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大爱无言 光明永驻
http://yichun.dbw.cn   2007-03-07 14:50:20

  东北网伊春3月7日电

  2月14日,年仅35岁的林城青年董立国走了,带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眷恋。在他身后,深圳市和大庆市的4名眼疾患者因他捐献的眼角膜而重见光明,看到了魂牵梦萦的多彩世界。当受益者眼含热泪面向祖国的东北方,遥寄对董立国的感激之情时,众多的林城百姓也在交口传颂着他的义举,并深深以他为荣。

  走进伊春区“五·二三”小区木材加工厂家属楼,沿着狭窄的楼梯走上最顶层,我们敲开了一扇破旧的房门。一张老式的双人床,半屋子码得整整齐齐的树枝,这就是无偿捐献眼角膜的好青年董立国生前居住的地方。

  老年丧子的悲痛,染白了董立国双亲的满头黑发,老人脸上深刻的皱纹,似乎还在一声声呼唤着儿子的乳名。一遍遍摩挲着儿子生前用过的被褥,76岁的老人董科回忆起了儿子生前的往事……

  心灵手巧凝聚家人希望

  1972年,一个4.5公斤重的男孩出生在伊春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已经连续生了3个女孩的母亲激动得彻夜难眠,不惑之年的父亲董科更是难掩心中的喜悦,下了班就坐在炕边看着襁褓中的儿子抿着嘴乐。闻讯纷纷前来贺喜的街坊邻居都说:这孩子一出生就这么壮实,将来准错不了。

  谁知,在小立国4个多月时,董科夫妇发现孩子总爱感冒,三天两头的打针吃药。夫妇俩疑惑地抱着孩子来到医院,医生的确诊让两人如五雷轰顶,当场呆立在那里:“孩子患的是风湿性心脏病,需要住院治疗。”虽然对医学知识不甚明了,但两人也知道心脏病的严重性,而且还是先天性的。他们不相信这么结实的孩子会患上那么缠人的重病,他们哭着求医生一定要救救孩子,毕竟他才只有几个月大。看着痛哭流涕的夫妇,医生安慰他们说,虽然孩子的病很重,但不是完全没有治疗的希望,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可手术需要一大笔钱啊,全家老少6口人,每月仅靠着董科几十元的工资度日,哪里拿得出那笔昂贵的医疗费。无奈,夫妇俩选择了保守治疗,想着今后有条件了,再带孩子去外地治疗。

  从此,小立国的床头就没有离开过药瓶子,也少了那份与同龄孩子一样尽情玩耍的快乐。但小立国并不寂寞,他有自己的爱好和乐趣。小立国的悟性很强,经常是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事物,就默不作声的在心里反复琢磨,然后再动手实践,在模仿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着其中的乐趣。那时,父亲董科在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上班,赶上小立国放假的时候,就时常带他到厂子里去玩,一来二去,小立国对父亲的工作环境已是了如指掌,哪里是锯木车间,哪里是电焊工组,小立国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到,而且还能说出每个车间都是做什么的。一次,小立国看到电焊工人手中的焊枪喷射出的耀眼火花竟能将两块本不相连的铁板焊接到一起,他感到十分惊奇,回到家后,他找来一根铁丝成焊枪的样子,又把家中的水舀子扣在头上,蹲在地上,像模像样地在那里“焊”了起来,一边操作一边还在嘴里发出“咝咝”的声音,看着他煞有介事的样子,全家人都忍俊不禁。秋天的时候,看到父亲掏火墙、搭炉子,他也在院子用废砖头搭起了一个小炉灶,居然真有那么点意思。看着儿子忙忙碌碌的身影,和一脸陶醉的神情,董科心想,看来这孩子今后是个要靠手艺吃饭的人。

