到了一个新的结合点,那就是我们的德育工作要贴近师生、贴进社会、贴进生活,才会有生命力。我们要抓住这次有利契机,构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让师生们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并把这种精神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成为我们和睦相处,遵规守纪,刻苦学习,共创和谐校园的动力。”

  3月1日,姜大海同学的头部手术刀口还没有痊愈,就已重新坐在教室的课桌旁了,他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市二中师生的救助。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