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坐出来的“职业病”
http://yichun.dbw.cn   2007-01-24 10:12:35

  东北网伊春1月24日电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 吴聿宏刘莹/文

  在工作中常听同事说头晕、头疼或腰酸背痛,到医院做检查,结果发现大多数人患有腰间盘突出症。其实,这种情形在“办公室一族”中很常见。现在越来越多因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和缺乏运动出现坐骨神经痛,尤其是司机、办公室人员,年龄在30至50岁的人群患此病者越来越多。那么人们如何保持正确坐姿,提早预防此病的发生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医院腰间盘治疗专科副主任医师石发。

  腰间盘突出

  据石医生介绍,腰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为常见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了解,目前成年人中80%遭受腰痛的困扰,腰间盘突出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目前已达15.2%,并有低龄化趋势。伊春林区患有腰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很多,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腰间盘突出症是指腰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生的腰部疼痛,一侧或两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构成腰间盘突出症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像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当由于外伤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自我预知

  怎样才知道自己得了腰间盘突出呢?石医生说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进行自我预测,然后到医院去做相关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防止病情加重。

  如:腰痛不是很明显,以酸胀、僵硬感为主,喜欢捶腰,捶后自觉舒服;腰部症状以早上起床时明显,而活动后减轻,到傍晚时分又会加重;过度劳累、坐姿不良、坐位过久、睡沙发软床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以减轻;当弯腰取物或无明显诱因引起腰痛牵制腿痛,抬腿有明显的引拉样放射性疼痛;腰痛伴有下肢串痛,当用手压迫腰痛点时,疼痛向下放射,像过电一样,躺在床上不能直腿也不能抬高,行走时下肢发软、无力;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多,可引起腰背痛或不适感,同时感觉患侧下肢出现疼痛麻木加重,此时如果蹲位或坐位休息片刻,症状逐渐消失;下肢疼痛或麻木,出现在单侧或双侧,同时出现轻重不同小腿肌肉痉挛,下肢发凉,怕冷,小腿水肿……

  易患病人群

  什么人易患该病呢?石医生说,该病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几种:年龄方面,本病多发于30——50岁的人群,占整个发病人数的75%以上,虽然这个年龄段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但是椎间盘的退化已经开始了;性别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这是由于男性在社会工作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大于女性,腰椎负荷亦长期大于女性,从而导致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职业方面,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但仍以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多见,如汽车驾驶员(由于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反复的椎间盘压力增高,加速椎间盘退变或突出)、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运动员(因为剧烈运动也是腰间盘突出诱发因素,如果过度剧烈运动,过大弯腰及扭转,会增加椎间盘内压力,易于致间盘突出的发生)等;环境方面,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比较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如伊春林区冬季时间长又寒冷,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们患该病的比例较高;其他方面,如孕期妇女,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导致体重突然增长,加之肌肉相对乏力及韧带松弛,亦是诱发本病的一个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

  石医生介绍,不良的生活习惯极易导致腰间盘突出症,要想减少过早发生该病的机会,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纠正以下不良生活习惯。

  坐不正、站不直。“坐不正、站不直”叫姿势式疲劳,办公室工作人员最容易患该病,特别是从事文字、电脑工作人员。他们长时间用同一姿势伏案工作,腰部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强直状态,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慢性损伤,并由此产生腰部疼痛,极易导致腰椎病的发生。

  健身不当。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腰部损伤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这是因为在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够;运动中腰部活动不当,缺乏腰部保护措施或过于剧烈、超量运动等,使腰椎受到体重、肌肉和韧带张力的影响和挤压,产生腰腿痛症状。还有,外伤尤其是积累性损伤,是引起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突出的诱因。

  穿高跟鞋。常穿高跟鞋易患腰椎病。因为脚的神经几乎都与腰部神经相联系着,穿上高跟鞋后,骨盆的前倾增加,重力线通过骨盆的前方,使腰部为保持平衡而增加负担,随之后伸增强,相应的肌肉、韧带也处于长期紧张状态而发生劳损,导致腰痛。此外,由于人体的重心前移,全身重量将会过分集中到足趾及前足掌上,从而增加了足趾及前足掌的承受力,日久可造成足横弓塌陷、足掌产生鸡眼、胼胝、外翻等疾病。

  吸烟。有的读者会问,吸烟与腰间盘有什么关系呢?椎间盘的营养依靠其周围血管供应,由于吸烟影响血内溶质运输率,营养物质不能进入椎间盘,代谢物质不能排出,长此以往,将导致椎间盘营养不足,细胞功能不良,酶的降解促进椎间盘的退变,就会导致纤维环退变,出现腰间盘突出。

  看电视。有些人下班回家后会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其腰长期后凸没有支撑,腰椎间盘弹性减低,结构松弛,也最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如何预防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在预防。那么,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或防止其复发呢?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平时饮食要均衡,多食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防止肥胖,不宜穿高跟鞋和睡软床。

  要学会放松。对于腰椎病,最重要的预防就是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立姿势,如果办不到,则可以坐1——2小时后,做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韧度增强。如果还是做不到,那就起来四处活动一下,去倒杯开水,与同事聊聊天,总之,不可以半天都坐在那不动,否则,肌肉会疲劳,整个脊椎更疲劳,用不了多久,病就会找上门来。

  懂得锻炼。除了在办公室稍微放松休息以外,还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在寒冷潮湿的季节应注意保暖,防止该病的复发。

  合理睡姿。合理睡姿能帮你远离腰椎间盘突出。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最佳体位是仰卧位或侧卧位,只要床舒适,四肢保持自然伸展,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并使腰椎间隙压力明显降低,减轻腰椎间盘病症。

  善于补充。无论男女,如果超过30岁就应该适当补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同时在饮食上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虾皮等,以增强骨质的强度,预防骨质疏松。

  自我保健

  石医生说,根据运动医学的研究,腰部的绕环运动以及倒步走,对治疗和预防腰椎疼痛疗效非常明显,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性进行锻炼,加强保健意识,自我预防,自我治疗。

  绕环运动。绕环运动的基本动作如下:两腿略微分开,两手叉在后腰部,以腰为轴心绕圈转动身体,若疼得厉害的话,可以动作缓慢一点,先往左边转,再往右边转。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管用。

  倒步走。这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行的一种治疗腰椎疾病的运动疗法。倒步走时两腿交替向后迈步,增强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可使腰部韧带的弹性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增强,使骨骼、肌肉、韧带的功能得到恢复,因此能使腰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倒步走现在已广泛用于健身,它还适于腰伤、腰部肌肉疼痛以及小脑平衡能力差的人。为了安全,倒步走时,最好前脚掌擦地交替后退。还可采取结伴而行的办法,一人往前走,另一人倒步走,两人交替轮换,互相照应倒步走应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至30分钟,要循序渐进。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