  因为董立国身体不好,加之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和姐姐们对他从来都是百般呵护,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尽着他来。家人的疼爱和关心给了小立国很大的影响,使他也养成了懂得关爱他人、同情弱者的良好品格。在他10岁的时候,父亲领工资后给了小立国5角钱,让他去买一些自己愿意吃的小零食,他高兴地把钱收了起来,放在了贴身的衣兜里。几天后,父亲带着他上街,在原综合商店门前,一个衣衫褴褛的残疾孩子正趴在地上向路人乞讨,小立国忙拽拽父亲的衣襟说:“爸,我想把你给我的5角钱给他。”父亲故意问他:“那你不买好吃的了?”小立国说:“他太可怜了,我宁可不吃零食了。”父亲表扬了他:“助人为乐是好事,虽然我们也不富裕,但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事也凑巧,走到百货大楼门前,爷俩又碰到了一个乞讨的残疾人,小立国再次向父亲要来5角钱,给了那人。那天,小立国特别高兴,回到家对妈妈说:“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心里感觉特别快乐。”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董立国不仅深受父母的宠爱,更是3个姐姐的掌上明珠。姐姐们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留给弟弟吃,有什么新鲜物件,也都带回家给弟弟玩。董立国深深依恋着3个姐姐。然而,就在他8岁那年,最疼他的大姐忽然整天胃疼难忍,吃不进去饭,去医院检查了几次,最终确诊为胃癌。父亲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带着大姐去北京看病。临走时,还不懂事的董立国抱着大姐的双腿,让姐姐也带他去北京玩,大姐疼爱地摸着他的头说:“小弟,乖乖在家,等大姐回来给你买好吃的。”可没想到,这竟然是他与大姐的永别!因为贻误了治疗时机,大姐还没有完成手术,就撒手人寰。半个月后,父亲独自回到家中,董立国围着父亲找大姐,看到一家人哭成一团,他才明白,大姐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痛哭之后,他小大人般地对两个姐姐说:“姐姐,你们别怕,我是男子汉,我要保护你们!”

  董立国的三姐董丽文与弟弟只差3岁,感情也最好。说起英年早逝的弟弟,董丽文多次泣不成声。在她心里,弟弟从来不曾离去,每次回娘家的时候,她总有种感觉,仿佛一开门,弟弟就会笑着迎出来,亲热地拉着她的手说:“姐,你回来了。”董丽文说,弟弟从小就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别看不善言语,但在他的手中,总能变出许多新奇的东西来。刚搬到楼房时,由于家里是用柴禾烧火做饭,所以在锅台边上总有蟑螂出没,妈妈用手抓、用笤帚扫,都无济于事。聪明的小立国就把从外面捡来的一块自行车里带剪成穗状,再用细绳将其固定在一个木棍上,做成了一个小甩子,用它来打蟑螂,一打一个准,不长时间,家里的蟑螂真的少了许多。妈妈高兴地说:“还是我儿子发明的甩子最好用。”

  董立国家有一台缝纫机,平时妈妈就用它来给全家人缝缝补补。轻脆的“哒哒”声深深地吸引着刚上初中的小立国,没事的时候,他就趴在缝纫机边上看妈妈缝衣服,慢慢地他把全部的操作程序都记在了心里。一次,趁着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他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把自己的一件旧上衣改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夹克衫样式,给全家人一个大大的震惊,尤其是两个姐姐:“弟弟是个男孩子,居然都会踩缝纫机,自己改衣服,而我们却还要靠妈妈来操劳。不行,得赶紧学!”往后的一段时间里,两个姐姐只要有闲功夫,就围在缝纫机前跟妈妈学,向弟弟问,终于学会了缝纫机的使用方法。

  自立自强靠手艺创业

  虽然病魔缠身,但是董立国始终在和病魔赛跑,争取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董立国进入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当了一名青年,被分到了父亲所在的造纸车间。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车间主任安排他从事捡纸,这是整个车间出体力最轻的一个活儿,一般都由年纪大一点的女同志来从事。董立国对父亲说:“自己是个小伙子,怎么好意思与女同志抢活儿干?”于是,他主动找到车间主任,要求和其他男同志一样干重活,最后,被分到了包装工组。

  当他高兴地把第一月的工资如数交给父母时,两位老人的眼睛湿润了:“儿子长大了,能自食其力了。”

  后来,由于企业不景气,董立国也像其他人一样下岗了。在家待业的日子,董立国成了妈妈得力的助手,买菜、做饭、晾晒干菜……样样他都抢在头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家里的电饭锅坏了,父亲带着董立国一同去维修部修理,维修师傅王令杰正在修理一架照相机。看到董立国不错眼珠地看,父亲明白了儿子的心事。他说尽好话,把董立国送到了本已不打算再收徒弟的王令杰店里,学习照相机维修技术。

