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3月14日电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刘岩张增玲/文
一名男子因感情受挫,产生畸形报复心理,自2006年底至2007年2月疯狂地在互联网上发布扰乱我市社会秩序的谣言,矛头指向我市圣泉禾洗浴中心,一度在我市引起极度不良影响,此事件甚至惊动省卫生厅相关领导,也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市公安局、伊春公安分局的密切配合下,这起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案件成功告破,违法嫌疑人宋某落网。
艾滋病谣言直指圣泉禾
2007年元旦当天,伊春圣泉禾洗浴中心走进两名市疾病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找到洗浴中心的经理王兴慧,询问洗浴中心职工身体健康方面的情况。因为刚刚为职工办理完健康检查等事项,所以王经理一时有些莫明其妙。市疾病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非常郑重地问王经理:“你们洗浴中心是否发现有艾滋病患者?”王经理一听吓了一大跳,连忙摇头称:“没有呀,为什么这么问呢?”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情况:“近日,有人利用互联网在百度贴吧上发表名为《震惊!伊春圣泉禾发现艾滋病》的贴子,内容是‘圣泉禾洗浴的20多名按摩小姐在最近的一次体检时,查出多名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这些按摩小姐都从事卖淫活动,极易传播艾滋病’。省卫生厅领导非常重视此情况,要求市疾控中心立即对此进行调查核实。”
听了两名工作人员的介绍,王经理感到非常震惊,中心工作人员刚刚办完健康证,所以非常肯定绝无网上所称的问题,但为了澄清事实,她当即向工作人员要求,立即再为26名技师做艾滋病专项体检。工作人员当天下午便安排技术力量,做好检查准备。1月2日一早,王经理带领26名技师来到市疾控中心,接受了检查。下午2时许,检查结果出来了,证实被检者的“HIV”检测报告全部为阴性,这表示没有一人是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这个事实不可辩驳地证明网上发布的贴子纯属谣言。
该事件之后,洗浴中心的生意却直线下降,1月底统计结果显示,营业额比历年同期减少了数万元。王经理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立刻上网查询,诽谤的贴子依然还在。她与上级领导沟通后,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中心的权益,抓住谣言的制造者。
大海捞针密控嫌疑人
2月6日,伊春公安分局网监大队接到圣泉禾洗浴中心的报案,此案引起了公安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市委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公安机关和有关单位核实情况及时查处。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伟东要求限期破案,消除影响。市公安局副局长、伊春公安分局局长李志成指示伊春公安分局网监部门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专案组通过网上搜索,发现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共有50余篇关于“伊春圣泉禾发现艾滋病”内容的贴子发表在百度网站,通过对发贴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贴子内容连贯,应为同一人所为。
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活动的案件与一般的违法犯罪案件不同,它的作案人可以身处天南海北,甚至在国外,根本不受地域限制,因此破案难度极大。此案的行为人如果身处国外或其他城市,伊春警方要想侦破案件无疑于大海捞针。
专案组对发贴人使用互联网情况进行调查。在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技术支持下,经工作查明发贴人共使用了多个不同地址上网发贴,专案组逐一确定了落地点,对其中一地址重点开展工作。通过市、区两级网监部门密切配合和细致的调查走访,发现一重要作案嫌疑人。
令警方惊喜的是,该嫌疑人经常上网的一地点就位于市中心区,这给迅速抓获嫌疑人提供了契机。经过严密部署,2月16日,专案组派出两名侦查员来到该网吧蹲坑守候。两名侦查员在网吧附近蹲守了24小时,嫌疑人没有出现,专案组再次调整了侦破方案。
抓获嫌疑人
为及时抓获嫌疑人,春节期间伊春公安分局网监部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加大网上巡查力度,强化对辖区内网吧管理工作。
2月26日,专案组获重要线索:发贴嫌疑人正在伊春区某网吧上网发贴。侦查员立即赶赴该网吧,当时,一名男子正在发贴子,内容为“圣泉禾两名小姐刚刚被公安机关抓获……”还没等他写完,侦查员便出现在他的眼前,将他一举抓获。
虽然该嫌疑人百般抵赖,但是在不容置疑的证据面前,他还是老实交代了自己的违法行为。他姓宋,女友曾在圣泉禾洗浴中心当过技师,后与其感情不和离开他,并辞去了工作。宋某怀恨在心,产生报复心理,便于2006年12月底开始在互联网上散布谣言,直到被抓当天,他已发布了50多条。
宋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第25条第1项的规定,涉嫌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伊春公安分局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