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18日电(金憬鹏记者肖民弼田凤娇)12月12日,记者来到铁力市双丰镇张家沟子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年过半百的铁力市双丰镇安邦河村农民唐显忠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下好了,明年春天再也不怕了!”几十年了,双丰镇的农民一入冬就怕开春种地,从今年开始由怕变盼了。
原来,张家沟子是双丰镇一条主要排水壕,接水面积54平方公里,水壕两侧大部分是湿地,也是行洪区。土地承包后,老百姓自行开荒种地,湿地减少,行洪区逐渐消失,雨量稍大就易成灾,当地党委、政府一直想治理。从水务部门的原始考察资料了解到,这条水线在伪满时期就有,属自然形成的河道,始终也找不到形成水患的原因。
今年10月2日,双丰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把“十一”长假放到这个“景点”上,“就到张家沟子好好旅旅游”。从上游稳水河一直到终点安邦河村,途经12个村、18个自然屯,全程17.6公里,除了荒草甸子就是烂泥塘,整整6天,徒步踏查两遍。受害面积1300公顷,每年淹3—4次,每年损失粮食200万公斤。水患原因就是这方圆54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降水都由这条沟排走,沟窄了、浅了,行洪区没了,水排不出去,自然水淹大片良田。
经踏查找出症结后,他们马上请水务部门专家现场勘验分析,结果证实后,立即着手设计改道治理。经水务部门预算,工程量在19.8万立方米土方,需修建闸门4个、桥涵4个,总资金量在450万元左右。为了尽快解决水患问题,他们边申请立项,边对上争取资金。说干就干。11月初,几台挖掘机分段施工,先把土方干完。工程质量不用别人操心,农民自己就上心了,干到谁家的地段,谁家就去一帮人看着,大冷天,站在雪地里,冻得咝咝呵呵的,说什么也不走,说啥也要看住了。光明村的韩在浩对双丰镇党委书记田野竖起两个大拇指:“田书记,这活干得好,怎么也能挺个50年,我们老百姓得给你们这些领导立碑。”村里的哑巴站在现场,高兴得手舞足蹈。
据介绍,改造前这片地每年损失400万元,改造后可增收400万元,受益人口万余人,人均增收近800元。工程还没干完,效益就出来了。张家沟子两岸耕地承包价格随着工程的进展,一路涨了起来,再也不是没人待见的“水淹地”,而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聚宝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