  在修理部,董立国凭着一股子的钻劲和悟劲,仅用几个月就掌握了照相机的原理及修理技术,很快就能帮师傅接一些简单的活计了。师傅看他不仅认学认干,而且为人忠厚,便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于他,使董立国的技术得到迅速提高。一年后,师傅去了外地发展,临行前,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店铺交给了董立国来经营,慢慢的,董立国成了一名独挡一面的技术能手。在开店期间,他牢记老父“要凭良心吃饭”的叮嘱,诚信经营,从来不让照相机有二次返修的现象发生,遇到条件一般的老人来修理相机,都是免费维修。每年的儿童节前夕,他对孩子们拿来的活计,也都是免费修理,希望孩子们都有个快乐的童年回忆。

  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董立国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想到父母平时为了给自己买药,近乎苛刻地节省着每一分钱,有点好吃的都送到了自己的嘴里,现在自己赚钱了,纵使不能让父母过上人人称羡的好日子,但也尽到一个儿子的孝心。从此,他三天两头地给家里买一些应时的果蔬,改善丰富一下家里的餐桌,让操劳一生的两位老人的心里得到了很大的慰藉。

  为救爱儿全家节衣缩食

  自从知道心爱的儿子患有可怕的先天性风湿心脏病后,父亲董科的心就像压上了一块重石。他知道,以自己的经济状况,根本没有能力送儿子去大医院做心脏瓣膜手术,儿子终有一天会离开自己。即便这样,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他和老伴恨不得把家里的每一分钱都积攒下来,给儿子治病。为了节省煤气钱和电费,他将家里原有的一个小火炉改造成了一个大炉灶,年复一年和老伴上山打蒿草、拾枝丫,这样,每天做饭就不用煤气和电器了,每月可省出将近50元钱给董立国买药。刚退休时,老父亲每月只有260.25元退休金,这点钱,不仅要维持一家6口人的生活,还要支付董立国一年几次住院的治疗费用,从董立国几岁起,家里就开始债台高筑。但董父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为儿子背多少年的债,我都不嫌苦,只要儿子能早日康复,摆脱病痛的折磨,我什么都可以牺牲!”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立国不仅发病次数越发频繁,而且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腹腔积水使他的肚子胀得像一个皮球,住院期间,医生每天都要用针头从他的肋骨处向外引水,家人看到此情景,都心痛不已,董立国却一声不吭。恶疾折磨中的董立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命的热爱,尽管每年都要在病床上度过大量的时间,但是,他从来没对亲人说过一句“我很难受”之类的话,每次住院,都是姐姐们看他情况不妙,硬把他送往医院的。只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会笑着安慰家人:“别为我担心,我现在身体好得很!”

  2000年之后,董立国的维修店生意日渐冷淡,家里又呈现出入不敷出的窘况。为了不让家人再四处借钱,董立国拒绝再住院治疗。他买回了常用的口服药和针剂,在家进行治疗。为了省下上门静点的费用,他还自己尝试静脉注射。右手拿着针头向左手扎,一会儿“滚针”了,一会儿“回血”了,用了几个小时,才打完一个点滴。如此两次之后,老父亲心疼得老泪横流。

  老人想起了以前曾经看过的一篇报道:有的医院和医科学校为了搞医疗研究,需要尸体做实验。董科想把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医疗机构,这样可以让医院积累更多的经验,挽救更多像儿子这样热爱生活、渴望未来的年轻人!董立国得知老父亲的想法后,满脸泪水地和父亲推心置腹地谈了一回“爸,你不能这样做,要捐也是我来捐!”父亲听闻此言,一把捂住了儿子的嘴……

  凝聚爱心早立捐献之志

  在董立国短暂的一生中,他深深感受到了人间永恒的真情。父母、姐姐、亲人的关爱自是不用言说,许多萍水相逢的好人,也给了董家人无私的帮助。

  董立国不会忘记,自己在第一个工作岗位上结交的那些好同事。包装车间的活计虽然不是全厂最累的,但是以董立国的身体情况,也是超负荷了。刚开始,他为有了工作而欣喜若狂,两个人的活都要自己完成,但是没几天就累得脸色发白,病情加重。同事们知道了他的身体情况后,都主动帮他干活,抢着干重活。董立国更不会忘记,每次住院时,医护人员给予他的精心照顾和一声声真心的祝福。因为家里经济窘困,从2003开始,董立国坚持不肯再住院,只是买了一些口服药和针剂在家进行治疗,木材加工厂的领导们特意为他开了绿灯,让他到场部所属医院进行免费静点。从2001年开始,市公用事业局局长于胜利知道了董立国家的难处,积极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不仅每年为董家减免取暖费,逢年过节都要自掏腰包,为董家买米买面,鼓励董立国勇敢面对人生,挑战自我……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爱,紧紧地环绕着董立国,身居其中的董立国也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回报着这个社会,回报着所有爱着他的人。

