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栽好梧桐树 引来四方娃
//yichun.dbw.cn   2006-11-13 10:41:34

  东北网伊春11月13日电林城晚报提供 田凤娇/文

  在南岔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梧桐村,有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梧桐学校。几年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却陆续引来外地学生。到目前为止,这个学校已经有70多名学生是慕名而来的。

  是什么样的教学质量让外地家长、学生对一个山村学校这样认可?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日前来到南岔区梧桐学校进行了采访。

  南岔区梧桐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区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47人、专任教师23人、学生182人、教学班10个。几年来,梧桐学校面对地区经济危困、生源数量锐减、教师严重流失、经费匮乏、教学设施老化等困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扬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迎难而上,艰苦创业,重视教学成果的展现。尤其是强化“四自五爱”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管理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努力下,梧桐学校的声誉提高了。目前,全校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是外地慕名前来上学的。

  梧桐学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和拥有一批吃苦耐劳的教师队伍是分不开的。今年50岁的朱文莲老师是省级优秀教师,她所教的化学学科在毕业升学考试中已连续多年成绩名列全区前茅。这期间,许多学校多次出高薪,想把朱文莲老师“挖”走,可是她在金钱面前却从来没有动摇过。

  面对微薄的工资收入和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有许多年轻老师都相继转校,可无论是风雨天气,还是身体生病,朱文莲的脚步迈向的永远是梧桐学校,心里牵挂的永远是山里的孩子。几十年的时间一晃过去了,朱文莲老师用青春汗水浇灌了山里的新苗。她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了四段法:一是预习阶段,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指导他们在预习过程中列出要学习的新知识,把不懂的知识记下来,在课堂上认真学习;二是提问阶段,在提出问题中把握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当他们回答正确时给予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提问;三是讲解阶段,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有效地发挥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四是复习巩固阶段,使学生掌握练习题的难易程度,划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以必做题为主,难易结合。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李连松老师1989年毕业于伊春师范学院。之后,在10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记者采访时,李连松老师正在讲课。走进教室,令记者感到非常惊讶,教室里的学生不是并排而坐,而是采用了圆桌式的排座方式。原来,李连松老师所教的班级在学校率先改革了教学模式,将班级里的学生每10人分成一组,按照圆桌式的排座方式就坐成“小组合作”。这样便于学生交流,让学生之间互相解决各自不懂的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了课堂40分的时间。

  在平常的教学中,李连松老师爱生如子,为学生奉献一片爱心、一份真情。山区交通不便,多有恶劣天气,李连松老师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更注意学生的安全。每到下大雨、下大雪之时,他总是亲自冒雨雪护送孩子到家。

  多年来,李连松老师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教育了学生,也感动了一方百姓。去年,他教的学生中考数学成绩跃居南岔区第一名,他的学生程鑫还取得了120分满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今年南岔区中考数学成绩中,李连松老师所教的毕业班,数学平均分84.2分,再次居全区第一名。

  年轻的王敏老师,为了不耽误教课,孩子出生刚满月,又立即返回她所热爱的工作岗位。

  梧桐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这样在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的,正是因为这样,才陆续引来了一大批外地生源。王某是来自大兴安岭的“问题生”。2003年春节,王某随母亲来到梧桐村姥爷家过年。王某的姥爷建议让外孙到梧桐学校试试看。2003年3月开学之前,王某的姥爷联系到校方领导,当时主抓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李公宝考虑这个孩子是个“问题生”,他的到来有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感到非常为难。不过转念一想,远在大兴安岭的家长都能相信梧桐学校,这说明家长对梧桐学校的充分肯定,于是就欣然同意了。

  在王某刚入校的几天里,的确让校方很头疼,因为这个孩子非常淘气,又不爱学习,很不好管理。但短短一周的时间,王某逐渐安静了下来。因为梧桐地区无网吧、游艺厅、台球室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场所,可以说学校是他们唯一的活动地,根本没有恶习“生活”的土壤。所以当王某身处学习氛围这么浓厚的学校时,渐渐地转变了思想。特别在班主任李连松老师的教导下,王某的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初中3年中王某的成绩一直很稳定。但今年临近中考一模成绩出来后,面对只有400多分的成绩,突然表现得非常情绪化,还自暴自弃了一段时间。第二次参加模拟考试时,他居然弃考了两科。考试结束后,他告诉同学,想逃避,想离家出走。王某的同学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连松老师。李连松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来到王某家里,他的姥爷发现家里的钱少了200多元,认为是王某拿走作为离家出走的费用。情况紧急,为尽快追上离家出走的孩子,李连松老师和王某的家人立即打车向南岔方向追赶。当车开到梧桐村的第一个道口时,恰巧王某正挥手拦截他们的车要去南岔,王某被李连松老师和家长拉回了学校。回来后,无论是王某的家人还是李连松老师都反复找王某谈心,耐心开导,并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王某渐渐地投入到了学习中。今年中考,他的考试成绩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考入了重点高中。

  记者在采访时,初三学生纪天宇深情地告诉记者,他来自南岔郊区,在上初一时听说梧桐学校好,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梧桐学校。当走进这个学校的时候,学校纯朴的学习氛围深深地吸引了他。正如人们所说的,这里的领导、老师和学生相处得就像朋友一样融洽,与他们聊天时没有压抑的感觉,就像和哥哥、姐姐交心一样。学生之间特别团结,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现在看来,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田凤娇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