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0月27日电(记者刘莹)俗话说,靠山吃山,林区人尤其深谙此理。双丰林业局茂林林场职工孙成华依靠林区的生态优势,发展独具特色的养殖项目,闯出了一片致富的新天地。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双丰林业局茂林林场的珍禽养殖基地。双丰林业局茂林林场地处小兴安岭南麓,这里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交通优势,多年来,孙成华就是利用这些优势,把珍禽养殖业红红火火地搞了起来。还未走进孙成华的养殖场,透着车窗记者便见到大片的土地上成群的大雁和大鹅在此觅食,旁边的河塘里数百只的野鸭子正在嬉戏(见图)。待走进养殖场,记者才发现这里的各类珍禽真是品种繁多,火鸡、珍珠鸡、贵妃鸡、宫廷黄、大雁等应有尽有。
要说起孙成华的珍禽养殖,那还得从2000年初说起。2000年初,孙成华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双丰林业局茂林林场地理环境十分优越,非常适合养殖禽类。于是,在全家人的支持下,老孙全家搬到了茂林林场,并在这里建起了珍禽养殖基地,如今已干了6个年头。
还记得基地建成时,场里只有4000多只珍禽,禽类品种也只有家鸭、野鸭子、大鹅等几个品种。经过一年的精心繁育,起初的4000多只珍禽当年就翻番达到1万余只,接下来的5年里,养殖场里珍禽的数量更是不断增加,最高时已达到上万只。品种也由当初的几种发展到如今的十几种,火鸡、珍珠鸡、贵妃鸡、宫廷黄等应有尽有。
为了节约成本,2004年,孙成华通过去外地学习,学会了人工授精技术,使得特色养殖的成本进一步降低。2006年仅1至9月份,她的养殖场便卖出特色珍禽达到4000只,幼雏4000只。为了改良品种,孙成华还引进了500只北京农大三号蛋鸡,由于这种鸡以高抗病和高产蛋,因此深受人们的青睐。现如今,这些珍禽平均每天产蛋可以达到150公斤,这些蛋多销往绥化、庆安和双丰等地,最远的甚至销到了上海。
6个春秋,孙成华每天都在重复着巡护、观察、喂食的单调工作。日子虽然清苦,可她却非常快乐。现在,林场的一些职工也在孙成华的帮助下,搞起了珍禽特色养殖,这样一来使得茂林林场的特色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了。就连附近的农户,也因此改变了种植结构,许多以前种植黄豆的农户,现在都已改种了玉米,这样不仅使得养殖户更节约了成本,从而也使种植户创造了新的效益。
|