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林城晚报讯(记者刘岩张增玲)乌马河林业局伊敏林场共有职工523人,现有养殖、种植、采集、加工、服务等职工自营经济项目30多类,项目几乎囊括了全市职工自营经济项目的全部种类。2005年该林场自营经济总产值达到3598万元,增加值1819万元,自营经济遍地开花,林场人人有活儿干,家家忙致富。近日,林场被市总工会授予伊春市职工自营经济示范园。
为了让林场大批富余人员尽快找到致富途径,伊敏林场场长李培峰意识到只有积极响应市政府提倡的大力发展自营经济号召,才能帮助职工们彻底脱贫。经过场领导商议,制定了7条优惠政策以鼓励职工们发展自营经济。这7条政策分别为:以优惠价格提供伐区剩余物;将闲置场房优惠或免费租赁给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无偿提供机械车辆;定期聘请专家来场授课;定期组织职工赴外地参观取经;凡从事自营经济的职工,与在职职工一样,享受同等待遇;成立发展自营经济扶持基金,用于扶持刚起步的职工发展自营经济。
优惠政策一公布,职工们热情高涨,信心倍增,纷纷向场领导提出自己的发展设想。为了避免盲目扶持,盲目跟进,场领导又实地入户展开一次严格的调查摸底,鼓励他们根据家庭的实际特点,选择致富项目。林场下岗职工杨守兴,是一个头脑活络的人,前几年下岗经商积攒一定资金。当市中心区饭店、浴池等营业场所必须燃烧环保型煤的政策出台后,他敏感地意识到加工环保型煤的前景一定无限广阔,便将想法与李培峰谈了出来。根据杨守兴的实际情况,李培峰鼓励他,并帮助他制定了发展规划。2005年秋天,在林场领导帮助选址、办理土地审批手续后,杨守兴投资200余万元、占地2万平方米的伊敏博龙型煤加工厂正式动工兴建。该厂于2006年6月正式投入生产,年生产能力1万吨,安置富余人员40余人。记者在厂区里看到,工人们有的在投料,有的在晾晒,有的在运输,一片繁忙的景象。总经理杨守兴高兴地对记者说:“我的厂从规划到设计,从场区平整到用料选购,都有林场领导为我操心,使这个加工厂得以顺利建成并投产,目前产品在市中心区供不应求。”
走进伊敏林场,鹿鸣、机器轰鸣、火鸡起舞、肥猪满圈、垂钓休闲、旅游观光,生机盎然。一位正在狐狸场喂狐狸的林场职工自信地告诉记者,他现在虽然是给别人打工,但也是积累经验,明年他也将自己开个小规模的养殖场。
红红火火发展壮大起来的自营经济使伊敏林场全市闻名、今年5月,伊敏林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9月,被乌马河区委、区政府授予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