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不容忽视的中小学生肥胖
http://yichun.dbw.cn   2007-03-14 10:29:47

  东北网伊春3月14日电林城晚报提供 赵雪伟记者张桃/文

  新学期开始,老师和家长发现不少学生发胖了。据记者在伊春区第六中学采访获悉,该校对初四学年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体检,发现有70%以上的学生出现体重增加,平均增重1.5公斤左右,增加最多的在2.5公斤至3公斤。

  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马兰和伊春区第六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李海燕及体育教师梁小艳,请她们就儿童和青少年发胖、体重超标谈谈看法。

  儿童、青少年肥胖应引起关注

  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可要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近年来,儿童肥胖、体重超标已成为我国儿童成长发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采访中,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马兰介绍,通常,儿童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正常体重的20%,即为肥胖。据资料,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比发达国家低。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育儿方式和儿童膳食结构等的改变,儿童肥胖发生率在逐渐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8%至10%,上升至1992年的15%至20%。在14岁至15岁的少年中,超体重发生率达44%。1985年至1995年间,肥胖及超体重儿童比例仅男生就已从10年前的3.38%上升到了7.18%,尤其是城市男生的超体重及肥胖率高达12.03%。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儿童肥胖的发生仍呈快速上升趋势。

  儿童期肥胖,会给成年后的健康带来很多潜在的危险,这一点必须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和社会的关注,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其发生率的提高。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儿童肥胖的呢?马主任说,造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如传统的观点认为婴幼儿越胖越好,但实际上婴幼儿在哺乳期如果因营养过度造成肥胖后,会给孩子带来很多隐患。还有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或是由于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使一些小孩养成爱吃零食、偏食的习惯,以致营养摄入量过度,造成肥胖。

  造成儿童肥胖,除内因和外因,还应考虑第三因素——年龄,这是因为儿童与成年人不同,其在生长发育上有着独自的特点。儿童的肥胖可分为乳儿肥胖、幼儿肥胖、学龄肥胖和青春期肥胖。乳儿期和青春期是脂肪组织最为活跃的增殖期,此段时期营养过度,会导致终生肥胖。童年时期脂肪细胞仍然增殖很快,在l0岁以内保持正常的体重十分重要,超重的儿童常可发展为超重成人。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10岁至13岁的儿童体重超重者中,到31岁时有88%的女性和86%的男性继续超重;10岁至13岁时的体重正常者,到31岁时,只有42%的女性和18%的男性发展为体重超重者。

  另外,儿童肥胖还与儿童的进食速度有关。

  肥胖危害青少年健康

  在采访中,伊春区第六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李海燕和体育教师梁小艳介绍,由于肥胖,约20%的儿童、青少年血压高于正常值,肺活量等数值体检不达标,半数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具有高血脂,有的儿童、青少年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换气不足、行动迟缓、外形肥胖,在参加集体活动中显得笨拙。更为严重的是因为儿童、青少年发胖,成为被讥笑、讥讽的对象,导致精神压抑,有的学生因此性格变得孤僻、抑郁、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不仅如此,据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马兰介绍,对于正在成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而言,肥胖不仅影响他们的肺、肝、肾等脏器功能,引发哮喘、低氧血症的发生,还可影响甲状腺腺激素和维生素D的代谢,易致佝偻病。另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正常的性发育,儿童生长激素分泌迟钝,性激素分泌紊乱,女童出现性早熟,男童生殖器短小,可以引起轻度性功能低下、阳痿,甚至会影响日后的夫妻生活。肥胖还可以抑制肌体免疫功能,易患呼吸道感染和哮喘。肥胖儿童长大成人后,会影响工作和后代的健康。

  据统计,80%的儿童肥胖将延至成人,肥胖儿童是成人发生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脂肪性肝硬化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

  影响儿童肥胖的行为因素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以9 .1%的年增长率逐年增加。在城市,肥胖已成为一种流行。儿童肥胖率,随家庭的经济收入、家长的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这部分人群容易采取“现代生活方式”,还与膳食和体力活动模式改变有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餐行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调查表明,在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中,肥胖的发生率高于经常吃早餐的儿童,其危险性为经常吃早餐的1.7倍。不吃早餐导致肥胖的原因不太清楚,一般不吃早餐的儿童可能在午餐吃得较多、零食吃得较多、食物选择不当或活动较少,最终导致肥胖的产生。