  在林都热电厂工作的王海峰是董立国生前最好的同学和朋友,他和董立国是初中同学,严格的说,他们只同学了两个月,就因为自己转学而分开了。虽然时间较短,但两个人的关系却十分要好。现在提起董立国,他的脑海中还会清晰地浮现出那个背稍微有些驼的少年。

  王海峰说,董立国是个有心的人,是个愿意助人为乐的人。在董立国独立经营相机修理部的时候,经常给他打电话,找他到店里坐坐。赶到中午饭时,董立国会热情地挽留他,请他到外面去吃饭,虽然只是简单地吃点饺子和包子,但两人依旧吃得津津有味。王海峰知道董家生活很艰难,多次提出要结账,都被董立国拦住了。董立国说:“过去一直是你在照顾我,现在我有能力了,就让我表表心意吧。”

  最让王海峰难忘的是,自己结婚时,董立国连续四五天没有回家,帮他里里外外地忙着收拾新房,购买结婚用品。董立国会电工,王雪峰新房的电工活他全包了,就连王海峰爱人开发廊时的所有电工活都是董立国帮忙接的。王海峰的爱人说,自己使用的电吹风、推子等工具从来没有花钱去修过,都是由董立国包下了,只要言语一声,他就会来帮助修好。董立国常说,以前,你们帮我的太多了,现在我有这点手艺,能看着你们出去花钱修理吗?”

  提到董立国开店,王海峰说,别看立国每天忙忙碌碌的,实际上他也没赚多少钱,他干10份活,得有4份是“白活”。遇到熟悉或从前帮助过他的人,他说什么也不要钱,一般小件的钱都由他自己掏腰包垫付了。董立国有病后,王海峰和爱人常常去看望他。私下里,两口子唠嗑时还说,瞅这次立国的病情好像没有以前那么重,应该没事。所以,当2月15日,董立国的姐姐来告诉他,立国走了时,王雪峰和爱人半天没有缓过个劲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王雪峰的女儿当时正在里屋写作业,听说董叔叔去世了,孩子立即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

  因为自己的病情,董立国还作出了一个异于常人的决定:终身不成家,免得自己早早离去,坑了心爱的人。当年,风华正茂的董立国也是一个相貌堂堂的小伙子,因为人正直、勤劳,吸引了许多女孩子的目光。董立国的三姐董丽文说,当年,董立国曾经有过一个两情相悦的女友,然而,就在女孩提出谈婚论嫁的时候,董立国非常理智地拒绝了女孩,并从此独善其身。女孩当时并不理解董立国,认为他绝情,只有董立国甚至其中的痛苦,他是不愿再多一个人为自己痛苦……

  董立国生前的老邻居们提起这个懂事的孩子,也都感慨万千:“可惜那个好孩子了,谁家的忙他都帮过呀!每年正月十五大家往火葬场送的灯,都是他一家家给焊的,谁家的小电器有了毛病,喊一声他准到……”

  1995年,董立国在病重住院期间对最亲近的三姐董丽文说:“姐,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想把有用的器官无偿捐献出去,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它们对于我已经没有用了,但是可以帮助更多真正需要它们的人,最起码也可以帮助医生积累些科研经验,这也算是我对社会的最后一种回报吧!”董丽文拉着弟弟的手:“立国,你是病糊涂了,不要说这种话!”董立国认真地说:“我没糊涂,这话我不敢对父母说,但是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将来你一定要支持我,帮我实现这个愿望!”

  2007年1月下旬,董立国病情更加严重,他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给新闻媒体打了电话,诉说了自己的愿望。父亲从媒体上得知儿子的决定后,心痛欲碎。董立国问父亲:“爸,你同意我的决定吗?”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你已经决定了,我还能说什么?从小到大,爸一直尊重你的选择!”

  2007年2月14日,董立国走完了短暂的生命历程,留给人间的,是一双双重见光明的眼睛,替他守望着这美好的一切,守望着和谐的世界……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