  2.快餐行为:近年来西式快餐受到城市儿童青睐。而许多快餐能量和脂肪含量较高,且缺少膳食纤维,长期、频繁食用,可能会导致能量和脂肪摄入的增加,从而导致儿童少年肥胖的增加。

  3.电视与儿童少年肥胖:有研究表明,肥胖与看电视的时间成正比,看电视时间越长,肥胖的发生率越高,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小时,肥胖发生率平均增加2%,原因可能是看电视减少体力活动,降低了能量消耗所致。

  4.社会文化因素:除遗传和环境因素外,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少年肥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般家长都希望男孩的体形胖一点儿、壮一些,以为胖孩子才是健康的福相。

  正是因为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意识,使一些儿童和青少年成为肥胖族中的一员。

  家长应关注肥胖孩子的成长

  伊春区第六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李海燕指出,家长在帮助青少年减肥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深入肥胖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健康减肥的必要性。就像很多成年人在感觉苦闷、压抑时会依靠食物来减轻压力一样,孩子情感方面的问题会影响体重。学业的压力、家庭关系的紧张、觉得被父母忽视、感到孤独、与同学们关系不融洽、被人耻笑等,都会使孩子倾向于贪食,使减肥功亏一篑。

  2.摒弃影响成长发育的减肥法。儿童时期是成长发育最快、最关键的时期,必须有足够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来满足成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帮助孩子减肥决不能采用节食、手术、药物、过量运动等快速减肥的方式。一般快速减肥会使心、肺、肾脏等器官一时难以适应,容易出现循环系统的问题及肾功能损害,甚至会增加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伊春区第六中学体育教师梁小艳说,为了避免青少年肥胖,除了为孩子提供多种体育锻炼机会外,还应向他们提供营养全面的饮食和有益的饮食环境。家长们要有耐心,并要理解孩子们的许多饮食习惯是“正常”的。从一开始就养成有益于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

  首先,不要担心孩子吃不够。家长们往往担心孩子“吃得太少”,孩子们最知道自己饿不饿,所以得让他们自己来决定要吃多少。

  其次,不能让孩子随心所欲。儿童的每天活动量各有不同,因此他的胃口也是这样。孩子也许不肯吃午饭,但在午饭一结束他又要吃东西,倘若这种情况是由孩子随心所欲引起的,就可通过培养孩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来加以解决。

  第三,要培养孩子吃不爱吃的食物。孩子是不会马上喜欢吃摆在他们面前的食物的,即使这种食物很合孩子的胃口。据观察,体重偏高的孩子多为男生,他们大多喜欢食肉,几乎餐餐见肉,而对水果、蔬菜却很少进食,这一点作为家长一定要加以注意。

  肥胖是可以预防的

  马主任说,儿童肥胖可以预防,要提倡健康新观念,走出胖是“福”的误区。从合理安排饮食、控制体重、进行必要的运动入手,减少肥胖的发生。

  在饮食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平衡膳食,纠正不吃蔬菜的偏食习惯。合理选择食物,既注意营养成分,又具有饱腹感,多选择脂肪低的蛋白质食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在规定的饮食外,尽量不吃其他食物,养成不吃零食的习惯。在进食中避免增加额外的糖和脂肪,养成喝牛奶、水、面食不加糖等习惯。多食粗粮食品,三餐进食分配要合理。家长要注意食品烹调方法,主、副食要多样化,口味要清淡、少食盐,不吃汤泡饭菜。要知道,快餐(包括洋快餐)是肥胖食品,汉堡包、炸薯条等虽然是孩子喜爱的食品,但也是垃圾食品。

  此外,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要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肺活量的增加,还可减少体内的脂肪。

  马主任最后指出,患了肥胖症也不要害怕,要到正规的医疗单位接受系统治疗、训练,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